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水平

2018-05-04 10:10袁莉蓉
山西青年 2018年8期
关键词:组合体视图机械制图

袁莉蓉

(江门市新会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江门 529100)

近年来,全国现阶段职业教学是由技能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技能的学习是重中之重,理论教学是对学生技能学习的指导与提升,现对提高理论教学的水平做以下的讨论,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学习中知识点较多的课程,也是专业入门的基础性课程。以我校《数控铣床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为机械类专业,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了《机械制图》、《金属材料》、《机械基础》、《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AutoCAD》、《电工安全技术》等课程。前三门课程讲授机械基本知识,而开设计算机类课程是为了下一步使用数控加工软件打基础,可见专业基础课是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服务的,具有一定得普遍性。不少专业课还规定了必要的实验课程,以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意识和基本动手能力,为后续的技能实习训练做准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学习与实施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一、制定授课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按教学任务、教材、课程教学大纲编撰该门课程的授课计划。

(一)掌握课程基本情况——如课程名称、教学时数、教学班级、教学起止时间、授课教师等:

(二)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依据教材内容及总学时,合理调配实践安排教学内容,以确保在指定的教学时间内有重点地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的细化——合理安排课时,对该课程每一章节的作业安排,辅导安排,实验项目安排或社会实践安排等都有详尽的考虑。

二、教学设计的确定及创新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二)确定教学策略:包括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等。

(三)确定教学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和学生学的怎么样。

高的教学水平也正是和教学设计的正确制定相关联,每年生源的不同也给教师对变革、创新教学设计带来了困难,从而分析教学设计的方法是必要的,教学设计注重对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使师生活动有共同指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下面以《机械制图》§5-4读组合体视图这一节内容为例,分析如何制定该节教学设计的过程。

在本节课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积累学生的模型结构的认识。因此读组合体视图该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为三个方面:

a知识目标:1、读图的基本步骤;2、读图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b能力目标:在描述和判断组合体结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合作交流,培养善于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及处理:

教学重点: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及方法

处理方法:1、画图和读图是学习本课程的两个重要环节,读图是根据已画出的视图,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对物体空间形状进行分析、判断、想象的过程,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选择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启发引导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实施教学。2、让学生观察大量空间实物,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一个小组合作先画出模型的三视图,再让另一个小组读图回答问题,共同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书。3、在一系列活动中,既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又实现师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难点: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视图

处理方法:以活动促认知,任务书、例题形式展示,图文并茂地加以指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在学生阐述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并作适当点评分析,使难点得以解决。

第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任何教学策略都是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而制订的,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技术和实施程序,它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

a: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内容,并且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增补学生已遗忘或混淆不清的知识和学生起点能力中欠缺的知识和技能。

b: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技能教学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自学辅导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c:教学工具的选用——选择适合的教学多媒体、教学用具:三角尺、圆规、丁字尺等,零件模型。

《机械制图》的教学可采用演示训练法和练习、巡回指导教学法相结合。由于技校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在学习机械制图时,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平面几何图形的画法熟练制图中线型、线宽、尺寸标注样式等规定,而这些内容学生模仿教师的作图方法,多配练习从而理解作图的规律。演示突出了形象性的特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模仿训练,使作图规律逐渐熟练。

三、《机械制图》的§5-4读组合体视图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的安排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教育过程的一种形式。

《机械制图》§5-4读组合体视图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如下,共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图1展示的教学动机是引导学生进入今天课程的内容,两个任务是以小游戏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

图1

第二部分:图2展示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确定。以图表的形式刺激学生记忆能力,以此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完成了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处理。

图2

综合分析可知:轴承座由I中间带半园槽的长方体,II带有一定厚度的三角板筋板,III带弯边的矩形板且上面带两个孔的底板构成,长方体在底板上面居中,筋板左右两侧对称放置与后面平齐。

第三部分:图3中设计的问题是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标准,以此实现学生本次课程的学习任务,完成对本节课程的教学策略。

类似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情景导入新课,务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直观认识到组合体的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以活动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认识,通过小组探讨及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为本次课程教学策略的考核标准,鼓励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最后课后作业再次巩固本次课的知识点。

图3

参考文献:

[1]王煜,主编.职业技能教学[M].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机械制图》(第六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组合体视图机械制图
空间站组合体3D展示产品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UG软件在机械制图相贯线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拆”解组合体求积问题
不同组合方式煤岩组合体强度及声发射特征分析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视图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