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文化自信

2018-04-17 06:47张婷婷
知与行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自信建构

张婷婷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文化逐渐突破原有地域的限制向世界范围内传播和互动,各国文明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同时也引起了民族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如何在文化交融交锋中保持本国“文化自信”成为各民族重点关切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中华民族在解决地方性和世界性矛盾问题上的全球考量。在文化建构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各国文明共同发展为价值基点,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力求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平衡和张力,为各国文化自信建构提供新的场域和平台。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坚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建构文化自信,不仅是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趋势。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构建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基准,在保持本民族文化发展独立性的前提下,增强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同时注重从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内生动力上提升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从文化创新上实现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自信;建构

[中图分类号]A8;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4-0073-05

民族复兴和文化发展休戚相关,民族是文化的肌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拥有深厚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支撑力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文化发展逐渐突破原有地域限制向世界范围内传播和互动,民族复兴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纳入到全球社会下进行整体考量。传统的文化体系逐渐变得难以适应新时代多元文化竞合的要求,保护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力图化解全球性和地方性二元矛盾,呼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在文化建构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鼓励各国文明交流对话,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一主張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入到“在多元文化中建构文化自信的问题”,能冲破西方文明冲突理念和强权思维,为“文化他信”向“文化自信”转变提供新的场域和平台,具有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理念,并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表现出中国在多元文化交往中的身份认同,蕴含着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自信路径。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文化自信建构提供新的场域

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以来,国际关系一直处在西方大国主导的近代阶段,与此国际关系相适应,形成了“权力政治”“零和博弈”“文化霸权”等西方强权理念。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更是把这种强权思维推向历史前端。尽管20世纪9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重新用文化交往理论构架世界文明,主张“文明对话”;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重新探究文化模式,主张“文化整合”;其他相关学者亦各自阐发自己的文化理念,却始终没能建构起一条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具体文化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国人民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2]这为重新建构起新型国际交往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为21世纪文化发展给出了中国答案,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做出中国判断,充分体现出超越西方文化自由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中国智慧。不同于西方国家凭借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中国政治经济尽管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仍始终保持“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大国姿态,主张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世界文明的发展成果。面对“中国崛起”和“中国威胁”相互交织的国际舆论,这样一种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的人类价值理念,为破除周边国家和少数大国对中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的质疑做出实际意义的中国证明,增添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中华文化自信建构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前景。

在对待文化历史走向问题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发展趋势,拥有世界整体发展意识的文化自觉。《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世界市场的出现不仅使“物质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而且使“精神的生产”也成为世界性的,民族文学和地方文学由区域性向世界性发展成为历史必然。习近平总书记遵循这种历史的必然,结合时代发展,指出各国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3],必须在世界文明交流,文明互助上推动文化发展;在追崇文化价值目标上,区别于西方自由主义宣扬的“价值中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的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价值,这种价值目标不是资本主义虚伪的标榜,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个体的文化发展特征和需要,基于满足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事实而实时努力的价值关怀。在处理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关系问题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文化多样性,摒弃“同质文化”“单一文化”思想,力求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平衡和张力,旨在解决世界性文化和地域性文化矛盾,为各民族多元文化提供共同的发展空间。文化多样性本是“原生态”的,随文化发展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但由于西方国家建立的不平等文化交往关系,强力推行“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区域性文化变成了一种“弱势文化”,失去了自身的发展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则在于摒弃了这种扭曲的文明发展现象,力求在“求同存异”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共同发展的“阻力”,在“文明共存”中最大限度地增加共同发展的“合力”,从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解决文明冲突的世界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种文化战略,它超越了西方传统文化观,为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构建了新型文化关系体系;作为一种价值哲学,它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平衡和张力,实现了文化个性和文化共性的统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准建构文化自信,不仅能够为中华文化发展,而且能够对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保持自身文化特性提供崭新的文化交往和发展平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文化自信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根本、最深厚的文化根基,这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源”,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革命文化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为“牵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动力”,力主把中华文明引向世界文明,彰显出强大的文化力量。这为进一步建构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传承

