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思考与探究

2018-04-20 07:11谭斌
赢未来 2018年1期
关键词:研究对策课堂提问小学语文

谭斌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交流与互动的桥梁,而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提问更是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引领学生挖掘新问题、剖析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最终完成自我构建知识的有序过程。提问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研究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走进提问的误区,从而无法使课堂提问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些误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问题空洞抽象,范围过大。对于概括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过于宏大,在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情况下老师也只好自己来回答,完全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二是问题的难度与学生的实际能力不符。有些问题过于简单,如在文章中就有明文显示的内容,而老师却拿来提问,但是事实上这些问题没有思考和探讨的价值,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不愿思考问题的惰性。而有些问题过于复杂超出了学生的解答范围,学生没有能力作答,这种提问误区的产生同样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以及积极性;三是问题设计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符。这种误区主要体现为在课堂中的提问不能体现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提问偏离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是课堂提问过于频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过于频繁会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被指定回答的学生处在紧张的状态则很容易导致回答的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课堂提问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误区的研究对策

(一)讲究问的艺术

好的提问相当于课堂上的调节器,具有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掌控教学进度等多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提问并非是简单地提出问题即可,而是需要艺术性的,只有具备艺术性的提问,才能生成精彩纷呈的课堂[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到“点子”上

课堂上用来提问的时问有限,问题只有问到“点子”上,即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价值。

2.问得适度

所谓过犹不及,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问题太容易,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体现提问的价值;问题太难,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该与学生的知识基础、素质、智力等相适应[5]

3.问得新颖、有趣

课堂提问最忌老套,应问得新颖、问得有趣,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从而让学生产生主动的学习欲望。

4.問得有价值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有目的性的,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在传达知识的同时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应该使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个小小的触发点,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头脑风暴。只有问得有价值、有意义,才能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讲究答的艺术

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还应着重分析学生的反应,包括分析学生能不能回答,回答是否扣题,思路是否清晰,答案是否正确,有没有创新,有没有为难表情等。教师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举例类比,启发思路

有些问题,答案内容较多,教师可以举一点为例,让学生进行“反三”。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提问:“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哪些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回答,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此时,教师可以例举第一件事:鲁迅和我谈《水浒传》,表现了鲁迅先生认真读书的态度,其余则由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学生照着教师的提示,顺利作答。

2.分解问题,降低难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容量过大,难度太高,超过学生思维的实际水平,学生苦苦思索也不能正确回答,在这种情况卜,教师可以把问题分解,降低思考的难度。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讲了闰土的外貌描写后,向学生提问:“这说明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可学生都没有举手,教师马上反应,将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日晒雨淋,健康);“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浙江农村孩子习惯的穿着);为什么“颈套银项圈”?(父母对他的疼爱),这样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3.回扣原文,启发回答

学生回答偏离了方向,甚至完全答非所问,这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扣原文,从切入问题的教材中去寻找答案。在教学一篇写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实验的文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时教师问学生:“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由于这个问题概括性强,学生回答有点难度。不少学生认为:“伽利略是一个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十分固执的人。”这样回答显然偏离方向。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扣原文,让学生再次理解“胆大妄为”和“固执”的真正含义,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伽利略是一位不迷信权威和执著追求真理的人。

4.补充追问,由表及里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学生回答无奇不有。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根据具体

情况,及时进行追问。有些问题学生表面上回答完了,但并没有真正领会问题的实质,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追问,引导他们由表及里地理解问题。

结语: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应该说,教师抓住了提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可以较轻松地为学生提供支撑与帮助,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给予并丰富了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研究策略的研究,将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郝本信.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J].教育观察,2017,6(24):99-100.

猜你喜欢
研究对策课堂提问小学语文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对策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