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建造

2018-04-13 09:18代锋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王澍

摘 要:王澍在建筑上标榜“业余”,以一种“业余”的态度去应对城市建筑的盲目与快速扩张。王澍的建筑创作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尊重自然,结合传统的手工技艺,试图营造中国传统文人心中的“山水画卷”,以解决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诗意的建造;王澍;建筑创作观念

在中国,建筑界的建筑师们早已失去了对待建筑的专业态度和人格操守。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人际关系的疏远,传统文化的缺失,其背后是难以掩映的人性的贪婪与欲望的蔓延。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呈现的问题,是人类历史上鲜有的。在这一进程中,绝大多数建筑师都无暇思考自己的存在,已陷入迷失身份,缺乏现实责任感和诗意的困境。在面对沉重的现实生存压力和富足的生活样板时,他们根本无暇顾及人生理想。“20年前一息尚存的学究气已经随着地产行业的兴起荡涤一空。斗士和诗人,作为传说中的人格,已经离现实越行越远。”[1]时代呼唤有态度的建筑师,建筑设计更需要体现文化的取向。

一、王澍其人及其不经意的批判

王澍自詡为文人建筑师,在建筑上标榜“业余”。王澍的标榜,本身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王澍对自己所做之事称之为“业余”,那么那些所谓“正规”“专业”的建筑师所做之事又可称为什么呢?何为业余?这是个问题,也值得人去反思。王澍所谈的“业余”是相对于“正规”建筑师所从事的建筑活动而言的,王澍也给出正面的回应。“我觉得所谓主流社会所做的建筑和城市研究,整个大的方向是有疑问的。过去二十年里,首先是整个城市结构全面崩溃。那么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你必须要一个不一样的立场。当我说‘业余建筑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讨论专业建筑师该有的对社会的伦理、良心和责任,同时你要意识到你手上掌握的专业的设计权利的严肃性,你要对这种主流的专业制度保持独立性。”[2]王澍曾在读书期间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进行了批判:“中国没有一个现代建筑,也没有一个现代建筑师。”[3]王澍也因此没有拿到硕士学位,他的反叛,也一时被传为佳话。王澍,1963年出生于乌鲁木齐市,先后就读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从本科读到博士。从王澍的学习经历上看,其有着相对辉煌并令人羡慕的简历,本科、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这在国内都被称为名牌大学,在建筑学这个专业上又是排名前几位的高校。可王澍本人却对哲学、中国书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及其理论情有独钟。王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喜欢乐器萧管,擅长山水画和书法。他是中国本土建筑师走向国际视野的代表人物,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师”美誉,他也被史论家介定为中国实验建筑的代表人物。

2012年2月27日,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此奖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王澍是获得这项荣誉的第一个中国公民,在获奖的年龄上他是倒数第四位的获奖者,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也获得这项大奖。“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中国建筑师,似乎也是现代主义设计主流界对中国本土实践的认可。”[4]

二、王澍其作及其创作观念

王澍的代表性作品有王澍自宅室内(1997)、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1998—2000)、宁波美术馆(2002—2005)、南京三合宅(2004—2005)、杭州钱江时代垂直院宅(2004—2005)、宁波五散房(2004—2005)、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002—2007)、宁波博物馆(2003—2008)、世博会宁波滕头馆(2009)、浙江富阳文村民宅改造(2012—2016)等。

