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负压引流联合冲洗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

2018-05-02 00:35林秋娴许秋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肉芽压疮负压

林秋娴,许秋兰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广东 河源 517400

负压封闭引流(VSD)是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管进行负压吸引的技术[1]。VSD能有效控制感染创面,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给创面形成湿性、密闭的健康生长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2-4]。将VSD应用在感染创面治疗中,解决了创口渗液多、换药频繁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5-7]。临床上负压封闭引流术普遍连接中心吸引装置。由于基层医院中心吸引装置常出现压力不稳定,负压时高时低,负压过高影响创面及周围皮肤血运,还可导致引流堵塞,甚至导致创面出血、局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负压过低,则使引流液无法吸出致引流失败[8]。如应用负压引流器持续吸引容易使机器发热,损耗或损坏。从2015年5月~2017年9月我科在25例感染创面患者采取间断负压冲洗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了电动吸引器在使用中的损耗,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45例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级及观察组。对照组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4~84岁(50.17±5.17岁),其中外伤后皮肤缺损感染13例、褥疮4例、骨折术后切口感染3例,创面面积4 cm×8 cm~5 cm×20 cm。观察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3~86岁(52.09±4.13岁),其中外伤后皮肤缺损感染17例、褥疮6例、骨折术后切口感染2例,创面面积5 cm×8 cm~4 cm×20 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予创面清创后采用VSD,根据创面大小修剪VSD敷料,覆盖填充于创面并缝合固定。放置1根附带冲洗管的“Y”型引流管,一端连接电动吸引器,调整负压由低压开始至维持在0.02~0.04 kPa恒定压力范围。避免负压过高损伤创面及患者疼痛不适。一端连接输液器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庆大霉素16单位冲洗;滴速15~30滴/min,根据吸引出液体的量、性状、颜色等来调节滴速,如引出液体黏稠、量多可调至40~60滴/min。观察组采用间断负压冲洗治疗感染创面,循环周期为开启2 h,停止20 min,停止时先关闭输液器开关,继续负压吸引1~2 min至引流管无液体流出,使创面气压恢复,形成密闭腔[9]。同时能保持引流管通畅,有利于分泌物的流动清除,再关闭引流管开关及负压源。停止时观察创面局部变化及患者主观感受。启用时先打开负压源,调整负压由低压开始,逐渐调整至0.02~0.04 kPa恒定压力,松开引流管开关,再打开输液器调整冲洗滴速,每天持续24 h。采用间断负压吸引冲洗,仪器运行产生噪音小在≤20~30 dB,时间较短,有利于增加患者睡眠质量。仪器间歇使用,达到散热作用,从而降低仪器损坏机率,延长使用寿命。对照组采取持续负压引流冲洗,仪器长时间运行会产生响亮“嗡嗡”的噪声≥50 dB,临床证明50 dB会影响睡眠,降低睡眠质量。仪器电热板持续发热增加损坏机率,缩短使用寿命。两组患者经5~7 d治疗后,拆除VSD敷料,根据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予二期缝合或皮瓣转移术均治愈。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VSD治疗的优点及分享成功案例,增强治疗信心。(2)术前备皮,清除污垢、毛发,以利于术后半透明膜紧密粘贴,避免漏气。

1.3.2 术后护理 (1)增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加强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肢血运、皮肤色泽、皮温、感觉、运动、肿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VSD的观察:保持创面有效负压引流是护理治疗的关键。负压有效的标志是VSD敷料表面变瘪,薄膜下无液体积聚[10-11]。若透明敷料隆起,敷料下有积液或气体,提示负压无效,需立即检查密闭系统。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及创面大小,调整负压值在0.02~0.04 kPa,在保持有效负压引流的前提下,应尽量调低负压。对引流液的量、颜色、气味、性质严密进行观察并记录,若发现吸出大量鲜血时,需立即暂停吸引,及时向医师报告,并对创面内的活动性出血情况仔细观察,做好相应护理措施[12]。(4)VSD的护理:术后予患肢功能位,用软枕垫高20°~30°,创面空悬,高于心脏水平,管道不可折叠和扭曲。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收缩动运及远端关节功能锻炼,促进淋巴液及血液回流,有利于患肢肿胀消退。保持创面及局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按压VSD敷料,不可随意调整负压及牵拉管道,避免指甲、锐器物体刺伤半透明膜出现漏气,导致引流失败。引流瓶应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引流液超过引流瓶1/2及时清理,防止逆行交叉感染。引流瓶每日更换及清洁消毒,更换时先关闭冲洗液开关,后夹闭引流管开关,再关闭负压源。更换后松开引流管开关,开通负压源调整负压,再打开冲洗液开关调整滴速。协助更换体位、在骨突处垫软枕,以防压疮发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确保每日营养摄入充分,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13]、住院时间、电动吸引器损耗例数、患者满意度。肉芽生长良好,完全覆盖创面,颜色鲜红:5分;肉芽生长良好,大部分覆盖创面,颜色鲜红:4分;肉芽生长良好,覆盖创面达50%以上,颜色鲜红:3分;可见肉芽生长,覆盖创面达25%~50%,颜色鲜红:2分;可见肉芽生长,覆盖创面少于25%,颜色鲜红:1分;未见肉芽生长,完全覆盖创面,颜色鲜红:0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动吸引器损耗例数、患者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观察组电动吸引器损坏例数(1例)少于对照组(5例)(χ2=4.24,P=0.04)。

