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8-04-13 02:28杨明歌吴劲松柳维林陈立典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福州35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7期
关键词:心肺偏瘫康复

钟 慧,杨明歌,饶 婷,吴劲松,柳维林,陶 静,陈立典△(.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福州350;.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心肺功能是指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心肺功能的下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活动的减少容易诱发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1-2],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大脑半球的损伤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损伤[1,3-5],其中峰值摄氧量、能量代谢当量、峰值氧脉搏与最大心率均会明显下降[1]。但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状况对于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活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9例,其中男33例,女6例;平均年龄(62.21±6.70)岁;脑出血患者8例,脑梗死患者31例,体质量指数(BMI)为(22.53±0.44)kg/m2,病程为(26.79 ±30.57)个月,Fugl-Meyer评分为(53.18±26.33)分,贝克抑郁量表评分为(13.48±6.54)分。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神经影像学检查证实;(2)首次脑卒中,病程大于3个月;(3)年龄 50~75 岁;(4)存在单侧肢体瘫痪;(5)能独立或在辅助下行走6 m以上。排除标准:(1)由其他脑病如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等引起的偏瘫;(2)有脑卒中严重并发症,如严重的肺部感染、肩手综合征、下肢静脉栓塞等的患者;(3)存在严重心脏疾病,心、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者;(4)正在参加影响本研究结果评价的其他临床试验者。本研究通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运动心肺功能评估 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OXYCON PRO PC型运动心肺功能仪测试,对合格受试者进行检测,包含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代谢当量(METpeak)、峰值氧脉搏(VO2/HRpeak)、峰值呼吸交换率(RERpeak=VCO2/VO2)、心率(HR)、最大心率(HRpeak)。运动过程中全程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

1.2.2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6]:包括进食、洗澡、大便、小便、穿衣、如厕、修饰、床椅转移、平地移动及上楼梯10个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低,反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弱。

1.2.3 生活质量评估 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是一种普通型综合评价各类人群生活质量的量表[7],共36个条目、8个维度,分别为总体健康(GH)、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角色功能(RE)和心理健康(MH)。采用标准评分法经计算可得生理总评分(PCS)和心理总评分(MCS),PCS包括 GH、PF、RP 和 BP 4个维度,MCS包括VT、SF、RE和MH 4个维度。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对心肺功能与MBI、SF-36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患者的脑卒中类型、病程、BMI、肢体运动功能、抑郁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观察心肺功能与MBI、SF-36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估指标测量结果 本组39例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各项指标为:HR(89.08±12.76)次/分,HRpeak(109.61±15.68)次/分,VO2/HRpeak为(9.52±3.06)mL,METpeak为(4.50±1.45),RERpeak为(1.13±0.29),VO2peak为(15.75±5.07)mL/(kg·min)。本组患者的MBI与SF-36各项评分见表1。

表1 39例患者的MBI及SF-36各项评分(±s,分)

表1 39例患者的MBI及SF-36各项评分(±s,分)

指标 评分MBI SF-36总分RE SF MH VT MCS BP RP PF GH PCS 43.58±5.50 46.22±10.32 13.25±10.42 51.92±24.92 65.51±14.50 54.37±10.35 46.25±10.87 79.17±28.72 9.77±9.81 46.02±27.53 49.74±11.00 46.18±12.41

2.2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心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符合正态性的指标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VO2peak、METpeak、VO2/HRpeak与 PF 呈显著相关性(r=0.33、0.33、0.44,P<0.05);不符合正态性的指标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VO2peak、METpeak、VO2/HRpeak与 MBI呈正相关(r=0.54、0.54、0.57,P<0.001),HRpeak与 MBI呈正相关(r=0.50,P<0.01),VO2peak、METpeak与 VT 呈正相关(r=0.34、0.34,P<0.05),峰值 RER、HR 与 MBI和 SF-36 各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性。见表2。

表2 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与MBI及SF-36各个维度间的相关性分析(r)

2.3 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各项指标与MBI及SF-36各个维度间的偏相关分析 在控制年龄、病程、BMI、抑郁状态水平及肢体功能因素的影响后,VO2peak、METpeak与MBI呈显著正相关(r=0.57、0.57、0.53,P<0.001),VO2peak、METpeak、VO2/HRpeak与精力呈正相关(r=0.41、0.41、0.44,P<0.05),VO2/HRpeak、HRpeak与 MBI呈正相关(r=0.47,P<0.01),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见表3。

