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2018-04-07 17:05洪立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家庭家长

◎洪立勇

一、国内外现状述评及观点

过去我们只重视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实,教育是一个社会开放系统,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密切配合,才形成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独立功能,又要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家长、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如德国许多学者在研究了当代家庭、社会的巨大变化对学校的影响后提出了许多改进学校教育的措施,建立了种种学校、家庭、社区互相合作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所以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教育配合。但针对当前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互不配合的现状比较严重,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随意,社会教育无力的局面。因此,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架设互动桥梁,提高德育实效,以促进青少年道德成长生活化,促进学校德育再上新台阶。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成为现时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共同创造学生学习的环境,才能形成一个新的教育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进行一致的教育。通过本课题研究,力求增强三位一体的思想德育教育实效,本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积极发挥三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三类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教育要起到主导作用。学校本身就是个道德培养机构,学校德育教育在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创新,深挖各科教材德育教育因素,在学校传统德育教育基础上打造德育亮点。

2.建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关系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要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加强家、校的双向协调。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专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融入到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中。

3.提高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性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现今社会,很多家长只注重言教,而忽视自己的“形象”,要知道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无论它是有意无意,它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最正面、最经常、最深刻的,因此,家长必须提高修养,以身立教。学校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要鼓励家长讲究教育艺术性。如:抓住优点,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无定法,因人而异;抓住时机,适时教育;要顺其天性,循序渐进,切忌“揠苗助长”等等。

4.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社会教育要具备长远的利益观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出家庭,走出学校,走向广大的社会,必须依托于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提供机会,提供条件,给予指导。近年来,随着课程教材改革深化,国防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等正逐步进入课堂,这样的教育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大有裨益的,但学校要独立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往往有不少困难,而问题关键在于缺乏合适的教学人员。其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社会参与是大有可为的,完全可以依靠社会资源,注意在学生家长和周边的企事业单位中挖掘合适的师资资源,探索与社会各界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以充实学校的教学力量。这样,学校就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展开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促进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综合运用多种途径(文件、报刊、图书、网络、考察等)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一步理解三结合教育的有关理论问题,为研究和进行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研究的深度。

3.调查研究法 通过学生学校生活与家庭、社会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在发现和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制订有效的三结合教育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家庭家长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