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葛兰西无产阶级政党能力建设的有机构成
——基于《里昂提纲》的文本解析

2018-04-15 13:06王庭霞步蓬勃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内聚力葛兰西工人阶级

王庭霞,步蓬勃

(大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1926年1月20日到26日,意大利共产党(简称意共)在法国里昂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葛兰西关于意共革命、建设、以及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统一意义上的一次大会,会上通过了《意大利的形势和意共的任务》(简称《里昂提纲》)。提纲中,葛兰西分析了意大利的现实状况、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状况、法西斯的状况以及意共革命的可能性等问题,集中回答了西欧革命失败的原因、意共建设与革命的前景和动力问题,通过对比西欧与俄国革命,通过反思与批判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倾向,认为当前意共的根本任务是“把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党’”——“一个真正是工人阶级政党和革命政党的共产党”[1]274,即必须具有以下几种能力的政党:“党的意识形态;党的组织形式和内聚力程度;党在联系群众方面的活动能力;党的战略和策略的能力”[1]274。为何葛兰西在这次大会特别强调党的能力建设?党的能力建设属于政党文明的范畴,是政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政党建设的突出表现,是政党文明的实践结果,意义十分重大。

一、“党的意识形态”领导力

意大利共产党是由多个派别合并而产生的,要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党”,“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完全一致”才“能够在任何时刻完成它作为工人阶级领袖的职能”[1]274。“意识形态的一致是党的力量和政治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使党成为布尔什维克党是不可缺少的。”[1]274“党的意识形态”不仅关涉意共的建设问题,而且关涉到意共的领导问题,以及意共革命的战略、策略、能力问题,更关涉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问题。

起初意大利的工人阶级运动很混乱,当时意共内部存在各种思想倾向,严重阻碍了党的政治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是以格拉齐亚德伊为代表的右翼倾向,企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面对法西斯主义的武装反动运动,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措施对工人阶级和农民进行镇压,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其目的主要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次是以博尔迪加为代表的极左倾向,这主要是针对工人阶级的政党受到来自尤其是小资产阶级渗透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在党的性质、职能和策略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相抵触。而且极左倾向的思想态度对工人阶级群众组建政党并领导和联合群众的能力也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基于意共内部出现左、右倾思想偏向以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缺少深广的知识,葛兰西提出:“必须通过系统的内部活动来提高党的思想意识水平。……旨在保证所有党员对革命运动的直接目标有彻底的理解、具有对形势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一定能力及具有相应的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1]275

“党的意识形态”领导能力的提出,不仅是葛兰西对意共建党之前社会党内部存在诸多思想倾向的一次理论上的回应,而且是葛兰西对意共建党以来党内存在诸多思想倾向的一次理论上的回应,更是对社会党和共产党内部之所以出现诸多思想倾向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正统马克思主义”流毒在意识形态上的彻底清算。因此,在意大利社会党的第17次代表大会上,与该党的改良主义者和中派彻底决裂建立意大利共产党之初就把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放在第一位,以实践的或革命的唯物论有力回击了第二国际理论家经济决定论的要害,呼应了恩格斯给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所说的:“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2]460

有力回击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注重提升党的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可以看出葛兰西深受卢卡奇关于阶级意识及其所开创的重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一致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学说,列宁主义被理解为同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开始时期的问题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1]275《里昂提纲》中关于党的意识形态的统一问题,实际上就是加强意共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使党内思想达到统一,与共产党内部存在的左、右倾思想进行激烈斗争的实践问题,如何在斗争中达到思想的统一,以及后面要谈到的关于组织建设、统一战线等,更多体现的是意共对于意识形态在理论与实践意义上的领导能力问题。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对工人阶级群众在他们本身内部组织一个阶级政党,这个阶级政党领导广大群众,同时在任何时候争取群众同党结合在一起”[1]278。建设一个高度政治统一的意大利共产党,一方面能通过密切联系广大群众来对抗意共内部政治偏向的危险力量,另一方面也能将意共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党,一个属于“世界的党”,即以解放全人类的最高政治使命的“布尔什维克党”。

重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建设以及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能力的培养,是葛兰西基于意大利革命现实状况对于意共的革命可能性问题上的一次重要探索。面对复杂的历史情境,不仅要反思西欧革命陷入低潮的原因,而且要批判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经济决定论,不仅要重振意大利共产党的革命信心,而且要重新树立意大利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信念,因此不得不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意大利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等方面做出回应。西欧革命失败的原因表明,现代意义上的革命不可能仅依靠强制暴力等手段才能达到,资产阶级之所以在持续的革命运动中未被倾覆,不在于它的暴力统治,而在于它能够通过意识形态的领导能力吸收整个社会。葛兰西在入狱后在《狱中札记》中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称为“现代君主”即“是集体意志已在社会上被承认,或多或少以行动表现了自己的存在,并开始采取具体形式时所出现的成分复杂的社会有机体。”[1]323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完整的世界观,是一个历史时代的精神向往,不到政治社会结束,共产主义社会产生,这个时代就会一直继续。”[3]293-294因此葛兰西将“党的意识形态”摆在意共建设任务的首要位置,并且作为意共的首要能力安放在意共乃至全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之中。

