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革命趋势下全球科技报道的重点关注与内容选择
——立足“三个面向” 把握全球科技报道主动权

2018-05-05 07:35方家喜
中国记者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科技发展

□ 文/方家喜

(作者是《经济参考报》总编室主编)

方家喜《经济参考报》总编室主编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创新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求我们在更为宽广的全球视野和历史纵深中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三个面向”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主攻方向。

“三个面向”也为科技新闻工作指明了方向,发出了动员令。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即将到来之际,中央媒体发挥新闻报道和国家智库的功能,放眼全球,聚焦创新,积极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球科技报道要统筹“科技-产业-制度”三位一体,即要从世界科技十大关键领域创新、各国新兴产业发展、全球科技创新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展开。

一、聚焦全球科技关键领域创新

历次科技革命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核心内容。新的科技革命立足于新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正在确认着新的挑战和使命。我们需要注目全球,科学分析,为世界科技报道确立时代坐标和重点核心。

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历年来都及时报道世界权威机构发布的十大科技创新,并就相关领域采访国内外专家进行深度解读。

近年来,笔者也在《经济参考报》参与和主持“第三次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大科技专题报道,采访近百名国内外多个领域的权威科学家、技术专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对新工业革命的科技基础和产业方向作出了基本的判断。同时,我也利用到美国斯坦福、韩国首尔大学等国际教育和研究机构交流访问的机会,向科技权威探讨未来世界科技发展的重点和趋势。

综合国内外的权威观点和看法,有一个基本结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攻关正注目于“四大科学难题”和“六大技术领域”。在撰写本论文之前,听到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技部的负责人和专家都表示,从目前来看,“四大科学难题”和“六大技术领域”是全球的共识,也是中国科技界的任务和挑战。

这也许是一份报道全球科技发展的清单,我们可以跟踪相关国家在不同时段各自领域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创新进程。

21世纪的科学面临巨大挑战与生机。物理学中相对论的局域性与量子力学的全域性之间的不协调问题;生物学中遗传与进化的统一问题;脑与认知科学中脑知识结构和本质问题;自然界中宇宙、物质和生命的起源问题,是人类带进新世纪的四大科学难题。

前沿技术重点报道领域之一是能源与资源。未来,在太阳能和风能转换原理与技术、光伏发电材料体系、能源植物的选育与种植、海底与冻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等方面有可能获得重要突破。

之二是信息网络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正在引领信息技术和产业进入一个转折期。量子计算机、非硅信息功能材料、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向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功耗发展。

之三是先进材料和制造。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1]、石墨烯材料等,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从分子层面设计、制造和创造新材料的智能制造,将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之四是现代农业。全球将在生物多样性演化过程及其机理,高效抗逆、生态农业育种科学基础与方法,营养、土壤、水、光、温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控制方法,食品结构合理演化等问题上取得突破。

之五是人口健康。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策略、途径、方法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转化医学发展迅速,再生医学已现曙光,基因组学成为主流研究领域,系统生物学的应用和整合医学成为新兴领域。

之六是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天基与地基相结合的观测系统、大尺度星座观测体系等立体和全局性观测网络将有效提升对地观测、全球定位与导航的利用能力。多功能水下缆控机器人、深海空间站等海洋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为海洋产业核心支撑。地质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制技术不断升级,将使地球更加透明,人类对地球深部结构和资源的认识日益深化,为开辟新的资源能源提供条件。

▲ 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左)接受本文作者专访,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中央媒体驻外科技记者可以把国外的国家实验室、大学、知名科技企业等作为线索和渠道,密切跟踪其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也可以从能源、生物技术、材料、信息等技术方向,从相关权威专业科技期刊、网站了解相关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进一步深入采访和调研。

二、跟踪各国新兴产业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政府立足国情、科技产业基础和世界发展趋势,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立足“三个面向”,关注和报道有关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和经验,也是媒体世界科技报道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抢占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培育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本国下一轮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寻求新的动力和基础。媒体报道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从四个层面展开。

一是报道世界各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培育方式。建议中央媒体驻外记者重点关注美国、日本、欧盟等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美国政府十分强调新能源、干细胞、航天航空、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日本把重点放在商业航天市场、低碳产业、医疗与护理、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德国政府批准了总额为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预算。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从历史和全球看,各国新兴产业的培育模式和发展路径有四大类:市场主导的内生路径、政府作用下的外推路径、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发展路径、内源式发展和外源式发展路径相结合。我们可以选取国外发展得比较成功的新兴产业进行采访调研,分析其发展路径选择的依据、实施机制和效果评估。

二是报道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同样,可以选取国外的一些新兴产业进行采访调研,分析其发展环境、投入要素、政府政策等。

近一年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报道和分析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条件与环境。包括其创新条件和环境: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家才能状况、产业系统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条件、产业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等等。

立足国内需求,媒体也可关注以色列等国家近年来在节水、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可以跟踪和调研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日本光伏产业、丹麦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包括财税、金融、人才政策等。

三是报道国际知名科技公司创新动态和竞争策略。可以紧密跟踪和关注各国新兴产业中的知名企业技术、产品、策略上的创新。境外媒体如《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近年来持续报道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智能电网公司、生物医药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而新华社对机器人、3D打印、清洁能源等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创新动态给予了持续关注。

年初,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电子行业盛会——2018 C 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的报道《近观2018 CES:产业巨头抢占科技风口》,全景式展示了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车联网等相关技术产品。

四是报道新兴产业方向误判和产能过剩预警。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国家在判断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上会出现失误,如日本20年前的电子工业;每一轮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产能过剩,如中国几年前的光伏产业。我们的国际科技报道要立足服务国内,展示国外不同时段和领域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三、展示国外科技创新制度建设

科技体制是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已明确,到2020年,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放眼全球,我们可以从六个层面对国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进行报道。

一是报道国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议采访和调研欧美国家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社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方式,科研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等等。

二是报道相关国家的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布局及其创新网络。报道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及新型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三是报道国外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激励机制。

四是报道美国、欧盟发展商业性技术交易市场机构,完善技术交易监管体系的做法和成效。如日本为促进技术转移推出的A-STEP计划。

五是报道国外金融、财税支持政策。特别是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机制,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的方式。如欧盟新一轮的框架研发计划“地平线2020”(H2020)中,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机制。

六是报道相关国家对科技规划体系建设和完善的最新动态。如芬兰、以色列等国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规划的依据和内容,等等。

关于世界科技报道的一个建议是,本着服务国内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宗旨,我们要以参考报道、智库报告、公开报道等方式重点介绍国外科技攻关的方法、进程、机制,以利国内了解和借鉴。要深入调研和理性分析,避免跨大国外某一领域和环节的科技突破,同时本着科学态度和伦理精神,对一些违背科学和人类伦理的技术给予揭示和批判。

(作者是《经济参考报》总编室主编)

【注释】

[1] 量子点(quantum dot):是准零维(quasi-zerodimensional)的纳米材料,由少量的原子所构成。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科技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科技在线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