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2018-04-10 02:59王淑敏
关键词:临床应用健康教育冠心病

王淑敏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于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照乱数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乡镇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9例进行对比实验,予以45例对照组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44例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比二者总体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体疗效(93.2%)相较对照组(75.6%)更高(P<0.05)。结论 于冠心病患者中纳入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其总体疗效。

【关键词】健康教育;冠心病;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4..02

作为临床常见多发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可大体分为五种类型,主要为心绞痛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猝死型、心肌梗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1]。其中,作为占比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冠心病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具有一定致死率[2]。因而,提高其临床护理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乡镇卫生院收治的89例冠心病患者为例,就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于其中的应用展开将要实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照乱数表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乡镇卫生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9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龄(73.11±4.37)岁;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74.29±3.92)岁。二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

1.2 临床治疗方案

予以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予以44例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1)健康教育:基于当前临床多数患者对冠心病相关健康知识不甚理解。对此,于临床诊疗中应开展相关知识经验宣教活动,以提高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在干预过程中,应先充分了解患者个体情况,包括其对先关知识认识度、治疗依从性等。在此基础上,针对其总体认知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主要包括:药物用法用量、用药不良反应及治疗过程中禁忌事项等。同时,为加深患者印象,提高其记忆,编写相关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并将其发放于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手中,针对其疑惑及时给予详细、科学解答。(2)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复发率较高,且较难彻底治愈,因而对患者生理、心理都造成一定伤害。基于此,于临床治疗中,应始终贯彻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其治疗信心,从而改善预后[3]。基于患者治疗中易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情绪,相关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心理活动变化,并及时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其疏解心理压力。在交流过程中,秉着积极主动的原则,护理人员应多观察患者言语、动作及神态变化,以调整其干预策略,并以鼓励性言语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躁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二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显效:经检查发现患者ST段恢复正常且其T波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降低,患者硝酸甘油使用量相较治疗前减少80%以上;有效:ST段回升量大于0.05 mV,T波明显变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无效:经检查其其ST段回升量低于0.05 mV或无回升,T波无变化且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结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后,44例实验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20例(45.5%),有效例数为21例(47.7%),另3例患者经诊断为无效(6.8%),总有效例为41,占比93.2%;经常规护理后,45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者为15例(33.3%)有效者为19例(42.2%),无效者则为11例(24.4%),总有效例为34例,占比75.6%。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总有效率相较具显著差异(x2=5.21,P=0.0224)。

3 实验小结

冠心病发病机制相较较为繁杂,主要可包括高血脂、糖尿病、高黏血、内分泌失调及高血压等,而心绞痛症状则主要基于冠心病患者血管缩小、血小板集聚与血栓等因素。当患者处于多度疲劳或情绪过大波动状态时,基于其冠状动脉无法适应扩张,而心肌负荷又突然性增加,从而使其心脏血供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心肌代谢活动紊乱,进而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心绞痛不仅可给患者带来一定强度的疼痛刺激,影响其正常日常工作生活,且基于其较高的发作率易给患者机体带来一定损伤,从而加快心肌功能衰弱[4]。因此,如患者无法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尽可能规避心绞痛诱因可进一步加重其病情发展甚至由此致死。因此,于临床治疗中应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识度,并始终贯彻心理干预,减少患者大喜大悲式的情绪波动,为其心脏减负。

本次实验中,纳入健康教育后,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知识宣传,可帮助冠心病患者积累相关知识经验并将其应用于自身康复护理工作中,由此提高康复护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通过联合家属合力,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最大心理支持,从而增强其治疗信心;而落实心理护理后,则有助于缓解患者抑郁、恐惧、焦虑等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尽可能让患者配合治疗,主动治疗,从而增强临床效果。实验中,经联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3.2%,对照组则为75.6%。

综上所述,于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总体疗效[5]。

参考文献

[1] 蔡 红,王 雪.健康教育对控制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及预防保健的作用分析[J].臨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2):12149.

[2] 王玉珍.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07):1-2.

[3] 王粤东.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9):48-50.

[4] 张 侠,刘晔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5,16(01):66-67+70.

[5] 冼朝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52+54.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健康教育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浅析涌泉穴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