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军:为智慧医疗代言

2018-05-04 08:29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邵逸夫医生医疗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医院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智慧医疗是必须要选择的一条路径。

蔡秀军 全国政协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这几年的提案都聚焦在智慧医疗领域。

2015年,他提出通过互联网手段简化看病流程;2016年,他提出研发人工智能代替门诊医生;2017年,他提出借助互联网技术推进分级诊疗;2018年,他提出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蔡秀军不只是一个理论家,还是实实在在的实践者。《中国医院院长》专访蔡秀军,他结合邵逸夫医院的实践,描绘了智慧医疗在中国的现状与前景。

布局智慧医疗新生态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表述。蔡秀军认为,医院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院长要有所考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镇江考察时提出,要解决大医院的“战时状态”,这引发了蔡秀军的思考——改变“战时状态”,大医院究竟能做什么?大医院看病难、挂号难、看病烦的症结究竟在哪里?问题如何解决?

蔡秀军带领医院找到了解决之道。

2014年,邵逸夫医院启动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未来医院”建设计划,一年时间中实现了医疗服务全流程的智慧化改造,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掌上邵医”APP开发、支付宝钱包医院服务窗的上线。

“除了问诊、检查、处置三项,其他所有就医流程都可以在移动端完成。患者可以用手机预约挂号、接收候诊提醒、在线缴费、查询报告、查看院内导航,甚至可以对就医流程、医院服务进行评价。”蔡秀军不无自豪地说。

由于前期没有打通医保支付,仅有13.2%的患者使用支付宝进行在线支付。医院跟省人力社保厅沟通,寻求医保移动在线支付的支持。2016年3月,医院成为全国首家医保脱卡支付试点医院,解决了医保患者的结算问题后,移动就医平台使用率大幅上升至63%,缴费率达到39.8%。患者的平均就医时间从原来的4~5个小时缩减为1.7个小时,满意度大大提高。

医保支付方面,医院联合各方开展了集中技术攻关,专门采用生物识别技术(指纹支付)来规避“医保卡他用”现象。蔡秀军表示,医保支付获得政府支持很重要,目前医保在线支付仅开通了省级医保,市级医保将逐步开通。

邵逸夫医院智慧医疗新生态布局与浙江省提出的“最多跑一次”工作方针高度契合,目前已是浙江省重点推广示范项目。

“这是邵逸夫医院的原创性工作。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向国家无偿转让,由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如果能推开,所有医院将不再需要挂号处和收费处。”蔡秀军说。

打造分级诊疗云平台

在打造全流程移动就医平台的同时,邵逸夫医院还进行了另一项原创性的工作。

2014年底,邵逸夫医院提出邵医健康云平台建设规划,2015年正式推出健康云平台。先前打造的移动就医平台属于医院内部流程再造,健康云平台则属于外部资源整合型平台。

该平台以邵逸夫医院为核心,联合综合医疗机构或医学中心,利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以自由联盟、共享共赢的方式整合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同时对接第三方物流配送、金融支付和医疗保险,实现医院与医院、医生与医生、医院与医生之间在业务上的无缝连接和全面协同。

具体来讲,邵医健康云平台在架构上开通了医生端功能、患者端功能和第三方机构对接功能。

通过医生间APP,可实现全科医生和不同级别专科医生间根据病情进行的有效双向转诊。社区医生和邵逸夫医院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直接通过APP接受患者的健康咨询和问诊,放大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能力。

通过患者APP,患者不但能预约社区签约的全科医生,还能通过全科医生预约邵逸夫医院的专家。此外,患者还能获得健康咨询、报告查询、健康宣教、自我健康管理等服务。

第三方机构接口可实现与第三方药品电子信息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支付宝、财付通、微信等)、医疗保险系统(基本医保、商业医保)的对接。

健康云平台超强的线上功能为整合医疗资源、推动分级诊疗打下了基础。蔡秀军说:“分级诊疗是很好的措施,但是没有很好的抓手。健康云平台真正做到了联盟各级医院的协同和医疗资源下沉。”

通过健康云平台,联盟医院可以把所有患者的资料放在云端,如果医生无法确定某个患者的诊断,可以发出请求,在云端进行会诊。蔡秀军举例说,比如某县医院100个患者中,有50个可以留在当地治疗,有30个明确需要转到上级医院治疗,还有20个患者医院无法判断到底是留在当地还是上转。这时候,县级医院可将无法判断的患者的电子病历、影像检查结果等上传至云端,邵逸夫医院的医生获得资料后,对患者的诊疗给出具体建议,最终决定患者是继续留在当地治疗还是转诊。

除此之外,基层医疗机构遇到疑难疾病可以通过医生间APP服务,在线邀请邵逸夫医院专家在手机端进行会诊。“以往的会诊需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进行,现在打破了时空界限,可以利用医生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远程移动会诊。”蔡秀军强调了远程移动会诊的优越性。

基层医疗机构无法确诊的患者、部分疑难病患者及复诊患者都可以留在当地通过远程移动会诊得到治疗。这无疑对形成分级诊疗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邵逸夫医院对智慧医疗的探索从未停歇。蔡秀军早先透露,邵逸夫医院已经申请成立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中心,将研发用人工智能代替门诊医生。

“智慧医疗,中国可以走在世界前列。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患者人群,也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临床医疗数据信息。”蔡秀军指出,现在的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

目前数据不规范现象严重,据相关专家介绍,医疗数据中只有5%是有效数据,因此必须在实现电子病历结构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数据。此外,尽管大数据的讨论热火朝天,但如果不能做到规范有效、互联互通,临床医疗数据就不可能成为“大数据”。

“这些因素制约了智慧医疗的发展,邵逸夫医院肯定要做一些突破性的工作,至于做什么,请拭目以待。”蔡秀军说。

猜你喜欢
邵逸夫医生医疗
最美医生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邵逸夫 长寿三大法宝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邵逸夫:多情人不老
什么是医疗告知
邵逸夫的养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