表3 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各项指标与MBI及SF-36各个维度间的偏相关分析(r)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相关,VO2peak、METpeak、VO2/HRpeak及HRpeak与 MBI 呈正相关,VO2peak、METpeak、VO2/HRpeak、HRpeak与 SF-36 中 PF 呈正相关,VO2peak、METpeak与 SF-36中VT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在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8]、2 型糖尿病[9]、麦卡德尔病[10]、中年男性或女性的研究[11]中也发现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相关。但是同时观察患者心肺功能对于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心肺运动试验作为人体一种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无创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患者及健康人[12-13]。心肺运动试验能够更精确、全面地评价患者的心肺功能[14],MBI可较好地反映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反映生活质量的最基本指标之一,SF-36也是反映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常用评估方法[7,15],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是脑卒中后康复干预的主要目标[16]。

心肺功能是身体健康的组成部分,在持续体力活动中为人体循环、呼吸和肌肉系统提供氧气的能力,心肺功能降低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心肺功能相对于正常受试者会明显下降,有研究对于11例平均年龄为(63.2±9.6)岁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与11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进行心肺功能测试,发现中风偏瘫后患者运动心肺功能显著下降[1]。心肺功能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相关,心肺功能提高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提高机体代谢,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心肺功能可用于患者健康的诊断和预测,能够强有力地独立预测所有原因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而且心肺功能的提高可以改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血脂、机体成分、炎症和血压[2],通过改善这些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17]。

最大摄氧量(VO2max)是反映心肺功能的“金标准”,VO2peak指运动过程中出现摄氧量的最高值,健康人二者数值接近,尽管VO2peak和VO2max的生理意义并不一样,但经常互换使用[18]。本研究结果显示,VO2peak与MBI、PF、VT均呈正相关。有研究显示,血管性疾病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心肺功能相对于正常受试者明显降低[19]。还有研究表明,患者的VO2peak与PF有直接的联系,肺功能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0],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行走、穿衣、洗澡等都有赖于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精力。VO2peak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指标,表示氧的运输量和细胞代谢[10],脑卒中患者VO2peak降低,影响患者机体的代谢能力和供能水平,而患者的肢体功能与精力有赖于机体的能量代谢,VO2peak的下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MET主要是用于评估心功能和体力活动的常用指标[10,20],本研究结果显示,METpeak与患者的 MBI和 PF、VT有显著相关,提示METpeak水平越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躯体功能和精力表现出来越好。有研究表明,最大有氧能力下代谢当量的增加可以降低患者的血脂含量、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以及各种原因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21]。还有研究表明,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患者生理方面的生活质量,且代谢当量的提高可以改善血管危险因素,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2]。

VO2/HRpeak是指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的复合,与心输出量、动静脉氧差密切相关[23]。本研究结果显示,VO2/HRpeak与患者的MBI和PF显著相关,提示VO2/HRpeak水平越高,日常生活和躯体能力表现越好。VO2/HRpeak的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输出量,导致机体的肌肉组织能源供应与代谢减低,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但与生理功能总分并无显著相关,与有些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太小的原因或者研究的疾病种类不一致导致的结果不一致。HR是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各种疾病患者最大极限运动达到的HRpeak具有显著的个体化特征,HRpeak可以很好地评估患者运动量,从而更好地制订康复方案[24]。本研究结果显示,HRpeak和MBI呈正相关,提示运动过程中HRpeak越高,可能代表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越好,心功能的提高可以增强骨骼肌肌力及运动耐力,改善气短症状,从而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5]。

由于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病程、梗死区域严重程度、BMI、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抑郁水平等的影响[26-29],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后发现VO2peak、METpeak、VO2/HRpeak、HRpeak与 MBI呈显著正相关,VO2peak、METpeak、VO2/HRpeak与 SF-36 的 VT 呈正相关,VO2/HRpeak和PF呈正相关,而且相对于未控制其他因素后,VO2peak、METpeak、VO2/HRpeak和 SF-36 中的 VT 相关性显著增强,VO2peak、METpeak与MBI相关系数也有提高,可能是因为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对于患者的精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研究表明,肢体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受试者的生活质量,心肺功能可能介导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肢体功能锻炼可能是通过改善心肺功能从而改善受试者的生活质量[8],但是心肺指标与PF的相关性降低,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有限,研究的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于脑卒中后产生的其他功能障碍并未进行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的因素还有其他方面,本研究未能详细的调查,如患者的家庭情况、并发症、既往病史等可能会对试验的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关于心肺的其他指标与生活能力和质量的关系,本研究未进行系统观察,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徐泉,潘钰,张啸飞,等.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评估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2):334-1338.

