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行为表现与心理个案分析

2018-04-17 03:41曹君杨彩素
新课程·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上学案例母亲

曹君 杨彩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其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不同家庭环境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心理及外在表现。现举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寄人篱下”的不合拍、叛逆型现象

案例:小G,男孩,一年级学生。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在县城租房子由姑奶监护上学。该生现在很不听姑奶话,尤其是节假日从母亲处回来后,经常和姑奶顶嘴。嫌早餐钱少,认为爸爸不好把妈妈打跑了,还要姑奶不要管他。姑奶觉得自己专门照顾他念书,他却不知道感恩,说话很伤她的心。

心理分析:家庭亲情的缺失是小G不良表现的主要原因,一是其母亲改嫁,父亲外出使其产生被抛弃、没人管的情感体验,表现出孤独、不爱说话的行为;二是亲戚的关怀照顾代替不了父母的关心,满足不了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尤其是孩子亲眼见到父母离异时爸爸打妈妈,其姑奶却说是妈妈不好,跟别人跑了不要这个家。认知的不同而产生不信任感,表现出任性、不听话,甚至不想一起生活的行为。三是监护人的好心办错事。孩子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成长,难免磕磕碰碰,错误不断,由于监护人是亲戚身份,怕孩子学不好,有负所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求严格而使孩子产生压抑感,极力做些出格的事情以摆脱其监护。

二、“严格管理”的不接受、抗拒型现象

案例:小C,男孩,三年级学生。该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奶奶监护上学。因为奶奶无法辅导其学习而转入我校,由姑姑照顾并进行学习辅导。可是仅仅上了三个月,就随奶奶回到老家,怎么动员都不再来上学。

心理分析:长期的留守儿童生活,缺少父母的榜样示范,孩子学习主动性很差,尤其是其奶奶的“先健康长大,再尽力学习”的说教对其影响很大,从幼儿园到三年级已形成的随心所欲的习惯根深蒂固,在面对姑姑、姑父的严格要求时,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而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深深的恐惧感,最终落荒而逃。

三、“无人监管”的自由化、放纵型现象

案例:小L,男孩,六年级学生。该生父母经营一间水果店,在居民小区有130平方米的楼房。但是该生一段时间以来,整天无精打采,上课睡觉,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经老师多次谈心发现,孩子回家后父亲在店里,母亲出去散步遛狗,自己完成作业后就去玩,玩累了回家睡觉,睡觉前也见不到父母,家庭作业家长也不过问,最近一段时间迷上手机游戏,晚上躲在被筒里玩到半夜才睡。

心理分析:父亲忙于经营水果店,母亲醉心锻炼。父母没时间过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没时间陪伴、检查孩子做家庭作业,更没时间陪孩子玩。尽管家长给孩子提供了安逸的生活环境,孩子却体验不到父母的关怀,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学习不重视,对自己也不重视(甚至认为母亲养的小狗都比自己幸福)。隨心所欲地放纵自己玩手机游戏而影响到上课学习。

四、“到处游击”的不稳定、间断性现象

案例:小X,男孩,五年级学生。该生户籍江西省,父亲江西人,母亲镇原人。父母在外打工,他在外祖父家上学,不听话,不爱上学,经常逃学。本期转入我校,母亲回到县城开早餐店,监管他上学。但是他仍然经常逃学,并且鼓动弟弟也不到学校。无奈之下,父母只得送其到寄宿制学校上学。

心理分析: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幼时在江西老家生活,上学时在甘肃外祖父家。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与要求,尤其是在孩子形成自己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缺乏父母的榜样,家庭的指导,亲人的陪伴。隔代教育的溺爱放任孩子的不良行为,居无定所的生活更让孩子产生不稳定、游荡性的感觉。不断地变换学校,孩子需要不停地适应新的老师、新的学生和新的环境,在难以适应的情况下就逃避,产生逃学行为。孩子已经积习难改,父母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五、“小鬼当家”的责任重、迷茫型现象

案例:小S,女孩,六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外租住,带弟弟妹妹上学,放学后还要自己做饭吃,晚上要照顾弟弟妹妹休息。学习不主动,成绩较差,爱和同学玩,接受批评后爱哭。

心理分析:父亲在家劳动照顾老人,母亲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孩子过早地担负起照顾自己、照顾弟妹的责任。和同龄人相比,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强,姊妹情谊浓厚,但毕竟年龄还小,稚嫩的肩膀承担不起生活的重压。照顾弟妹的学习、生活占据了孩子自己的学习、玩耍时间和空间,因此,学习上比较吃力,爱和学生玩,受到老师批评又觉得委屈。

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环境,与父母的陪伴休戚相关。出现行为失常的孩子大多是缺乏家庭的温暖,尤其是年轻的父母,当孩子成长需要你们时,却忙于打工挣钱而离开孩子,等到不需要拼命挣钱时却发现孩子教育出现很大偏差,甚至于对孩子非常失望。优秀的家长会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至少小学三年级前)陪伴孩子,及时鼓励肯定孩子参与一切成长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能力。会赏识孩子,扶持孩子的自信,呵护孩子的自尊,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本文为我校2016年立项的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论文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6]GHB767,主持人:苟怀军。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上学案例母亲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