二、“党的组织形式和内聚力”

如何“通过系统的内部活动来提高党的思想意识水平”,就要看“党的组织形式和内聚力的程度”了。一个成功的领导集团不是统治追随它的伙伴,而是必须彻底地再造自身,葛兰西认为这种再造自身的活动主要是在组织中进行。因此,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在于通过这一中介作用能有效改造大部分底层的世界观,使党在实践中达到思想对思想的转化,建立严格的无产阶级意识,并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一致,“保证无产阶级获得完全的政治独立;给无产阶级一个形象、人格和一种严格的革命意识;以及防止来自一些阶级和分子的任何渗透或促使分裂的影响”[1]279。

重视党的组织形式对党的内聚力的提升也深受卢卡奇的影响,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就党的建设问题专门撰写了《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一文,在卢卡奇看来,党的组织形式作为阶级与政党的中介力量能使阶级意识达到真正客观的统一,因此政党“在组织问题上的这种‘无意识’完全肯定是运动不成熟的象征。因为成熟还是不成熟的问题只能这样来判断,即看一种关于应做什么的见解在行动的阶级和领导它的党的意识中是以抽象和直接的形式存在呢,还是以具体和有中介的形式存在。”[4]398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并在革命中发挥作用,需要党的组织作为意识形态转化的现实中介,使无产阶级意识达到一致,从而抵挡敌对分子的渗透分裂,又可避免出现思想偏向的错误。

在党的组织形式建设上,葛兰西认为:“党组织必须建立在生产、因而是劳动场所(基层组织)的基础上。”[1]279党把组织的基础放在生产场所上,主要是考虑到阶级选择问题,当时俄国所面临的在意大利党内也同样存在,这要求葛兰西在阶级选择和党的性质上必须做出回答,并且准确定位。葛兰西认为意大利共产党首先是群众性的政党,具体说来“是一个阶级的政党和单一阶级即工人阶级的政党。”[1]279后来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认为党存在的基本要素,即群众要素、内聚性要素和中间要素,而群众性要素仍然作为基础性要素,因为“没有他们,党固然不能存在”[1]345。因此“党把组织基础放在生产场所上,因而选择这个阶级作为自己的基础。”[1]279同时“共产党不能对农民关门,它的确必须容纳农民,并利用他们加紧无产阶级和农村阶级的政治结合。”[1]280

通过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阶级选择和群众因素的分析,我们非常清楚作为意共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都是一些平凡而普遍的工人、农民,他们并没有什么创造力和组织力,如何将他们集中起来,组织起来,建设成为一支有力量的队伍,就要看党的组织能力和内聚力的程度了。“假如没有这种内聚力,他们就会分散成不起作用的一盘散沙,从而消失得无影无踪。”[1]345葛兰西在突出党的组织能力和内聚能力的同时并未抹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种内聚力的可能和每个人的中介力量。葛兰西把组织建立在基层,如何保证“党组织的完整性”?又如何防止党内出现“宗派主义的斗争”?葛兰西指出,“一个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在党的生活的所有时刻必须是一个集中的组织,在口头上和行动中在党的队伍中必须有无产阶级铁的纪律。”[1]281同时“党的中央集权和内聚力要求党内不得存在具有宗派性质有组织的集团。”[1]282这是一个布尔什维克政党与社会民主党的明显区别之处,由于社会党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宗派之间斗争激烈,各宗派都在执行自己的政策,从而使党领导的整个活动陷于崩溃。再者也是基于列宁在1918-1920年发动内战,对共产党内部的反对派与敌对行为进行压制,并且指导战争后的重建政策,建设一支纪律严明的政党队伍所做的理论思考。葛兰西强调党组织的集中性,实际上就是在强调布尔什维克党的自律能力与内聚能力。

