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8-04-04 09:29孟大俊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平等对话独创性批判性

孟大俊

摘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教师创设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设置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及生活经验的问题作为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机,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不断地发现新结论,得到新体会。帮助学生学会反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批判吸收,主动提出新见解。

关键词:平等对话;思维;批判性;独创性

语文课堂的多姿多彩及其趣味性,正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多样性,统一的、标准的“哈姆雷特”不但让学生丧失了阅读的兴趣、思考的乐趣,更是造成越来越多学生厌恶语文课的主要原因。

如何让语文课堂重新灵动起来?如何让学生重新对语文燃起热情?答案是:把语文课堂剥夺了学生的“九十九个哈姆雷特”重新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

一、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特别强调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以及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等要素。这种阅读理念,强化了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平等对话,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但长此以往的“教师讲、学生抄”的阅读教学模式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不愿动脑。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虽说都是些经典名篇,但有些文本写作的年代较久远,与学生现在的生活距离太大,也是学生不愿阅读的原因之一。

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应设置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及生活经验的问题作为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机,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在讲解《风筝》一课时,笔者注意到其写作背景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脱节,意识到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深层主旨,于是设置了一些问题,拉近了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地揭示出文章主旨。

《风筝》的意蕴很丰富,好在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个关键性的句子学生们很容易找到。“当‘我知道了游戏对孩子的意义后,‘我有什么反应?”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分析出了“我”的懊悔,由此看出了“我”的自省精神。

“手足情”和“被虐杀者的逆来顺受和不思反抗”是两个难点,不容易理解。“我”对小兄弟的举动和态度实在很难让初一的学生理解到那是手足情深。于是笔者先设置问题:“‘我为什么不让小兄弟玩风筝?”学生们答出因为“我”嫌恶风筝,觉得那是没出息的孩子玩的玩意。然后再问:“这跟现在父母不让我们玩什么很相似?”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游戏机。”“那父母是不是不爱你们啊?”“当然不是。他们是为我们好。”回头再看“我”对小兄弟的情感,手足情深就昭然若揭了。“也正是由于手足情深,当“我”知道自己的错误后才想方设法地补救。”学生们能意识到这点,说明他们真正理解了“手足情”。

其实,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揭示以小兄弟为代表的被虐杀者的逆来顺受和毫不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才符合鲁迅一贯的斗争精神。但这个主旨对于初一的学生实在太难了,于是笔者把它放在最后,希望通过分析文章最后能水到渠成。

二、打开学生思维,给学生留足探究的空间

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都是独特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少不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问题提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动地去探究,才会有所创造。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不断地发现新的结论,得到新的体会。

在赏析《风筝》的语言时,笔者告诉学生们鲁迅是语言大师,有些语言看似艰深晦涩,其实飽含深意。然后让他们把不明白的语句进行提问,大家讨论互相解决。

大部分问题结合文章的主旨很快就被他们自己解决了,张丹琪提了个问题把大家卡那儿了。她问:“第二段明明都是景物描写,为什么要加上一句‘我现在在哪里呢?”因为之前总是鼓励他们要勇敢怀疑,所以有学生认为那的确是一句废话,原因是跟景物描写无关。有的学生不同意:“老师说过好的文章是没有废话的。”其实都没看明白,所以两方都只好引用笔者的话作论据了。

笔者也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但分析的方法还是懂的,于是跟学生们一起仔细感悟文章。笔者让全班把原文读了一次,然后又把删去那句话的又读了一次,问他们有什么不同。有学生就说,觉得删去的怪怪的,为什么“一片春日的温和”马上变成了“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我马上引导:“‘春日是哪里的‘春日?‘严冬又是哪里的‘严冬?”学生们很快找到“春日”是故乡的“春日”,“严冬”是北京的“严冬”。“那‘我现在在哪里呢这句话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过渡。连接回忆和现实。”这已经是很好的答案了,但笔者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感悟到鲁迅语言的韵味。于是再问:“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北京的‘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却要问‘我现在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带来的是一片安静,真的有点难。笔者再引导:“为什么作者把回忆故乡的内容写得那么具体详细、那么生动可感?自己小声读一读,感悟一下。”学生们在下面小声地读了起来。一会儿,叶思嘉举起了手:“我觉得文中的‘我太思念故乡了,他想故乡春二月放风筝的情景想得入了神,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了,所以才会那样问。” 笔者还没开口,全班就响起了掌声。

笔者个人很喜欢这种充斥着浓厚的求知欲的课堂,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会对方法和结果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高兴学生能提出这样连笔者也没想过的精彩问题,说明他们真正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过,而不是只会看参考书背答案。

希望所有的课堂能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思考、找寻自己的“哈姆雷特”,而教师真正地只做一个导航员。

当学生主动问“为什么”的时候,就是他们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的时候,也是他们真正在课堂上“当家作主”的时候。

只有把“哈姆雷特”还给学生,才能达到“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猜你喜欢
平等对话独创性批判性
古籍点校成果的法律保护研究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构思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论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实现师生的和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