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2018-04-27 05:30吴锋王博赵亮蒲春文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废物危害实验室

吴锋,王博,赵亮,蒲春文

为提高学校实验室处理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真菌、浮游生物、细胞依赖性细菌和病毒)和转基因生物的生物安全性,保障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知识,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规范。

1 学校管理者责任

学校管理者应向员工提供实验室安全手册,使其认识到学校微生物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在实施风险评估和明确所有的危险可控之前,不允许对相关的生物进行教学或操作。

学校应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作为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主要职责有:①对实验室安全设备的使用提出建议;②协调和制定实验室安全计划;③明确学校实验室安全手册中包含实验室实施工作安全程序的章节;④调查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⑤确保新员工在入职时得到清晰的安全说明;⑥培训和指导员工学习安全规程和消毒操作。

2 实验室管理者责任

实验室管理者必须确保安全程序的制定并付诸实施,具体如下:①完成员工初期和继续教育培训计划;②告知全体员工微生物职业暴露的潜在风险;③确保为实验室用户提供个人防护装备;④向基因技术管理办公室(OGTR)报告涉及转基因生物的重组 DNA 事件;⑤在清洁教学实验室和准备区域时,应向清洁公司做出必要的说明。

3 个人责任

所有的实验室工作必须在认为对实验室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以下适用于所有实验室人员:①须熟悉实验室安全手册中的建议和要求;②须熟悉安全设备的使用;③应掌握轻微割伤、擦伤以及接触污染表面造成感染的处理;④在实验室发生的所有伤害,应记录并尽快向实验室管理者报告;⑤有免疫抑制、免疫缺陷或为易感者(如孕妇或者糖尿病患者)应该告知实验室管理者,以便采用适当的防范措施。

4 微生物危害等级

应将所有微生物当作潜在的病原体,处理与微生物有关的工作时,需应用一定的技术使其对员工、学生和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同时这种技术也能保持实验室菌株的纯度。基于微生物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 4 级:危险等级 1(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危险等级 2(中等个人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危险等级 3(高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危险等级 4(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学校实验室只允许处理危害等级 1 的微生物,因种类太多,故目前没有危害等级为 1 的微生物目录。但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如固氮菌属、生产醋的醋酸杆菌、酿酒酵母菌、大肠杆菌(K12)、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红色毛癣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对学校实验室进行教学工作是安全的。但对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受损的人群,一些被认为对人类和动物正常的部分菌群仍然可能致病。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寄生虫在感染阶段被认定为是危险等级 2,大多数植物致病源被认为是危险等级 1,但仍需依照转基因生物监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遗传加工和处理。

5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学校实验室一般属于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适合处理风险等级为 1 的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可以通过标准的实验室操作得到充分的保护。处理工作可以在开放的工作台进行,没有激活或者定植的样本都可以在这样的实验室进行处理。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如下:①工作室台面必须由防水和隔热材料制成;②座椅应有光滑的防水表面并便于清洁;③每个实验室房间都应在出口处设置有冷热水的洗脸池;④工作台、柜子和设备之间和下面的空间须便于清洁;⑤防火设施须符合相关规定。

6 个人防护

1.在实验室须穿戴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

2.长发应该束起;

3.所有紧急和安全设备需要按照生产商的说明进行保存和维护;

4.须保证实验室人员能随时使用所有的安全装备;

5.应该识别所有的工作危害,预先评估其风险;

6.不论化学物浓度多大,皮肤接触化学物后必须清洗;

7.严禁用口吹吸移液管;

8.所有的培养物都应标识日期;

9.培养物不能在工作台上长时间保存,应转移至专门的保存区域,比如冰箱和冷冻室;

10.最好使用不产生气溶胶的接种环;

11.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气溶胶的产生;

12.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读写材料受到污染;

13.严禁粘贴标签时用舌头舔舐,应使用自粘标签;

14.必须马上清理泄漏的污染物,并对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15.每次教学后或者每天对工作台进行一次消毒;

16.专门的废物应该被隔离存放在废弃点,并按照当地监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消毒和处理;

17.应提供防护衣物和装备的储存区域;

18.离开实验室前应彻底清洗手和指甲。

7 实验室工作区

工作区域的组成:培养基准备区、待灭菌物保存区、灭菌区、无菌物品贮存区、行政工作区。工作区域的清洁包括:①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非正在使用的物品和可能引起泄漏的有害物品不应出现在该区域;②工作台应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将用于灭菌的物品收集起来;③使用含有清洁剂的拖布清洁地板;④生化实验室严禁使用家用吸尘器,必须使用安装排气装置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以避免产生气溶胶;⑤定期清理墙壁,对污染严重的墙壁,需要使用清洁剂清洗;⑥离心机、水浴器、孵化器、冰箱、冷藏柜和液氮罐等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送修理或处置之前应消毒。

8 废物收集和处理

实验室废物应用特定容器收集,根据下列类别明确标识。非感染性材料如废纸、塑料和纸制品应放于单层塑料袋中;而注射器针头、碎玻璃和刀片,应放在不易刺破的容器中;感染性样品残余、用过的培养皿、培养瓶、一次性物品和用过的手套应收集在一个标有生化危害的大容器中。

废物的处理原则有:①所有含有活体微生物的废物均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剂处理(最少浸泡 30 min,最好是过夜),经消毒处理或化学处理后的废物,可在垃圾填埋场处置,但应符合当地规定;②所有涉及转基因生物的处理应符合转基因监督组织的要求;③未被污染的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可以和生活垃圾相同。

9 消毒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高压)是消毒最可靠的手段。压力蒸汽灭菌器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操作,所以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人员安全。达到温度后的最小灭菌时间应为:121 ℃ 15 min;134 ℃ 4 min。

2.化学消毒剂:虽然压力蒸汽灭菌是最可靠的消毒手段,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学校实验室。化学消毒通常是学校对较大空间或表面区域和热不稳定的材料或设备进行消毒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常见的消毒方法见表 1。

表1 常见消毒方法

10 实验室泄露的处理

对不产生气溶胶的危害等级为 1 的微生物泄漏时,可使用浸润有效化学消毒剂的纸巾进行擦拭,具体步骤如下:①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②用释放次氯酸钠的专有吸收材料,进行大约 10 min 的消毒;使用镊子移动尖锐的物品,并把其当成污染物丢弃;③使用相同的消毒剂溶液擦拭可能被污染的区域;④仔细清理溢液和消毒液,并将所有受污染物质转移至处置点;⑤脱掉防护服并洗手。

11 危险材料运输

根据材料的传染性或是否含有转基因微生物,选择不同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寄件人负责确保遵守国家规定的包装和运输规则。不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生物材料的运输可以不受限制,含有危害等级为 1 的生物体和那些已知不具有危害等级 2、3 或 4 的微生物制品的运输不受限制。所有经遗传改良但对动物和人无传染性的材料,应按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条例》第913 号包装说明进行包装。

猜你喜欢
废物危害实验室
ITER放射性废物管理现状和对CFETR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启示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药+酒 危害大
肩负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的重任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