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期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

2018-04-13 09:18宋赛王怡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宋赛 王怡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已对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已然成为了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和鲜活的文化记忆。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能形象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也要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以便其能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文章通过对北京部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实据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实践,就如何以民族音乐教育为切入点,以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为教学目的之一,探讨了大学音乐教育可能的新模式和民族音乐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民族文化归属感;民族文化;中国民族音乐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我国文艺工作者的期待,也为高校人文教育指明了方向。的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已对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已然成为了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仅就民族音乐教育而言。我们知道,民族音乐教育隶属于民族文化教育。民族音乐源于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通过学习经典的民族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民族文化自豪感,而文化自豪感是民族文化归属感必要的感情基础。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北京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实据分析,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为议题,来初步探讨大学音乐教育的新模式和民族音乐教育的新思路。

一、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对培养民族文化归属感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情感和风格的表征和镜像。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产生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和鲜活的文化记忆。我们认为,学习民族音乐,不但可以使大学生形象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也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以便其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教育部曾明确提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

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储备,更可加强学生对民族历史和情感的理解与沉淀,使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底蕴去思考,从而能够比较中华民族音乐与世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上的差异,去劣存优,最终培育出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激情,成为拥有开放和多元思维方式的新时期民族文化创造者。

由于历史、社会环境等多重原因,我国的民族音乐教育,目前仍处于相对冷门的状态;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更是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一种“举步维艰”的趋势。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之后,在“西学东进”的同时,也被慢慢地边缘化了。时至今日,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人 “尊西人若天地,视西乐如唯一”。而在音乐审美倾向方面,一些学生也出现了追逐西方音乐的现象。在他们的电脑、手机、MP3里,西方音乐占据着主要地位。甚至有的人对欧美音乐奉若珍宝,而對民族音乐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高雅的是“欧洲古典音乐”,人气的是“RAP、蓝调”。

如何改变民族音乐文化的弱势现状,最后取得民族音乐文化,甚至民族文化的新发展呢?毋庸置疑,主要还是靠教育,尤其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高等教育。

民族音乐教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生动活泼,不仅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和欣赏,更易于使他们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民族文化归属感,成为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二、对北京部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主要是依靠学校官方艺术团、学生自组社团和教师开授的课堂教学等方式来实现的。

那么,在众多的艺术活动中,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根据我们对北京15所高校教学现状的调查(2009年统计),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并不容乐观。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在众多的艺术活动中,涉及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文化生活,目前并不理想。就是普及度最高的清华大学,其比例也不过占其参与艺术教学活动学生比例的4.5%(计算方法:民乐类社团、艺术团总人数÷社团、艺术团总人数)。作为学校官方管理、拥有教师、场地和经费保障、条件较好的艺术团体,在抽样调查的15所北京高校中,其民族音乐类团数占其学校社团总数最高的北京大学,也才仅占25%。甚至有5所学校还没有民族音乐艺术团。

高校社团多由高校学生管理建立。民族音乐类社团数量最多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在其全部社团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就3%。而民族音乐类社团人数占其学校社团总人数比,比值最高的(北京师范大学)5.3%、最低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83%。另有5所大学没有社团(占抽样总数33%)。

再说开课情况,除中国人民大学外(8门),其他高校,尤其偏理工类学校,多数只有一到两门民族音乐类课程。平摊到以万计的大学生基数上,这样的开课数量可能无法满足普及民族音乐教育的需求。

三、对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民族音乐与欧洲古典音乐相比,的确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但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冷感,也必须引起教育者的反思。尽管教育部门一直倡导民族音乐,并定期组织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可庞大的学生群体,也亟需有全面、普及型的民族音乐教育。如何制定具有实效的教育内容、方式,保持庞大而稳定的学生受众群,是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一个极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薄弱、教育经费不足等诸多困难。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适应教学环境、并制定出适合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教学方针,是解决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当务之急。通过在一线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本人认为,目前,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教育在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途径。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瞿振元会长认为[2]: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包含着我国教育发展应当具有的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等深刻内容。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然是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国家发展的教育。

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文化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华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可以给人以真和善的启迪、美的陶冶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

二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把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

正如瞿振元会长所说[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立德树人”要求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民族音乐教学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以人为本、注重引导。

我们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从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史及现代的音乐教育现状看,我国音乐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就必须以中华民族本土音乐为主,如果把西方或者其他流行音乐当成主流,而将民族音乐作为附庸的话,必然会带来民族音乐的衰退乃至消亡。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大学生们的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我们不能强制学生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即使传统经典优秀作品,也不是“灌”下去就会被接受的。因此教师要改变角度,以学生为本。在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之上,以引导的方式去从事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喜欢的港台流行音乐,其中很多经典歌曲歌词就蕴含着古典诗词的华丽与唯美。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流行音乐中学生喜欢的元素从中入手,将之细化拆分引入民族音乐教学中,会更易于使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文化产生兴趣。

由于民族音乐门类多、学问深,而高校受客观条件、师资等情况限制,往往无法同时开设多科民族音乐教学。我们或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如MOOC、网络云平台等,由教师提供相关网站链接信息,鼓励学生运用网络云平台进行民族音乐学习、交流等。

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知识背景,我们更可以开拓多种教学模式:如,根据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等综合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级教育;制定递进式教学平台、特色教学方针;如对零基础的学生重点组织综合知识理论学习、培养兴趣;让基础好的带基础差的学生共同实践等。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鉴赏活动,如音乐会、艺术讲座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亲自带领讲解,并做到通俗易懂。如果条件不具备,可组织学生集体在线试听并展开共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辩论来激发学习热情。

四是,民族音乐教学要注重开拓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鼓励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纵向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理工科学校開设人文课程,其目的之一也即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众所周知,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拥有跨学科的学术背景。音乐教育会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提高其审美能力,会让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其变得更加和谐文雅和充满爱心,同样,也会丰富其联想和想象能力。音乐的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可能具有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

即使对于民族音乐教学本身,鼓励创新也应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对于民族音乐来说,亘古不变、永世长存是一种误读。学习和借鉴外来音乐的形式、创作技法和表演方式是必须的。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光明行》《良宵》等十大二胡曲,就是集本国文化精粹与外来文化潮流的成功表率。而在学生的艺术实践中,不用一成不变的标准去评判学生实践的好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其大胆创造,都是应该的。另外,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将外国经典曲目进行改编、演绎,来解决民族音乐教学中原创作品少的瓶颈。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原创,引导有一定基础兴趣的学生进行相关学科深度学习,也是值得提倡的。

新时期,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作为高校民族音乐教师,更应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努力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努力做到学以明理、学以养德、学以修行。在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使学生学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出民族文化传承者。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寻找多种教学渠道,使广大学生在民族音乐中汲取营养,在文化中提高素质。在文化归属感支撑下,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国家而继续奋斗。

注释:

[1]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95/201401/

163173.html.

[2]瞿振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09-10.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