追本溯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和文化”中找到源头。“和文化”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内涵,尚“和”、求“和”、达“和”是“和文化”的主要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汲取了“和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和生”思想,以“和合”解读人类文明如何存在和交往,用“和生”解读人类文明如何共存和发展,在方法论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二者结合实现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统一。

中华民族素有以“和合”求“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其)中”(《尚书·大禹谟》)。即主张人在交往中信守中和的原则。《仲虺之诰》中的“万邦为怀”,《周易》中的“保合太和”“万国咸宁”等语句也深谙治国理念达“太和安宁”的思想。尤其在孔子时期,倡导“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中道智慧,深刻反映出中华民族 “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广泛地应用于描绘人与人、人与国、国与国之间的存在关系,从宏观上的“天人合一”“天下之达道”到微观上的“和气生财”“和能致祥”,都为社会发展中人类交往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人生哲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在文化上主张的“坚持包容”“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理念,充分彰显了“和合”文化的思想精髓,塑造了新型的文化交往观。他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世界意义的战略高度,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建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搭建起通往世界文明的桥梁。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生”智慧突出体现在“变”和“多”。“变”强调规律性,旨在说明万物生长皆有章法。葛洪言:“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抱朴子·黄白》)老子认为:“道生万物。”《管子》中亦云:“得天之道,事若自然。”这表明,万象变化,都是天地自然而然形成的,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多”强调差异性,旨在说明“和而不同”乃天下常态。《国语·郑语》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4]它表明,事物具有多样性,只有在多样性或对立性因素中找到统一和平衡才能达到万物和谐共生的地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历史规律的细心观望”,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契合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而且契合了世界人民的价值诉求。在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文化建构“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明确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差异的包容态度,为增进中国与他国之间的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革命文化优良精神的指引

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革命文化联系起来的中介是中国革命文化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中华革命文化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是具有历史依据的丰富素材,优良的革命精神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是强大的精神支撑。

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努力与西方列强进行反侵略的历史时期。无数仁人志士同仇敌忾,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抗争。中国共产党创立后,更是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顽强的反侵略革命斗争。在这一斗争过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人民气概的奋斗精神、长征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革命精神,孕育出近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风貌、民族气魄。中华民族正是在这些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最终夺取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经历过西方列强侵略的中国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表现出经历艰苦奋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表现出,中华民族为争取世界公平和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和决心。在文化建构上,习近平总书记呼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建设起公正合理的新型文化体系,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对和平的追求。但现实的文化交往和文化发展中,还需要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建立起这种新型的文化体系建构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是期待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的国家共同面临的新的“革命”,它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带有中国语言特点的“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支撑。这不仅是新时代中国面临的新的“长征路”,也是每一个致力于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国家要走的“长征路”。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

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是充分展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秀品质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在现阶段的本质反映,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秉承的新型文化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念相一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文明共存”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相适应。“文明共存”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在解决世界文明发展和地域文明冲突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阐述世界文明不抵制地域文明的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反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这一主张契合了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为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文明互鉴”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文化”相适应。在阐述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文化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都值得其他国家吸收借鉴,不同文明之间可以根据本国的文化发展需要“取长补短”,进行文明互鉴,提高本民族文化发展的科学性。这一主张契合了建设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为坚持和发展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再次,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共建共享”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相适应。“共建”“共享”都是体现“以人民为主体”的词汇,表现出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共建共享”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共同享有精神文化的果实,二者在本质理念上达到了统一。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共建共享”理念,不仅完全契合中国特色文化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实际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建塑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坚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建构文化自信,有利于获得较为公平开放的文化发展环境,实现世界各国文明的交相辉映。但处于多元文化发展的世界大背景下,各国文化发展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是前提。在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增强与各国文明交流,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从文化的内生动力中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树立主体思维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一定要对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不仅要明白它的来历和形成过程,而且要了解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这是因为,对本民族文化的清醒认知是建构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地域文明发展纳入到世界文明发展的范围,文化自信的建构还面临着“文化他信”的冲击,这更加要求本民族或国家树立主体意识,堅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中华民族要建构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一自信来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突出优势,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共同创造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要加强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史料研究和其他文化的关系研究,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把中国革命文化利用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建构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目标,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本质和特征是建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

