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2018-04-27 03:48钟章炼黄河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证候肺部感染

钟章炼 黄河清

【摘要】 目的 研究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对肺部感染辅助治疗价值。方法 70例肺部感染患者, 根据整体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辅助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证候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用于肺部感染辅助治疗, 效果突出, 提高临床综合疗效及证候疗效, 值得推广于肺部感染临床治疗当中。

【关键词】 千金苇茎汤;透脓散;肺部感染;证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062

肺部感染为肺部相关组织及终末气道炎症改变, 多为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其中, 细菌性肺炎是肺部感染较典型表现形式。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響而发病, 其中, 病原微生物致病性及呼吸系统保护屏障就是相关影响因素[1]。为此, 肺部感染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以及化痰止咳等治疗。而抗生素、化痰止咳等药物副作用明显, 大量及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及并发二重感染、病情延误等, 由此产生较大的经济负担。结合本院呼吸科用药经验得出, 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辅助治疗肺部感染效果突出, 且可明显缩短抗生素疗程, 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结合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辅助治疗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情况, 现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确诊的70例肺部感染、且中医辨证分析为“痰热壅肺、痰热血瘀”患者, 以整体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5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者;确诊为肺部感染者, 中医辩证分析为“痰热壅肺、痰热血瘀”患者, 其病后未用药物。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5例;年龄44~71岁, 平均年龄(52.6±6.2)岁;细菌性肺炎18例, 不明确病原体肺部感染17例。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7例;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53.5±6.2)岁;细菌性肺炎16例, 不明确病原体肺部感染1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肺炎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心、肾、肝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哺乳期妇女。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常规检测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 、降钙素原(PCT)、痰培养及涂片、胸部CT、凝血功能等, 结合患者病情, 选择合适抗生素及化痰止咳药物, 配合机械排痰治疗, 必要时提供吸氧、支气管镜吸痰治疗。

1. 2. 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辅助治疗。该药配方:当归、炮穿山甲、皂角刺各5 g, 薏苡仁、冬瓜仁、桃仁、黄芪、川芎各15 g, 苇茎20 g, 集中煎服1次/d, 200 ml/次, 连续用药7 d。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后综合临床疗效。痊愈:肺部体征及临床症状消失, 血常规、C反应蛋白无异常, 胸影像学炎症吸收;显效:血常规、C反应蛋白明显好转, 胸影像学大部分吸收;有效:肺部体征及临床症状好转, 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影像学改善;无效:肺部体征及临床症状未减轻, 上述指标未改善[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治疗后证候疗效, 依据《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中肺部感染相关判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证候积分减少至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 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护体征无显著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30%[3]。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后综合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5.71%)、显效7例(20.00%)、有效14例(40.00%)、无效12例(34.29%)、总有效23例(65.71%);观察组临床控制6例(17.14%)、显效15例(42.86%)、有效11例(31.43%)、无效3例(8.57%)、总有效32例(91.43%)。观察组证候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部感染一般是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及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合并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 导致肺部炎症改变。现代医学诊断证实, 某些中药对肺部感染产生作用, 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阻碍病原微生物生长, 清热解毒类中药抑制病原体糖代谢与蛋白质、核酸的生成, 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减少炎性物质渗出情况, 补益类中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苇茎汤疗法以逐瘀排脓为主, 适用于痰热壅肺, 气失清肃则咳嗽痰多;《内经》曰:“热盛则肉腐, 肉腐则成脓”, 邪热犯肺, 伤及血脉, 致热壅血瘀, 若久不消散则血败肉腐, 乃成肺痈;痈脓溃破, 借口咽而出, 故咳吐腥臭黄痰脓血;痰热瘀血, 互阻胸中, 因而胸中隐痛;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皆痰热内盛之象。方中苇茎甘寒轻浮, 善清肺热, 为君药。冬瓜仁清热化痰, 利湿排脓, 能清上彻下, 肃降肺气, 与苇茎配合则清肺宣壅, 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 上清肺热而排脓, 下利肠胃而渗湿, 二者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 可助消痈, 是为佐药。方仅四药, 共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透脓散出自明代医家陈实功的《外科正宗》, 为托毒溃脓之剂, 主治正虚不能托毒、内已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之痈疡, 为外科托法中的著名方剂。但在此研究中配合苇茎汤治疗肺部感染治疗作用是益气活血, 祛邪透脓。方中生黄芪益气托毒, 鼓动血行, 当归、川芎活血补血, 合黄芪起益气活血, 扶正驱邪。穿山甲气腥而窜, 无微不至, 搜风通络祛邪, 且现代研究报道穿山甲中含有许多参与免疫物质生成微量元素与氨基酸, 皂角刺消肿托毒, 排脓[4]。两方合用治疗肺部感染具有抗菌、免疫增强及调节功效。从本研究可以看出, 观察组治疗后综合临床总有效率及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肺部感染患者配合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辅助治疗, 效果良好, 可获得较高临床综合疗效及证候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继超. 二陈汤合麻杏甘石汤联合西药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19):79-80.

[2] 周立刚. 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A0):93-97.

[3] 杨菲, 余江霞, 吴少波, 等. 千金苇茎汤合透脓散治疗肺部感染30例疗效观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7):47-49.

[4] 郭永福. 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结核性肺脓肿1例. 中国乡村医药, 2013, 20(9):57.

[收稿日期:2017-12-27]

猜你喜欢
证候肺部感染
太仓地区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两种不同排痰方法的比较及护理
浅析奶牛乳房疾病的中兽医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