王澍曾讲过三段话:“在作为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5]王澍首先对自己的身份做了限定,限定的本身也意味着区别,强调了自己所从事建筑活动的文化取向。王澍把自己界定为文人。什么是文人?文人是有风骨的。他常从中国传统文人的山水画中解读他们的“建筑学”。他看到中国传统文人的态度——在他们的世界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造园一向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事,文人造园是有态度的,是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中国传统文人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营造了又一自然。王澍的第二段话体现了“情趣”的概念。王澍的建筑讲究“情趣”(图1),这也常常与园林联系起来,“今天的建筑师不堪任园林这一诗意的建造,因为与情趣相比,建筑技术要次要的多。”[6]“情趣”在其建筑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方式是路径的设置,也将呈现不同的情境。王澍希望生活可以回到简单和朴素的状态,在建筑设计上呈现了这种价值理想。中国传统文人的绘画讲究师法自然,中国园林也讲“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设计要向自然学习,自然而然。王澍在自宅空间设计中(图2),建造了一个“园林”。在这个空间中他做了一个亭子、一张桌子、一个炕和八个“小建筑”。“园林”虽小却可游,亦有情趣在其中。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也呈现一种人与土地的关系,泥土的气味,土地的芬芳,耕种的过程,种植与收获,土地在校园中的意义是值得思考的,也是带有影响的。王澍的第三段话呈现了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与生活状态,有其责任与担当。建筑不能片面地追求表现自我,真正的建筑应该是“无我”的。王澍从1997年设计的自宅到宁波博物馆,再到浙江富阳文村的改造等一系列作品中,都体现了他对传统的关注,汲取民间智慧,运用民间技艺,以一种低技术策略,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可能。这种营造思想,在人文品质方面丰富了建筑的内涵,尊重在地文化环境,延续了历史文化的脉络,这也应对了他自认为的“业余”,体现了朴素而又健康的思想。王澍的建筑强调个人的心性,心性要自然。人做建筑,要传达文化里的状态和精神(图3)。他还说:“建筑应该是一个生命体系。”“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艺术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7]王澍的建筑更加具有生活化,从生活中汲取建筑营养,并营造建筑与环境的自然情境,在“残砖”“剩瓦”中遥望青山,深切地沉淀这个时代的忧思。

王澍的妻子曾问他“为什么在你造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说不清楚?”王澍的解答是“那个人类观察者隐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间。”[8]

三、结语

毋庸置疑,当代的中国社会正在被“物欲”与“消费”的概念迷漫着,物质环境粗糙而荒芜,人心浮躁且疏离。“我们处于一条隧道中,一头是教条主义的黄昏,另一头是真正对话的拂晓。”[9]保罗·里柯(Paul Ricoeur)在《普世文明与民族文化》中这样记述。在史无前例的造城运动中,建筑在不断地延伸着自己的触角,建筑师也在失去道德上和审美上的一系列原则,变得“中庸”与“圆滑”。王澍属于建筑界中的另类,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他试图在探究古典精神与现代性的融合,他在追求自然的、朴素的、纯真的一种生活和艺术,他的精神追求丰富而多彩。王澍怀有一份执着的精神信念和道德抉择,坚守他那心中的那种“传统”。他是一个独行者,在他的旁边处处上演着复制、伪造、僵化,表面多样却极端贫乏,在这荒芜的路上,他正潜心营造真正属于中国的一种建筑诗学。

参考文献:

[1]金秋野.做“有观念”的建筑人[J].建筑学报,2013,(06):15.

[2]文敏.风土·传统·场所精神——王澍教授访谈录[J].书城,2010,(08):5.

[3]文敏.风土·传统·场所精神——王澍教授访谈录[J].书城,2010,(08):5.

[4]缪琦.建筑并非纯艺术——我看王澍获奖[J].上海艺术家,2013,(05):31.

[5]童明,董豫赣,葛明.园林与建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72.

[6]王斌.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解读王澍及其建筑思想[J].华中建筑,2009,(02):35.

[7]缪琦.建筑并非纯艺术——我看王澍获奖[J].上海艺术家,2013,(05):30.

[8]王澍.走向虚构之城[J].时代建筑,2003,(05):42.

[9]冯剑.混乱与秩序——中国本土建筑师的现实策略[J].建筑与文华,2009,(12):10.

作者简介:

代锋,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王澍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解读王澍《死握手记》
王澍笔下的褚遂良
王澍的临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