在意大利,无产阶级在居民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但北方的群众与南方的农民较为分散,尤其是构成人口绝大多数的南方农民,本身就不具有内聚力,一盘散沙,不能作为一个集体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他们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只有在有人保证他们的集中,组织和纪律的时候,他们才会成为力量;假使没有这种联系力量,他们就会分散成为无数的小部分,彼此削弱,从而消灭的无影无踪。”[5]126因此,葛兰西要将党的组织建设成为一个集中制的组织,党领导的队伍就必须具备无产阶级铁的纪律并服从这种铁的纪律。在如何把握纪律性上,葛兰西进一步指出,要使无产阶级服从于党的纪律,并不是说党必须采取一种独断专行的方式进行统治,而是在党内,中央委员会和隶属的机构都是在选举的基础上,都必须经过工作的考验和运动的经验来进行选拔有才干分子基础上得以形成,但是这种内部民主,选举的原则和标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符合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加强同广大工人阶级的联系,从而使工人阶级都包括在这个有机整体内并使其具有纪律性,从而保证“党组织的完整性”而不至于出现“宗派主义的斗争”。

三、“党在联系群众方面的活动能力”

如何使党的组织更具内聚力,并使党的意识形态被广大群众所认同和接受,葛兰西认为党必须在群众中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葛兰西认为“人的本性是社会关系的综合”[5]39,人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要作为现实的人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并与周围的人发生联系。因此,要与法西斯主义进行斗争,防止其对党的力量的削弱,党的内聚力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才具有意义。使各种力量关系都转变成一种有组织的力量关系,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能力“能够在任何条件下起到联系群众的作用”[1]283,既避免一些消极因素对党的影响,又紧密联系群众,提升党的内聚力,实现党的自身锻造。

理论意义上,党应该是民族大众的集体意志的形成者、组织者和积极有效的体现者,但在实践意义上,发达资本主义阶段,想依靠大多数人自觉掌握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形成统一的阶级意识,那是一种空想。所以要想取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一方面需要经济手段争取某种程度的“自愿合作”;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意识形态改变相对牢固的物质基础、人的思想惰性。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感性直观多于理性认识,传统的旧观念、对于物质环境的关心在左右他们的行动。因此,通过集体意志使广大的工人农民群众踊跃投入到政治生活当中,使得自己的利益被领导权集团所采纳,这时底层人民会将领导权阶级的世界观“活”成他们自己的,这样大部分人民就会自发地主动地通过文化价值主动献出他们的赞同,对无产阶级政党产生认同感。此时,“每个党员必须是一个政治上的积极分子”[1]284,因为“只有存在一种有效的积极的前提,人们在思想上一旦认识到这种前提就会化为行动,向集体意识提出具体的目标,形成一整套的信念和信仰,以‘民众’信仰的形式发挥强大的威力”,[1]488葛兰西认为这一积极的前提可以是一定文化,通过拥有文化的党员(可以理解为“有机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形象,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民众的认同,从而在群众中扩大党的影响力,壮大党的队伍。同时要抵制“极左”的意识形态,使群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党的立场保持一致,最大程度上取得最广泛群众的支持。

在开展群众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党群关系问题,这既是考验一个政党的政治立场,也是检验一个政党的活动能力、内聚能力、组织能力。葛兰西相信:“随着群众政党的发展以及他们同群众本身的(经济-生产)生活的组织联系日益密切,统一民心的过程便不再是机械的和偶然的(那是受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而变成自觉的和必须的了。”[1]503以积极自觉的心态参与到具体的实际体验中,对民众产生一种同情心理,才能对民众的心理进行深入了解,就像葛兰西所说:“只有了解民心之所向,这样,就形成了广大群众、党及领导集团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样联合起来的复杂集体就可以像‘集体的人’那样行动。”[1]503-504

四、“党的战略和策略的能力”

“党的战略和策略的能力,也就是把革命胜利所需的一切力量组织和统一在无产阶级先锋队和工人阶级周围的能力;也就是利用客观环境和这些环境造成的不但是劳动居民中的,也是工人阶级敌人中的力量对比的转变,以便切实把这些力量引向革命的能力。”[1]285葛兰西非常重视统一战线的工作,在他看来,党的战略和策略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组织和统一革命胜利所需的一切力量,使其团结在无产阶级先锋队和工人阶级周围,从而赢得工人阶级的大多数,把他们引向革命。党的战略和策略的能力,一方面是考验党能否以自身的形象吸引广大群众,另一方面也是检验党的意识形态能否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以及在获得广大群众认同过程中党的活动能力以及内聚力程度,同时如何调动来自不同层次的革命力量以便在总体性的意义上实现革命胜利的战略和策略。