表1 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住院时间、满意度对比分析

3 讨论

骨外科感染创面一直是治疗和护理专业上的难题和热点,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14-17]。而治疗感染创面需要“感染的控制、肉芽组织的充填、上皮细胞的覆盖”几个关键步骤[18]。如何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收复,成为外科现代护理的重要课题之一[19]。保持局部创面的清洁、干净、血液循环良好,良好的负压引流是治疗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有效的首选方法[20]。曾经有报道负压吸引可促使细胞分泌愈合生长因子和血管增殖因子[21],从而刺激组织生产更多的利于创面的新生血管生长,而且还能扩张局部静脉,使创面保持湿润。在湿润的环境下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增加108%,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22-23]。因为它能有效的作用于以上3个环节促进创面的愈合。VSD是近十余年研究兴起的新式引流方法,是指通过将伤口使用特殊材料覆盖封闭并置于负压下一段时间,以达到促进清创和伤口愈合的治疗目的[24]。该技术临床中已泛应用于治疗感染创面和软组织缺损。

临床上负压封闭引流术普遍连接中心吸引装置。但基层医院中心吸引装置常出现压力不稳定,负压时高时低。负压的大小影响引流效果,负压过高影响创面及周围皮肤血运,甚至导致创面出血、血液和血浆丢失过多出现负氮平衡,影响伤口愈合,局部疼痛导致病人不适,还可导致引流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负压过低,则使引流液无法吸出致引流失败。研究报道,保持120~130 mmHg的负压,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最快[8,24]。如应用负压引流器持续吸引容易使机器发热,损耗或损坏。我院治疗感染创面采用VSD技术连接电动吸引器行间断负压引流冲洗治疗,弥补中心负压不稳定,避免了负压过高导致创面及周围皮肤血运,甚至导致创面出血、血液和血浆丢失过多出现负氮平衡,影响伤口愈合,局部疼痛导致病人不适,还可导致引流堵塞;过低导致引流液无法吸出致引流失败或管道堵塞等并发症。同时减轻病人痛苦,增加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动吸引器损耗例数、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VSD连接负压吸引不一定要持续吸引,间断吸引疗效也非常好。VSD连接电动吸引器进行间断负压引流冲洗治疗感染创面效果明显,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仪器的损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桂元,钱祝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2): 149-51.

[2]胡碧花,唐贯文,罗碧容,等.安普贴联合金因肽治疗老年患者重度压疮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1): 38-9.

[3]张爱芬.安普贴治疗Ⅲ、Ⅳ期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1): 31-2.

[4]王春昕,宋丽华,李秋菊.安普贴治疗重度压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 46-50.

[5]杨轶娜,许美芳,方 芳.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Ⅰ例Ⅳ度压疮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6): 22-3.

[6]杨 瑾,曾 莹.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 24-5.

[7]仲崇晓,韩 旭.Ⅰ例Ⅳ期压疮患者行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 48-9.

[8]翟洁婷,严 超,杨 锋,等.电动吸引器连接VSD装置治疗难治性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06): 645-6.

[9]陈 捷,陈玉荣,詹美芳.VSD治疗下肢皮肤撕脱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 245-8.

[10]何建中,朱其亮,王 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基层外科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8): 187-9.

[11]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7.

[12]胡秋霞,张 励.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5,19(12): 205-6.

[13]Black J,Baharestani MM,Cuddigan J,et al.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s updated pressure ulcer staging system[J].Adv Skin Wound Care,2007,20(5): 269-74.

[14]Martin P,Nunan R.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pair in acute and chronic wound healing[J].Br J Dermatol,2015,173(2):370-8.

[15]陆晔峰.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0,17(7): 11-4.

[16]王彤华,谢利勤,周雄丽,等.湿性敷料结合对口引流治疗慢性伤口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 390-1.

[17]于 瑛.压疮护理国际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 18-20.

[18]徐红梅,阙纤沣.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 121-2.

[19]岑美珠,陈月媚,张梅霞.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Ⅳ期压疮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4): 11-3.

[20]蒋劲松,李传杰.267例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06): 775-7.

[21]Scherer SS,Pietramaggiori G,Mathews JC,et al.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vacuum-assisted closure device[J].Plast Reconstr Surg,2008,122(3): 786-97.

[22]钟秋美,刘 静.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9): 1767-8.

[23]王颖敏,吴仙蓉,钟丽容.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在Ⅳ期压疮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2): 167-8.

[24]Chen SZ,Li J,Li XY,et al.Effects of vacuum-assisted closure on wound microcircul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J].Asian J Surg,2005,28(3): 211-7.

猜你喜欢
肉芽压疮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