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8-04-12 18:52李勇明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电子电工人才课程

李勇明

(广东省紫金县技工学校,广东 河源 5174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继续提升,从而带来了国内各行各业同步的提升和发展。在众多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环境的不断完善和科学下,为当代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佳的气氛,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国内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国家政府近年来也逐渐增强了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其不但给予了国内高等院校建设巨大的支持,并从人力物力上为高等院校的规划、质量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而且还积极重视教育方法与教学策略的改革,逐渐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教育为方向的现代教育机制[1]。在这两者双重的影响下,国内高等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方法就更加明确。但是,近年来却也出现了这样一个现状。在每年的高校毕业季,总是会看到种种新闻提到“最难就业季”这一名词,也会出现企业招工难等名词。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人才输送的园地,其每年均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企业作为优秀人才的需求者,其每年也会花费大量的经费用于人才的招聘,然而这种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逐渐凸显出了现代高校人才教育的不足,其没能在不断顺应时代发挥和企业扩充过程中为其提供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与发展能力的人才。为此,逐渐提升高等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创新,如何从企业角度出发,以更为创新和活跃的思路指导现代教育方法与机制的转变就尤为重要[2]。

1 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建设对于现代高校的发展而言拥有着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从而使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建设对于现代高校的发展而言拥有了特殊的意义和实在的价值。通过在现代高校内部建立起以信息化技术为指导的现代高校课程平台,其一方面能够引领现代高等院校内部的信息化改革,逐渐使高等院校建立起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技术应用平台,从而不仅能够促使日常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帮助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具有多元化,为高等院校人才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现代化氛围[3]。在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内部还能够通过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建设,逐渐使高等院校与社会时代相接,使高等院校逐渐走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枷锁,逐渐开始吸收社会当中优秀的经验,并且也可以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平台实现对高等院校现有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可以将高等院校的知识技术向社会企业传播,从而实现高等院校资源与现代企业资源之间的良效互换。因此,积极推动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建设十分必要,并使如何有效推动平台建设成为了一个极度富有研究价值的课题[4]。

2 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策略研究

电子工程课程平台的建设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5]。在本部分中作者将从三个方面,针对高等院校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提出较为科学的实践策略与建议。

第一,高等院校应当重视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并以长期规划角度开展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系统化建设。高等院校一方面应当从根本上重视实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提升对现代高职院校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重视力度,不仅要为该平台的建设注入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及人力资源外,还应当注重该平台的科学建设,从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长期发展方向入手,让这一平台的建设能够在初始规划阶段就具备未来发展的构架、未来发展的空间,从而让今后高等院校在对电子电工课程平台不断的深化建设过程中能够极大节约时间、成本及投入的精力,让现代高等院校能够在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体验到平台建设给高等院校未来发展所带来的帮助[6]。通过利用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现代化建设视角,将能够使高校在建设电子电子课程平台之初就以宏观的视角看待问题,将会为整个平台功能性特点的发挥带来巨大帮助与支持[7]。

与此同时,对于高等院校而言,还应当积极重视平台建设的微观细节。除了在构架、技术、组建规则等多个方面为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打下基础之外,还应当积极重视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以使对于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使学生、教师在使用电子电工课程平台过程中能够实现更多的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要想实现这些个目的,就势必需要在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前期就对细节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此过程中,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应当从细节入手,可以在平台开发的风格、平台的系统配置、界面设计等多个方面加强建设,从而为今后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工作留下宝贵经验和坚实的基础[8]。

第二,高等院校应当结合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逐渐培养出高等院校的人才队伍,帮助未来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使用得到优化、建设得以持续。人才是时代发展和创新的第一驱动力,面对人才市场供给水平与质量的逐年下降,给高等院校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不利。由于较多从事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人才通常会前往软件技术工作,而不是直接到高校来工作,从而也造成了高校在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方面人才的紧缺。然而,这一现状也造成了高等院校出现在自有建设团队实力不足、管理能力不够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建设而言,其更加需要众多优秀的人才。现代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更加离不开人才[9]。作为社会当中最优秀理论知识的掌握者和园地,高等院校一方面可以从自身努力逐渐对原有教师教学队伍进行良好的培养,使他们逐渐拥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并成为电子电工课程专业领域中的专家,从而方便对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硬件基础的完善提供动力,在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可以走向社会,从社会中聘请具有高素质与高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并结合高等院校的教育环境,为其开展一定的心理学和教与学教育,使他们逐渐实现从社会优秀工作者向高校教师的转变,并可以将他们如何在职场中看待高校的角色加以互换,使他们更加能够抓住实训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点与方向。

第三,高等院校应当抓住自身在社会人才培养当中的核心地位,提升自身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力,并以创新的思维和角度参与到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及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高等院校应当逐渐从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对于当代高等而言,其实则在社会中具有着双重的地位和作用,其一方面是市场范围内人才输送的巨大平台,另一方面也是市场中人才需求的巨大平台。两者之间的差异是输送的人才大多具有理论知识,而吸收的人才不但需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的丰富知识,而且还需要适应高等院校发展的环境和特点[10]。

因此,高等院校为了不断在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方面得到巨大提升,就势必需要针对自身在社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开展研究与思考,以便于使自身的发展能够迎合时代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型模式,其一方面可以积极引入校园外部资源用于校内实训基地与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实现高校内部实训课程培养的加强,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也能够使教师课程的讲解与实践更多的结合起来,帮助师资力量得到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另一个方面,高等院校还可以积极的与外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学校的优秀学生与教师送到社会企业当中,与企业当中从事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专家相互学习、沟通和交流,从而帮助高等院校的学术氛围得到实践经验指导的加持,让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更具活力、师资力量更具动力,才会营造出良好的高等院校核心社会人才发展气象。

3 结论

通过上文的研究能够发现,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建设对于现代高校的发展而言拥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实在的价值。通过在现代高校内部建立起以信息化技术为指导的现代高校课程平台,其一方面能够引领现代高等院校内部的信息化改革,逐渐使高等院校建立起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技术应用平台,从而不仅能够促使日常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帮助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具有多元化,为高等院校人才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现代化氛围。在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内部还能够通过电子电工课程平台的建设,逐渐使高等院校与社会时代相接,使高等院校逐渐走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枷锁,逐渐开始吸收社会当中优秀的经验,并且也可以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平台实现对高等院校现有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可以将高等院校的知识技术向社会企业传播,从而实现高等院校资源与现代企业资源之间的良效互换。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针对国内高等院校近年来的发展背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和观点,接着针对电子电工课程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最终结合高等院校电子电工课程发展的背景提出了些许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利用本文的研究,作者谨此希望能够为国内电子电工课程平台未来的建设做出自身的贡献,并为现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平添助力。

猜你喜欢
电子电工人才课程
人才云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化时代下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研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模拟仿真技术在电子电工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探索
电力系统中电子电工技术及网络化技术的运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