现实的革命状况要求葛兰西在党的革命、党的建设、党的发展、党群伦理等方面积极寻求新的战略与策略。1921年11月正式建立国家法西斯党,随后墨索里尼上台执政,面对强大的法西斯政权,共产国际的意见是意大利共产党和社会党建立统一战线来对抗法西斯的镇压,但是博尔迪加却对统一战线采取盲目拒绝的态度,使葛兰西认识到社会党是资产阶级的政党,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并不能与其建立统一战线。1922年在党的罗马代表大会之后,葛兰西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于6月前往莫斯科,在莫斯科对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列宁党建理论的影响,对统一战线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认识到列宁所提到的“统一战线”策略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认为统一战线策略的“积极”部分就是在斗争领域中把无产阶级力量和整个工人阶级的力量进行联合,此时,共产党员作为实行阶级团结的鼓吹者,深入到工会,在工会中和一些群众组织中建立组织,成立支部,在工会内部开展活动,从而与工人群众建立紧密联系,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会是把工人群众组织起来的特殊机构。”[1]286只有在工会中进行活动,施加影响,才能在斗争中夺取领导权,赢得工人群众的支持。

但是,法西斯主义采取镇压政策,实行的新工会政策对党的鼓动工作和开展局部斗争造成阻碍,共产党通过鼓励和促进有代表性的群众组织保护工人的利益,进行工厂、劳动场所等零散的局部斗争,并制定与工人阶级的利益相关的纲领进行鼓动,同时通过每一个局部斗争教育群众,以使共产党与工人阶级群众紧密联系起来。除在工会中组织工作外,共产党还必须做好反对君主制度的鼓动工作,动员意大利民众反对法西斯政权的国家形式即君主专制制度,使局部斗争既具有经济性质又具有政治性质。葛兰西认为共产党不可能通过单独的力量来进行革命夺取政权,它需要有自己的同盟军,因此葛兰西分析了统一战线的组织问题。

关于统一战线的组织问题,葛兰西认为:“共产党人正在努力创建的反法西斯和反资本主义斗争的‘统一战线’,其目的必须是产生一个有组织的统一战线”[1]289,在工会发挥职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工人群众可以重新聚集,在工厂和斗争中建立代表自己利益的机构。他进一步提出:“工农委员会都是团结工人阶级的机构”[1]290,其宣传性的鼓动口号更使工人群众把自己的力量组织起来,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如何使广大农民自觉地投入到政治斗争,建立统一战线,进行革命联盟,这种联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地位平等的各部分的联盟,而是政党通过意识形态组织并领导的同盟,特别是与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之间的联盟。这种联盟主要是在还没有能力与法西斯主义进行正面对抗和直接斗争的情况下,共产党进行领导群众和赢得大多数人的影响时所实施的策略。对于在意大利存在的特殊的中间政治组织,这些中间组织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准备工作中起着阻碍作用,就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灵活的政策”[1]292,“提出这些中间解决的办法,以及围绕它们所进行的鼓动”[1]292,总之,要“使它们能集合更广泛的力量作为党的后盾”[1]292,“如果这些解决办法能得到实现,就会加速革命进程和开始更广泛的斗争。”[1]292党的战略和策略的能力就是动员和团结所有革命的力量,将他们“汇集在一起并综合成一个容易被群众理解”的革命统一战线,“在意大利,只要党仍然远没有赢得对工人阶级和劳动居民的大多数的决定性影响,党就必须继续利用统一战线策略”[1]291,否则“党就可能使自己严重地偏离作为革命领袖的任务。”[1]293

五、结语

葛兰西基于意共的现实、意共的任务,系统阐发了与之直接相关的“把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党’”的四种能力。就其思想的本身来讲,党的四种能力之间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关联,葛兰西指出:“其中的每一个条件同其他条件都是紧密联系的,在逻辑上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事实上,每一个条件都表明和包含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相互有内在的联系,而且交叠在一起。只有牢记住,不同时处理并解决所有这些条件问题,任何条件都无从谈起,只有这样,分别研究它们才是有益的。”[1]274因此,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布尔什维克党”的四种能力才有意义:“布尔什维克党”不仅具有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而且要具有铁的纪律的组织性和对广大群众的感召力,更具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战略与策略,在总体性上体现“布尔什维克党”的基本特征——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先锋队。四种能力在动态的历史中展开,成为有机的整体,是对其实践哲学的贯彻。就其理论的影响来讲,新时期,我们国家正在不断地加强党的建设,葛兰西关于党的能力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意义。深入研究葛兰西关于党的能力的阐释,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我国党的建设任务: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抵制西方国家的思想渗透,使人民大众不断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组织建设上,强化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党组织更具有纪律性和内聚力,全面从严治党,从而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合力;在党群关系上,要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同时做好与其他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工作,坚持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在党的战略与策略上,加快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实施,以新理念推动新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内聚力葛兰西工人阶级
CRTS Ⅱ型轨道板/CA 砂浆界面内聚力模型研究
葛兰西文化哲学的实践概念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轮盘破裂转速预测方法研究
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深化与曲解:改革开放以来葛兰西实践哲学之争的研究综述
大学英语教学中影响阅读教学的因素浅析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实践哲学与霸权
——当代语境中的葛兰西哲学》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