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为中心”视域下初中语文文本阅读的有效引导

2018-04-09 06:17李杨
考试周刊 2017年104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有效引导文本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在新课改之后,出现了“师为中心”“以本为本”的教学中心论的转变,以“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更加突出了教师在文本阅读中的有效引导。本文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立足文本并实现文本的超越与回归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阅读;学为中心;有效引导

以“学为中心”是推行新课改后,教学“中心论”的一次重要转变。这次改变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的是,教育者终于摒弃了原有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方法转变。但与此同时也看到,部分教育者对此理念的错误解读和肤浅认识,矫枉过正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导致阅读教学总是游离于文本之外,“表面的活跃”造成的是文本价值的缺失。“学为中心”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始终立足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本的超越与回归,唯如此才能使文本的价值得以突显,也是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质的唯一途径。而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立足文本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和回归,需要的是教师的有效引导。在此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文本阅读的引导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 写作式引导阅读

立足文本的阅读教学,并不是一味守旧地让学生们看课文、读课文,而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就像一般教育者通常习惯于将写作放于阅读和学习之后,但如果将两者顺序倒置,通过写作式引导阅读的方法,就会起到意外效果。如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通过两个“命题”引导学生们站在写作角度对文本进行阅读:①作者是怎样写这篇课文的?(主要让学生关注文本内容与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方法)②模仿课文以“从……到……”为题进行写作,内容不限,可以是自己成长中的某个改变或者某段经历。与琅琅读书声不同的是,这样的阅读是安静的但又是深入的。学生们对文本的选材内容细细品读,对作者的文字语言进行品味感悟,对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老师只是在巡视中进行引导与点拨。原本以为会产生抵触心理的中学生,不但通过文本阅读读懂了作者通过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来表达对童年、对自然、对老师的情感,还深有体会地写出了“从童年到少年”“从乡下到城里”“从秋天到冬天”等等鲜活的作品,给了教师无限惊喜。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非常显著的阅读效果,他们写了自己是如何从童年时的“游乐场”来到少年上学时的“操场”,文中对“单是……就……”这样的句式运用得十分到位。字里行间都告诉教师他们已经将这篇课文读懂读透了,这与之前的导读、领读相比,真是“于无声处闻雷声”,让老师们发现只要有效引导,就会激发学生无限潜力。

二、 辩论式引导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立足于文本,但也不能满足于文本。叶圣陶先生曾客观地指出,课文就是个例子,这说明了文本容量的局限性,所以要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就要以文本为基础,并超越文本,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和阅读空间。如在阅读“出师表”时,当学生们自读全文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们的辩论:有后人曾说过“出师表”中有六个字是其文脉所在,大家认为是哪六个字?由于“出师表”是篇文言文,其中也以劝诫为主,通读之后大部分学生会因为语言生涩难懂而降低阅读兴趣,而当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们立刻又产生了重新阅读的欲望。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是“亲贤臣,远小人”六个字;也有的学生认为是“报先帝,忠陛下”六个字。到底谁的意见是正确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通过一场小小的辩论赛,让学生们多方面多角度地重新解读文本,对诸葛亮以及他的“出师表”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的学生从中学习到诸葛亮的政治远见;有的感受到他论事透辟,文风平易;有的却觉得他是“愚忠”,明知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还一味尽忠,不可思议……对于学生在阅读中表现出各种观点虽然教师不置褒贬,但实际上却从多个层面在引导学生们阅读思考,推动着他们将阅读变成“超越文本”的自主历程。

三、 朗读式引导阅读

与立足文本不同的,回归文本的阅读教学,是对文本阅读的再认识、再提炼与再领悟,它是通过诵读式传统引导方法的回归,让学生的认识呈现“螺旋式”上升与发展的一种体现。我们常说阅读课就应该有读书声,的确很多课文教师的讲解是多余的,只要读得到位,反复诵读之后就会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感受到作品中表现出的情感,会好过任何一种讲解与诠释。如在学习“始终眷恋着祖国”一课时,只需要将课文背景让学生们稍做了解,然后教师进行声情并茂朗读式引导,学生们就会被文本中的一字一句所打动。他们感受到了钱学森被“隔离”时无助;从“旅客生涯作到何时”中体会到他对祖国的眷恋之心;从一封家信中品味到了他浓浓的骨肉情,当他顺利回国后学生们也随着一起喜极而泣……这些情感会在学生们对文本进行阅读时实现再一次的升华。

“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重点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无论是超越文本的辩论式引导,还是回归文本的朗读式引导,都只是给阅读教学提供的框架与思路,并非让教育者随之进行模仿的标杆。任何一种学习方法,只要“得法”,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才会“生效”,而这恰恰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础与前提。

参考文献:

[1]戴晓妹.以学为中心激活有效对话——浅谈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语文天地,2014,(26):49-50.

[2]陈芳.初中语文阅读导学案有效设计的“三策略”[J].教育艺术,2017,(3):14-14.

[3]雷李莺.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引导[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6).

作者簡介:李杨,江苏省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有效引导文本阅读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