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声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有效应用

2018-04-04 09:28贾炜晶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应用

贾炜晶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较为快捷实际的演奏技能,它能够为歌唱者烘托音乐气氛、营造良好的氛围,进而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即兴伴奏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也是理论和实践综合在一起的水平体现。钢琴即兴伴奏首先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和声的运用。作为音乐上的一个基础理论,和声的运用也受到了音乐界以及研究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和声理论;钢琴即兴伴奏;应用

高职院校钢琴教育过程中,做好和声学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掌握和声学理论,运用和声学基础知识分析和学习乐曲,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钢琴学习方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如何更好地运用和声理论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更好的配合,十分值得探究。

一、和声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学习更注重单项技术的操作

人们在进行音乐学习时,往往带有功利性心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单项技术的培养而忽视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在进行钢琴伴奏学习过程中,忽视了从和声理论角度对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或者只注重理论知识上的模仿,并不能很好地通过对不同音乐元素的把握进行音乐创作,这对于即兴演奏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在当前,和声理论不能很好地和钢琴即兴伴奏结合,这不利于人们在钢琴即兴伴奏水平上的提高,对于音乐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很大局限。

(二)和声与钢琴伴奏二者学习能力不足

和声理论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很多时候,由于和声理论学习的缺乏以及钢琴弹奏水平较低,导致二者不能很好的相互配合,从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水平。例如在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声理论时,通常无法将其合理和谐地运用进即兴创作中;或者在钢琴演奏时不能够很熟练地进行键盘操作,即兴创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能力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

在钢琴教学中,学生习惯一种旋律后,对于无旋律伴奏容易出现音型把握不准的情况,学生很容易因此产生厌烦心理和疲倦感。这就要求学生从基础曲调练起,由易至难,逐渐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伴奏上“卡小节”地意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简单的曲调伴奏,让学生对伴奏有一个直观的心理感受,之后再练习复杂的曲调伴奏,逐渐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

(二)加强对常见钢琴作品的赏析

在和声理论教学中,典型曲谱是如何通过和声来突显作品的风格情感的,应当是教学的重点。例如肖邦晚期所创造的作品,往往通过饱满、丰富的和声运用,来凸显其浪漫主义情怀。钢琴教师在和声理论的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典型谱例给学生进行演奏,并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和声构成和曲式结构。这样的和声理论教學能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也能加强学生对和声的接受和认可。只有学生对歌曲的整体布局有了解,才能将钢琴伴奏表现得更加细腻,达到烘托情感的最终目的。

(三)注重对和弦及变和弦的正确运用

1.和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正确运用正三和弦。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正三和弦只是为儿歌做伴奏,对正三和弦的学习非常不重视。实际上,不仅仅实在儿歌中,通过对曲谱中正三和弦的分析,能够将作品结构明确地划分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曲谱。练习过程中,学生对正三和弦的扎实掌握,非常有助于其增进对和声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正三和弦在典型谱例中的应用,训练学生在编配和弦时,清晰分辨旋律中的主要音,并选择与主要音相一致的和弦。

2.和声学习中,还要注重变和弦的应用。“变和弦”中的“变”,并不是一种本质性的改变,而是指由于某个变音的出现,原和弦中的音程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和弦的功能和调性并未因此改变。变和弦与正三和弦不同,它的尖锐性和紧张性,赋予了钢琴作品独特的魅力。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典型乐曲中的变和弦的独特作用,教给学生在钢琴演奏中使用变和弦的特殊技法,增强学生对名作名曲赏析能力,帮助学生学好钢琴演奏。

三、和声理论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一)活用和声理论做好即兴伴奏编配

活用和声理论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钢琴伴奏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迅速掌握一段旋律的风格和情感,并为之选择合适的和弦,达到凸显乐曲风格,抒发情感的目的。和声选择时,应当要注意符合作品风格,并有目的地发挥和声作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风格、表达情感有一个方向上的把握,这样可以避免和声选择与作品风格差异太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乐曲的调性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并选择合适的和声处理方式。比如具有民族调性的作品,应当选择民族大小调来处理和声。最后,结合和声的功能,对和声声区做好安排,完成即兴伴奏编配。通过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结合作品风格、结构进行和声编配,对于学生即兴伴奏更加流畅、完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和声织体增强演奏效果

和声织体是指和声当中存在的运动型态、结构形式等。和声织体通常在钢琴演奏中旋律不足以充分表达情感情绪时使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和声织体具有样式丰富、服从整体两大特点进行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和声织体如何渲染作品情感,烘托抒情氛围。同时,还要关注到和声织体服从整体的特点,在作品的不同阶段,根据音乐情感的不同,应当对和声织体做出调整,由此取得个性化的即兴演奏效果,增强钢琴演奏的感染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要求较高的音乐技能,和声知识在钢琴演奏上的实际应用非常重要,对声部的造型形式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即特定的音型来与旋律相配合,产生伴奏的艺术效果。演奏者对和声理论知识研究的提高,可以科学理性地去深入认识并理解钢琴作品的内容和意境,升华对于音乐的理解,了解音乐作品的追求和表达,从而在伴奏中更好的发挥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想要更好的提升即兴创作水平,最根本的还是对于和声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将其有效应用于自身的即兴伴奏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柱.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的和声运用[J].当代音乐,2017(18)

[2]刘华.和声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6(8)

注:本文系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的运用》阶段性成果。编号:KYZKT18007.

猜你喜欢
钢琴即兴伴奏应用
试论大学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改革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与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及提高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性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