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滨路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性探索

2018-04-13 09:18宋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

宋珊

摘 要:重庆的文化在重庆历史的浪潮中沉淀形成并不断提升为新的意识形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重庆独特的大禹文化、陪都文化、西南风情使得重庆在西南片区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我们能够将这些文化情怀与现代科技材料相结合,并从文化底蕴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传统图纹,进行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设计,这样在具有现代工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公共设施的设计上体现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是新旧时期的碰撞,使现代设计绽放文化底蕴的火花。

关键词:南滨路;公共设施设计;文化

一、重庆南滨路公共设施人文价值分析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摆脱了自然的束缚所形成的一套认识事物思考事物的行为方式,即文化呈现为一种由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组合而成的综合体,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作为人类文化中一个必然部分的公共艺术也属于这种概说的文化范畴里,并由它自身的城市文化属性和公共性决定了它必须被特定的思维习惯模式及社会习性影响。

二、人文价值对重庆南滨路公共设施设计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由此可见,文化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创造活动,不可见而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人类在早期对自然有着盲目的崇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自然带来的神秘性,在自身的理解上建立了自我的认知体系,同时在于自然环境的生活中积累了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就形成信息并传播从而逐渐形成人类早期文化。然后群聚生活的出现,形成部落的格局,这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又进行信息传播,逐渐形成固定的文化特征,即社会性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各个民族之间思想碰撞,继而发展壮大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独有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除此以外还有道家文化及诸子百家文化,是一个融合的大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一种发展起来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天人合一”的文化关系,将个人与他人,群体与群体,人与环境联系起来,进行一种凝聚力的和谐文化;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方面对于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很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之下,才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二)重庆本土地域文化

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名片。重庆带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重庆作为山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建筑形态,例如重庆的吊脚楼。重庆独特的天气也造就了重庆人的饮食习惯,喜欢吃辣椒,还形成了重庆独特的雾蒙蒙的自然景象,这些一切一切都形成了重庆自身独特的风土人情。而这些风土人情所带来的文化内涵影响着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传承的作用,如能很好地提取文化元素与符号,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上就能体现出重庆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重庆的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文化是川流不息的,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重庆的文化由巴渝文化开始,抗战时期经历了陪都文化,现代经历了多元文化,社会文化在不断发展与提升,变得饱满与充满内涵。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社会出现愈多新形式的内容,例如,重庆的建筑形态由传统变向现代,环境也变得现代化,出现现代的景观,现代的街道等。在同一化的现代社会中怎么让自己的城市变得独具特色则需要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索,从现代文明中去寻找传统元素与符号。时代发展,科学进步,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涌现出许多的新形式。由于文化形式发生变化,导致生活在文化范围影响下的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发生着改变。重庆城市信息越来越发达,相应的文化转型也在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重庆文化的发展中也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重庆的城市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每个区域由于自身需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得事物也产生不同的视觉展现效果,从而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现当代重庆生活中产生的多元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积极的影响因素不仅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产生较高的文化社会价值。

(三)现代都市文化

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是城市规劃、景观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需要去思考的方向,如何符合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如何获得更便捷的使用体验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城市环境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同时还在动态地变化着。城市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环境,并在精神上长久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只有整体去考虑,考虑整个环境系统,充分意识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才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

(四)重庆自然文化

重庆是一座被水包围的城市,长江、嘉陵江两条大河围绕着重庆,四周环绕着大山,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重庆山城之称。群山造就重庆层次感,河水给重庆带来柔和流动感。重庆这座城市在山与水的共同作用下变得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由于重庆靠近河岸口,使得重庆发展成为一个滨海口岸,并且成为长江上的水路交通枢纽站,这里商业发达,人口密集,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地区,整个西南文化都在此有所体现。再加上重庆独有的市井文化和西南文化进行交融,形成了码头文化。重庆还有山城、雾都之称,主城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别有一番风味。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重庆早晚迷雾缠绕让重庆的主色调变成灰色,这灰色的一笔就像是沉淀了太多太重的文化一样。

三、重庆南滨路公共设施视觉设计研究

视觉图案元素是在视线内构成画面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些视觉图案能直观快速地吸引公众的视线。视觉图案的获取可以从文化的方向入手,将地域特色文化文脉纳入设计探讨中,让本土民族特征、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文风情等因素在设计中得到重视,增强区域环境设施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纹样无论是在平面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都被广泛应用, 因为传统纹样总是被认为最能体现民族特征而成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图案本身带来的形式美感以及其背后所传达的意境也应该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人总是对美的事物有强烈的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造型是人们对公共设施的第一眼认知,即视觉效果,同时公共设施的造型还是功能的载体,通过巧妙的造型设计完成实用功能体验。现代人生活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都市中,对于自然,传统富有人性的设计是非常迫切需要的。自然中美好的形态,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寄托,充满生命力的造型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将自然元素、传统元素作为公共设施的造型表达,是现代公共设施造型设计的方向。造型设计应基于朴素简练的风格,使其易于辨识又避免具象化,我们在设计中应创造一种可以将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美好形态引导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作品。例如,美国旧金山街道的鱼形排水格栅设计,形状像条角,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为街道又增添了景色,行人经过时又易于辨识,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南滨路上的公共设施为了体现休闲娱乐的发展定位,在公共设施的造型上就更应该加大对自然元素与传统元素的研究,例如路灯的设计。现在的路灯设计还处在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路灯花朵的造型,从20世纪80年代流传至今,缺乏现代气息,不符合现代审美趋向。南滨路上的垃圾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用动物造型装饰点缀,这种垃圾桶很容易被损坏,另一种则是非常常规的垃圾桶,两种造型都过于陈旧,并且不方便使用。

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系,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

如何将色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作为公共设施设计的易辨性应用于公共设施设计,从公共设施本身来看是无法展开的,必须考虑到环境因素,突出其直观性,并与环境色彩相适应。公共设施身为景观的一部分,可利用色彩传达其存在的意义,起到点缀、跳跃的作用,并且还需要兼顾其周围的大环境,达到和谐中具有亮点的效果。例如,色彩理论中,对比色和邻近色的巧妙运用,如在大面积绿化的古朴、典雅的环境中,出现黄色的电话亭,由于对比而成为视觉焦点,提升了色彩的强度和识别性。再如,在美国加州海洋公园里将座椅漆成蓝色,让人感受到海洋气息,设施与环境协调统一。

色彩方面作為重庆的城市地域色彩应该对中国传统色彩的搭配形式加以研究,挖掘属于重庆特色的地域色彩,一方面可以从历史文化中提取色彩元素,例如,朱红色、土黄色、瓦青色、绛紫等,都属于中国文化色彩的代表。另外一方面色彩的使用考虑到重庆气候特征和城市性格,重庆气候湿润,多灰尘,在色彩搭配上适当的多灰色系列。重庆表现出古老、沧桑、厚重的城市特色,这也是我们城市色彩搭配的出发点。

优秀的城市公共设施景观设计可以在注重城市的文化性的同时巧妙地将功能和趣味融为一体,在公共设施的设计过程中,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表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中,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归属感,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总之,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在注重“量”的同时,更应注重“质”的提高,让设施的功用和趣味能够更好融合。

参考文献:

[1]张琦.试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的文化关联[J].金田(励志),2012,(04).

[2]冯志.设计文化和文化设计——试论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关联[J].时代教育,2008,(06).

[3]张海林,钟蕾.城市街头公共设施形象设计[J].装饰,2003,(12).

[4]周锦琳.人·环境·空间——都市中的公共艺术设计[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1,(03).

[5]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束晨阳.城市景观元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和文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