树立主体思维还表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自省。文化自省是在充分认识文化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的自我省察和反思。中华民族的文化自省是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理性继承和批判。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封建文化,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杜绝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态度,以唯物辩证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区分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文化反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树立文化反省的意识,能够在建构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保持文化发展和继承的科学性,促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增强文化交流互鉴

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表述“交流互鉴”的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6]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汲取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优秀的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既坚持本民族文明个性又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建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华文化的认同。

加强中华文明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前提是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尽管世界文明发展日益趋于全球化,但这并不代表文化发展走向了单一化。世界文明的发展不排斥地域文明的发展特性。尽管世界文明发展日益趋于整体性,但并不代表文化主体变成了一元主体。强调主体的一元性是西方个人本位、中心主义的单主体性观念,它势必造成不平等文化交往关系体系的出现。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尊重民族主体的多元化,让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使中华文明同各国文明建立起友谊的桥梁,推动中华文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古丝绸之路的文明发展为例,指出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交往中,从未发生过文化战争和文明冲突,我们所看到的是各类文明的交汇交融,这一历史传统应该在当今的文明交往中得到延续和弘扬。

加强中华文明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树立强烈的实践意识是根本。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大目标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实践上切实把加强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作为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各国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仅是2017年一年间,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金砖国家的会晤,同二十四国集团领导的会晤,加强了同瑞士、德国及周边国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合作和联系。这一事实充分体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出中华文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的行动效力,为提升中华文明的世界认同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三)增强文化创新和创造力,发挥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

张岱年先生曾在《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中说:“一切都是在创造中的,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我觉得,中国的特殊精神,也仍是在创造之中……我们应加以发展改进,使之更以新的姿容表见出来。” [7]这句话表明,创新与创造是顺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客观要求,文化发展也不例外,中华民族要建构代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发挥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增强文化创新和创造力。

文化创新和创造是对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突破既有文化形态或文化传统而得以更新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根据时代发展形势,人类发展需要,抛弃不合时宜的落后的旧文化因素,吸收有利于文化要素发展的新内容。它是文化主体在对原文化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将文化自信上升到文化自觉的过程。 对于文化创造或创新的方式,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千姿百态,但归其实质,主要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对文化形态、文化理念进行创新。例如,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摒弃或改变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方式,但不摒弃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而对于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但其文化传播形式值得借鉴的,可以保留这种传播方式,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时代文化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

文化自信的构建依赖文化创新。依靠创新对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会极大缓和或消解由文化带来的同政治、经济、社会等关系体系之间的矛盾,通过文化创新,文化发展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多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人不仅是文化创新果实的享受者,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人对文化创新的态度决定了人自身对文化果实的享受程度。因此,在对待文化创新的态度上,人们要增强对文化创新的自觉,积极对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自觉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觉醒总是始于其文化的觉醒,所以文化创新或创造自觉既是意识觉醒,又是历史使命。

四、结语

文化创造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属精神产品类创造,根本上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生活不仅局限于部分地域和空间,而且扩展到全世界,人类生活同在一个“地球村”。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从属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每一个民族都有建构起新型文明观的渴望。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而且为各国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建构文化自信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世界都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9.

[2] 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8.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41.

[4] 陈碧.《周易》象数之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5.

[5]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6] 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

[7]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一卷)[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47-248.

〔責任编辑:徐雪野〕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自信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