[2]LEE DC,ARTERO EG,SUI X,et al.Mortality trend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the importance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J].J Psychopharmacol,2010,24(4 Suppl):S27-35.

[3]TEIXEIRA-SALMELA LF,PARREIRA VF,BRITTO RR,et al.Respiratory pressures and thoracoabdominal mot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chronic stroke survivor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5,86(10):1974-1978.

[4]SUTBEYAZ ST,KOSEOGLU F,INAN L,et al.Re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improves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 in subjects with subacute strok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lin Rehabil,2010,24(3):240-250.

[5]JUNG KJ,PARK JY,HWANG DW,et al.Ultrasonographic diaphragmatic motion analysi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i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J].Ann Rehabil Med,2014,38(1):29-37.

[6]LEUNG SO,CHAN CC,SHAH S.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validity and reliability[J].Clin Rehabil,2007,21(10):912-922.

[7]张骏,何廷尉,罗德儒,等.SF-36评价中风患者生命质量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21-24.

[8]CLENNIN MN,PAYNE JP,RIENZI EG,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at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uruguay[J].PLoS One,2015,10(4):e0123989.

[9]BENNETT WL,OUYANG P,WU AW,et al.Fatness and fitness:how do they influenc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08,6:110.

[10]MUNGUIA-IZQUIERDO D,SANTALLA A,LUCIA A.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physical activity,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cArdle disease[J].Med Sci Sports Exerc,2015,47(4):799-808.

[11]LINDHOLM E,BREVINGE H,BERGH CH,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reporte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measures of standardized exercise capacity and metabolic efficiency in a middle-aged and aged healthy population[J].Qual Life Res,2003,12(5):575-582.

[12]谭晓越,孙兴国.从心肺运动的应用价值看医学整体整合的需求[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34(3):28-31.

[13]SUN XG,HANSEN JE,STRINGER WW.Oxygen uptake efficiency plateau best predicts early death in heart failure[J].Chest,2012,141(5):1284-1294.

[14]CHAUDHRY S,ARENA R,WASSERMAN K,et al.The utility of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in the assessment of suspected microvascular ischemia[J].Int J Cardiol,2011,148(1):e7-9.

[15]刘朝杰,李宁秀,任晓晖,等.36条目简明量表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1):39-42.

[16]WALLACE D,DUNCAN PW,LAI SM.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iveness of the Barthel Index and the motor component of 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in stroke:the impact of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for measuring responsiveness[J].J Clin Epidemiol,2002,55(9):922-928.

[17]OPPEWAL A,HILGENKAMP TI,VAN WIJCK R,et al.Physical fitness is predictive for a decline in daily functioning in older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results of the HA-ID study[J].Res Dev Disabil,2014,35(10):2299-2315.

[18]车琳,王乐民.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C]//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哈尔滨: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2012:81-87.

[19]NIEUWENBURG-VAN TEM,HORSTMAN AM,ZWARTS B,et al.Physical strain dur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lin Physiol Funct Imaging,2014,34(2):83-89.

[20]HASSANEIN SE,NARSAVAGE GL.The dose effec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physical activity,perceived exertion,and quality of life[J].J Cardiopulm Rehabil Prev,2009,29(4):255-260.

[21]KODAMA S,SAITO K,TANAKA S,et al.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s a quantitative predictor of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ealthy men and women:a meta-analysis[J].JAMA,2009,301(19):2024-2035.

[22]REJESKI WJ,LANG W,NEIBERG RH,et al.Correlate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Obesity(Silver Spring),2006,14(5):870-883.

[23]DUNNE DF,JACK S,JONES RP,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prehabilitation before planned liver resection[J].Br J Surg,2016,103(5):504-512.

[24]吴浩,孙兴国,顾文超,等.心肺运动试验计算个体化目标心率指导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5):4323-4327.

[25]李艳芳,牛青英,王俊莉.个体化有氧运动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心率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39-42.

[26]徐洁,马琛明,杨京华.不同性别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6):522-525.

[27]张振香,林蓓蕾,陈颖,等.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2-14.

[28]陈钢妹,洪显钗,吴雪洁,等.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35-37.

[29]郭瑞友,赵丽霞,刘立安,等.老年缺血性中风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7):801-803.

猜你喜欢
心肺偏瘫康复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