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究所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绩效浅析

2018-04-27 05:30于韬叶仙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基金项目科研项目研究所

于韬,叶仙蓉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于 1990 年 10 月 30 日设立,其宗旨是根据北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发展相应的基础性研究,发现和培养人才,以促进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支持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是国家主要的药物研究机构之一,作为医药卫生领域内具有科技优势的中央在京单位,药物研究所通过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积极开展医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孵育了一批具有开发潜力的创新药物;并通过与北京市属单位的合作,努力提高北京市基础性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为北京市和全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药物研究所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绩效情况

1.1 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现状

1.1.1 基金规模稳步增长 1998 – 2017 年的 20 年间,药物研究所共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6 项(图 1),资助总经费达到了 1129 万元(图 2),其中包括重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预探索项目以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图1 各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比

图2 各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占比

总体上,随着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规模的扩大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药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市基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基金的中标数和资助强度不断上升,项目结构日趋完善,对药物研究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 1998 – 2017 年的 4 个五年间,项目数从 1998 – 2002 年间的 5 项增加到 2013 – 2017 年间的 29 项,增长 4.8 倍,每 5 年平均增长 79.67%(图 3);资助经费数从 1998 – 2002 年间的 42 万元增加到 2013 –2017 年间的 636 万元,增长 14.1 倍,每 5 年平均增长147.40%(图 4)。

图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增长情况

图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增长情况

同时也应看到,作为一个地区性的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率、资助强度以及管理的规范性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无法对科研项目保持稳定而持续的支持,不利于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自 2011 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建立网络化平台以来,药物研究所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数量稳定在每年 40 ~ 60 项,但每年资助率变化很大,最高为 12%,最低仅有 2%,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申请的积极性。相比之下,药物研究所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率都维持在 20% ~ 30% 之间,并且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1.1.2 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支持下,药物研究所的基础研究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并且产出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对于提高药物研究所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动首都地区科教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有一些基础研究项目通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和孵育,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类项目的后续资助,并最终实现了产业化,在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由基金支持的抗帕金森病新药芬乐胺,作用确切,安全性好,且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抗糖尿病中药新药桑枝总生物碱,物质基础明确、质量可控、机制清楚、疗效稳定,目前已经完成了 III 期临床研究,即将准备申报生产批件,一旦上市将会给北京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抗炎免疫新药艾瑞昔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 1.1 类创新药物,于 2011年获得新药证书,现已正式投入生产。这些创新药物成果的涌现,不仅仅是研发出了新型的药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种子”作用,体现了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应用基础研究过渡到开发研究的过程,建立了适合我国现状的新药研发模式,对于如何快速、经济地创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具有示范性意义。

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产出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应该看到,自然基金成果积累的优势未能充分转变为核心技术研发优势,大量高水平基金成果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利用,转化效率偏低,没有充分体现出基金成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作用。

1.1.3 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通过资助药物研究所的基础研究,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基础研究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市基金通过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给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药物研究所的许多青年科技人才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获得了科研工作宝贵的“第一桶金”,从1998 – 2014 年,药物研究所承担的 51 个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目前均已结题),35 岁以下青年人员承担的项目有 15 项,占资助总项目数的 29.4%,共培养出博士后3 名,博士研究生 85 名,硕士研究生 65 名,11 名科研人员晋升正高职称,19 名科研人员晋升副高职称,有 4 名项目负责人列入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 名项目负责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有 16 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973 计划、863 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的后续支持,占比达到 31.4%。

1.1.4 新兴学科逐步成长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项目为引导,积极扶持新兴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和学科群体。药物合成生物学是生物医药领域内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我国合成生物学研究从基础到应用,从技术到工程,现在都还处于早期起步阶段,相关的人才和研究队伍也在形成和组织的过程中。1998 年以来,在该项研究领域内,药物研究所先后有 9 个项目获得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占到资助项目总数的 13.6%,部分项目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研究建立起来的以规模化制备天然药物为目的的集成技术,具有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可大大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是未来天然药物研发和制备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1.2 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绩效情况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科技活动发展和科研项目顺利运行的基本机制和有效措施。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为科研计划制定、科研项目立项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利于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为科技奖励、职称评定等提供依据[1]。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研工作的复杂程度和综合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学科交叉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科研项目规模日趋庞大,涉及的研究人员与经费数量也日益增多,合作研究的现象也日趋普遍,这些都导致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问题难度增加[2]。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评估手段,恰当地评价科研项目的研究绩效,已经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往往对科研项目的绩效缺乏有效的评价,通常只是在结题时进行一般性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对项目的投入以及绩效评价还远远不够。我们对 1998 –2014 年立项的 51 个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均已结题)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梳理,初步分析其绩效情况,以期能够为今后项目的申报和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并促进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1.2.1 项目投入 科研投入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两部分,在经费投入方面,51 个研究项目累计投入研究经费 842 万元,其中重大重点项目 5 项,经费 335 万元;面上项目 40 项,经费 474 万元;预探索项目 5 项,经费 25 万元;青年基金项目 1 项,经费 8 万元。人力资源投入方面,共有 423 人参与课题研究,其中高级职称97 人,中级职称 84 人,初级职称 39 人,博士后 4 人,博士研究生 123 人,硕士研究生 76 人。

