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美术教学探究

2018-04-20 09:58李丹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核心素养

李丹

[摘 要] 中小学美术教育迈入了“核心素养”时期,学校越来越重视美术基础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美术教师能够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把握正确的美术教学价值导向,彻底改变过去以教材为本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机嫁接美术教材与学生素养培养,实施丰富多样的创新教学,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美术教育;核心素养;创新

学生在美术学科方面的五个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具备基本的艺术审美、敏锐的视觉,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反应;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美术教师更好地把握美术教材的总学习目标,明确各美术学习领域的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美术创作欲望,进而有效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一、美术教学设计“学教并重”

“学教并重”的美术教学设计在理论、方法和过程上都符合核心素养的本质,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教并重”的美術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活动设计(涵盖了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容与策略进行调整。

在美术课上,学生们喜欢不受约束地想象和创作,教师要创造“亲、助、乐”和“美、智、趣”的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大胆地绘画创作。在美术教学中,“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觉美,联想美,追求美。

美术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丰富课堂。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立足美术具有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和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如给五年级上水墨课时,可以让学生利用春季到省科学院茶花园研学的机会,观察大自然的风景以及各种花卉的形象姿态,尝试画一幅水墨花鸟画。

二、注重培养学生美术创意

创意实践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动。创新意识也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地域的艺术文化和艺术家的作品中吸收创意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以逐步培养创意实践素养;给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作品不一定很优秀,也许画面不够完整,也许色彩涂得不美观,但其中常有一些有新意的元素。比如一个学生画的农场与众不同,很多学生画的农场上面都是晴朗的天空,饲养员都是微笑地在放牧,画面很符合一般性的审美,可他画的却是下雨天农场的忙碌场面,饲养员穿着雨衣,着急地把牛羊赶到农场里。虽然他在画面处理上、颜色的运用上、笔触上都略显粗糙,但整体很有创意,有一种独特的美。其他的同学也受到他的启发,纷纷放飞自己的想象,无拘无束地进行创作。

三、融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一科切入,兼入多科”的方法,效果会更好。如赣版美术五年级《风光无限》一课,首先教师可以用“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古诗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接着,把课前准备好的范画展示给学生。诗与画搭配,画有诗情,诗有画意,学生就更容易进入创意状态,从而创作出更有感染力的作品。教师还可以把音乐运用到教学中,如赣版美术七年级《画当年》一课,教师可以以歌曲形式导入新课,比如带领同学们一起唱《我的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速写或淡彩的绘画形式来表现革命的情景,从而让学生的作品有更深的内涵。

四、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美术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展示、学习习惯的养成、情感态度的培养等,因此要确立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导向的美术学业评价体系。教师要对学生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作具体的综合性评价,关注个体特点,以人为本,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信心、审美能力、个性表现、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是教师单方面评价,而且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因为学生也喜欢把自己的作业展示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评价和认可。

一个学生在画《幸福的一家》时,表现的是过年的时候大雪纷飞,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小孩子欢快地放炮仗的情景。教师看她画了大雪纷飞的天空,却把地面涂成了一团大红色,然后在画面中间写着“过年”,而且用笔很随意。当时教师挺疑惑,问她为什么这么画,她说,过年的时候放炮仗,地上全是红色的纸屑,那当然是红色的,而且红色代表了喜庆。听了她的话,教师不禁感叹,学生不仅在学习美术技巧,而且他们在主动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也有助于他们提高审美能力,促使他们在下次作业中有所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作业中最满意的地方、最用心思的地方,这样有助于他们培养细腻的情感体验能力。

五、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各种绘画软件,帮助学生发展美术素养。教师要熟悉现代多媒体,掌握一些基本的新媒体技术,以便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绘画设计应用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如上四年级《捏泥人》一课,可以将学生的泥塑作品用数码相机拍下来做成电子相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绘图软件进行艺术创作,以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处于数码时代的中小学生对于多媒体、电脑都非常熟悉而且有兴趣,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活动中并能持续较长的时间,这会促使他们的美术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互联网上有全世界的艺术作品资源,让学生多从网上吸收艺术精华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并培养他们搜集、理解和创作艺术作品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期,不仅文化层面的调整必不可少,对基层的美术教师而言,更重要也更现实的是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调整,这样才能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寻找更多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5,(9).

[2]钱初熹.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创新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