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8-04-17 03:41赵文博
新课程·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教学情境

赵文博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品德与社会就是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养,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重要课程,而对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越来越受到學校和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总结了以往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经验,对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找寻品德与社会的最佳教学模式。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教学情境

新时代的小学品德,已经不再仅仅是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而是将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化上,让小学生通过对于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各方面素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真正帮助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因此,要想培养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凭借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同时,做好日常课堂教学,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学习真正有用、有价值的内容,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品德与社会并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教材,而是一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大帮助的书籍。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共鸣

品德与社会本质上是一本集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教材,它通过一个个案例、一个个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其兴趣爱好等进行教案的准备与整理,尽可能地采用一种轻松且活泼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入课堂、走进教材,去体会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趣味性与重要性。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是一种有效方式,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将讲授的重点知识,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思考,从而提升小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帮助他们认识到某一品德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时时督促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比如,对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书本的第一章“社会需要诚信”进行讲授时,教师先将课前准备阅读材料中《立木为信》的故事引入课堂之中,向学生提问:“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商鞅的变法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是一个守信用的人,而正是因为他守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最终获得成功。因此,在这种教学情境下,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二、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多媒体设备已经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必备工具,它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可以将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内容以形象化、立体化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这样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带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但是在很多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并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中,教师比较注重的是如何将口头传授与板报书写结合在一起,帮助学习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而忽略了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因而,品德与社会必须重视如何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对“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就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书法作品的图片,投放至多媒体设备之中,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观察汉字的造型之美,体会汉字极强的表现力和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加深自己对于汉字与书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三、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对于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只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对品德与社会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然后进行充分的思考,思考如何将教材中所传授的观念和知识与实际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让教材真正能为学生自己所用,并成为小学生日常行为的“衡量尺”,最大限度地发挥品德与社会的价值。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品德与社会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有效的提问,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对“男女同学怎样交往”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和异性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友情,在互相帮助中共同进步,帮助学生感受与异性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会同学间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贵之处,学会与异性同学友好相处之道。并且要帮助同学认识到男生和女生之间有差异,要互相尊重对方的差异,懂得要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情,同学有困难时要及时伸出援手,不要去嘲笑异性同学,也不要做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异性同学友好沟通,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对于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师要尽量做到让课堂活跃起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样既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挥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欧阳艳.反思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J].才智,2016(7):18-19.

[2]段红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4):21-23.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教学情境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