图5 投入的人均经费情况

图6 投入人力资源情况

可以看出,近年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力度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人均可支配的科研经费从 1998 – 2002 年间的 1.27 万元增加到 2013 – 2014 年间的 3.46 万元,每5 年平均增长 39.67%,涨幅明显(图 5)。同时依托单位也在人力资源、配套设施、基础条件等方面对课题的实施给予了大力支持,承担项目的负责人中,既有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也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项目执行团队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的搭配合理,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图 6)。

1.2.2 项目产出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产出主要包括发表的论文、专著、专利、获奖、参加的学术会议等方面。从1998 – 2014 年,药物研究所承担的 51 个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均已结题)共计发表科研论文 195 篇,其中 SCI 收录 136 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 32 项,国家 PCT专利 4 项,国内专利授权 5 项;科技奖励方面,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 项;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 56 次,国内学术会议 142 次。

总体上看,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支持下,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产出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但综合投入产出的关系,无论是人均产出的论文数、专利数,以及每万元经费产出的论文数、专利数都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线性增长,说明科研经费的绩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图 7 和图 8)。

2 意见与建议

2.1 增加资助强度

图7 人均产出的论文数、专利数变化

图8 每万元经费产出的论文数、专利数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2011 – 2020 年发展规划显示,截止到 2010 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平均资助率为 11.4%,而作为生物医药领域内具有技术优势的新药研发机构,药物研究所近几年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起伏较大,最高为 12%,也只是接近平均水平,而最低资助率仅为 2%,这里有研究所自身的原因,但同时也希望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能够给予为数众多且具有技术优势的中央在京单位足够的重视,给予稳定的项目和经费支持,这对于提高科研人员申报积极性以及重大成果的产出都具有积极意义。

2.2 加大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

2014 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专门为 35 周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设立的人才项目,对于青年人才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其资助强度还是资助率都远远不足,希望将来可以增加这方面的支持力度,给广大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自己的舞台。

2.3 加强基金项目的绩效管理

目前,科学基金正实现由单一重视立项评审的管理逐步向立项评审与绩效成果并重的管理转变。对科学基金立项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基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进行有效的评估有利于促进资助项目研究水平和成果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科进一步发展[3]。对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来说,随着基金规模的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为科研项目的立项、过程管理、结题评估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促进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 结语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设立 20 余年来,依托首都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致力于发展首都的基础性研究,致力于在基础性研究的层面上为首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致力于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致力于为基础性研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药物研究所则通过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提高了自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水平,培养了创新药物研发的青年人才,产出了一批重大的成果,并通过项目的实施,探索了符合我国现状的新药研发模式,对于我国未来跻身世界医药强国行列具有深远的意义。

今后,药物研究所将进一步加强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绩效评价工作,通过绩效评估,促使项目负责人提高责任意识,明确要求与努力方向,提高研究工作质量;在绩效评估的实施过程中,使管理部门能及时掌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的学科生长点与创新思想,以利于进一步选好、管好项目,了解科学进展,发现优秀研究成果和有创新思想与潜力的人才[4]。

[1] Liu H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Perspect Sci Technol Achievement, 2008,(6):19-20. (in Chinese)刘华海. 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分析. 科技成果纵横, 2008, (6):19-20.

[2] Liu XT, Wang YF, He B, et al. The 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China Educ Innovation Herald, 2008, (27):8. (in Chinese)刘兴太, 王奕飞, 何冰, 等. 院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与体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7):8.

[3] Gao FX, Yang JL. Several ways to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project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Bull Natl Nat Sci Found China, 2007, 21(3):187-189, 192. (in Chinese)高飞雪, 杨俊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路. 中国科学基金, 2007, 21(3):187-189, 192.

[4] Zheng YH, Liu Y, He MH.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nd in China. China Basic Sci, 2008,10(2):41-44. (in Chinese)郑永和, 刘云, 何鸣鸿. 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方案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基础科学, 2008, 10(2):41-44.

猜你喜欢
基金项目科研项目研究所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睡眠研究所·Arch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Optimiz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for Dissertations of New Media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Discussion of Tittle on John Steinbeck’s Of Mice and Men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