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博大精深

2018-04-08 07:07王蒙
特别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华

王蒙

我们的教授被问及中华文化如何博大精深法時常回答说:“既然博大精深,岂能几句话给你讲清楚?没法讲。”

我觉得未免尴尬。仔细想想,几乎无人不讲其博大精深,却又说不太清楚博大精深于何处。我们还是分析分析这个博大精深吧。

一是博,意即渊博、丰盛、多样、富饶。我们是个古国、大国,郁郁乎文哉,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人口十几亿,文字甲骨篆隶、正楷行草,文献河图洛书,说话官话加六大南方方言体系。毛主席的说法则是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以及在文学上有半部《红楼梦》。

更重要的“博”是中国人的选择空间,一面是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肝脑涂地,报效朝廷,一面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一面是温良恭俭让,绝不犯上作乱,一面是“侯王将相,宁有种乎”“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面是循规蹈矩、谦虚谨慎,一面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面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一面是“与时俱化”,不拘一格,“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面是“邦有道”则知则仕,一面是“邦无道”则愚则卷而怀之。一面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知其不可而为之”,一面是“无可无不可”“随机应变”信如神……

二是大。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喜欢大,格局胸怀、时空体量、包容汲取、伸延发展,无不求大。诸子百家的演绎功力远胜经验归纳。庄子的鲲鹏,一飞冲天,九万里掀动扶摇羊角。老子的道,一曰大,二曰远,三曰逝,四曰返。孔子的道,朝闻可以夕死。孟子称孔子为“集大成者”,后世则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孟子还鼓吹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还有什么“论万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处是高谈阔论、豪言壮语。直到今天,我们提倡的是大格局、大思路、大气磅礴、识大体、顾全大局。叫作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大河没水小河干。叫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当然中华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道某种情况下一味求大,有可能演变而成为空洞、夸张、失实等负面现象的渊薮。“大而化之”,这是最轻微温柔的质疑了。“好大喜功”,是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大而无当”,就是说失去了针对性与实际意义的大,全不中用。假大空、吹牛皮、放大炮,这是一种揭示,也是一种厌弃和痛苦。

三是精。中华传统文化有两方面的“精”,引人入胜。一个是做人处世上的精明精当。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过犹不及”“恰如其分”“留有余地”“莫为已甚”;还有民间的“先小人后君子”“亲兄弟,明算账”“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吃一堑、长一智”,等等。

另一方面的“精”主要表现在文学、书画(主要是书法)、戏曲、烹调、园林、工艺上。

比如中华书法,心平气和、龙飞凤舞、精神气质、风格人性、情怀志向、匠心功底、学养定力、雅俗深浅,万物皆备于我。它是无声的交响,无人的起舞,直到人间各种吉凶祸福、顺逆通蹇、血压免疫、微恙绝症……尽在其中。

比如宜兴陶壶、景泰蓝工艺、鼻烟壶内画,还有《核舟记》里描写的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更不要说大量生产且成为产业的湘绣、苏绣、杭绣等等了。

按中国人的思路,太精了也会玩物丧志、因小失大、畸形发展、巧言令色、怪力乱神、埋头抠哧、失落方向。好极了,中华文化有一正就有一邪,有一邪就有一扶正袪邪的法门。

四是深。中华文化在治国理政方面强调谋略,强调藏而不露。强调“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中国政治家喜欢搞什么“喜怒不形于色”,不露声色、变化莫测。中华文化的深刻处常常在于它的辩证思维,特别是《周易》与老庄的辩证思维:一阴一阳谓之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无为而无不为;殊途同归、百虑一致;柔弱胜刚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哀兵必胜;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一切事物与秉性都会有正反两面。博,大发了抓不着中心,开杂货店、古玩铺、废品站。太大了与凡人俗人接不上地气,联系不上实际,无的放矢,不着边际。太精了成为智巧奢靡。太深了摸不着脉络痕迹,更无法普及群众,于人世少有裨益。

说到这里不妨再想一想,为什么大家都爱说博大精深,讲起博大精深来却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为难。博大精深,毕竟是欣赏、赞颂、膜拜的仰视语言。

而文化的中心是人,是生活,是现实的求福与免祸,是世道与人心,是品质与能力,更是实用与功效。一种文化博不博、大不大,并不如它是否能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重要。文化的意义不在于自身的观感,而在于它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效性、生命力、凝聚力,包括此种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品质与能力。

我们爱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愿意讲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还可以讨论研究它的博大精深法。与博大精深相比,有没有别的词可以更具体实在亲和地描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不妨一试。例如,我就喜欢强调中华文化的此岸性与积极性、精英性,强调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调适能力,强调中华文化的经世致用、乐观柔韧、蜕变破茧、生生不已的特色。

(摘自《中华玄机》天地出版社 图/亦晨)

猜你喜欢
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华
博大精深的汉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博大精深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