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区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2018-05-05 01:39赵淑芝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集贸市场农牧区拉萨

程 刚 赵淑芝

(①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②西藏大学工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受高寒气候条件的制约和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是以传统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和生产方式的地区。农牧区物流作为物流体系中的特殊分支,是指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满足农牧区居民物流需求的过程[1],其运作的主要区域是农牧区,核心服务对象是农民和牧民。农牧区物流运作模式指在物流运作过程中,由物流主体将物流对象经过特定的物流通道和节点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2],进而完成物资消费行为的方式。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影响,在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农牧区的物流发展处于滞后的状态。本文对西藏农牧区的物流运作模式进行研究,探究在高原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从商品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内在机制,对于农牧区经济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农牧区物流概况

(一)涉及区域广泛

西藏农牧区物流运作的主要区域以农区和牧区为主,传统农业主要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畜牧业则分布较广,牧草地65万公顷[3]。西藏的农业县、牧业县、半农半牧县、粮食基地县是农牧区物流运作的重点区域,西藏有农业县35个,牧业县14个,半农半牧县24个,粮食基地县11。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农业产值68.05亿元,牧业产值75.3亿元,实现了持续增长;农林牧渔产值结构中传统农业占45.5%,林业1.4%,牧业50.4%,渔业0.1%,农业、牧业所占比值近5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农业中粮食产量2757吨、油菜籽175吨[4]。受农牧民聚居模式的影响,农业县居民以聚居为主,半农半牧县和牧业县居民以散居和小规模聚居为主,因此西藏物流分布呈现不均衡的分布状态,在农业县和粮食县产生的物流相对集中,半农半牧县和牧业县产生的物流则分散性强。

(二)物流构成复杂

西藏农牧区物流具体包含以下几类:①消费品物流,主要满足农牧民生活需要的消费资料的流动,如家电、汽车、衣服、家具等,在西藏的农牧区消费品主要是从城市流向农牧区;②农、林、牧业物流,包括农畜产品物流和生产资料物流,如进藏的大米、肉类和出藏的青稞、酸奶、肉干等;③能源物流,如: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等;④矿业物流,如:铬、工艺水晶、刚玉、铜、高岭土、菱镁矿、硼、自然硫、云母、砷等;⑤其他物流。其中,消费品物流份额较大,农牧民的消费品物流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制约着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主要体现在:物流渠道的不通畅造成消费品物流成本高,造成商品的附加值增加;同时农牧区消费品供给严重不足,造成居民购买能力降低。农牧业物流受高寒气候影响,极具高原特色。

(三)输入型物流为主

受气候条件影响,西藏的物资较为匮乏。输入的物流中主要涉及消费品物流、农林牧业物流、能源物流。如关乎民生的生活和生产资料都需要大量的输入,就蔬菜而言,尽管已经广泛地推广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但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农牧区的蔬菜需求,需要通过物流供给差额的部分,而消费品物流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输入的比例更大。相反从农牧区输出的物流以矿产品为主,兼具少量畜牧产品。在农牧区物流运作中输入型物流与输出型物流呈现出极度不均衡状态,整个农牧区物流以输入型物流为主。

二、高原物流特征

(一)物流需求分散性强

作为物流主体之一的农牧民是物流需求的核心,其居住状态以散居为主,小规模聚居为辅,最为特殊的是牧民因受草场季节性影响,居住状态呈现出了流动性。居住状态是农牧区物流需求较为分散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密度低加剧了物流需求的分散性,因此农牧区物流需求呈现高度分散状态。

(二)物流成本高

农牧区物流在运作的过程中成本居高不下,原因如下:①农牧区涉及区域大,物流主体间的运输距离长,因此物流链普遍偏长;②高寒气候条件下的物流运作环境增加了农牧区物流的附加值;③专业性物流运输工具的欠缺导致了商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较大,特别是价值较高的货物,如家电产品、仪器设备等。

(三)高原物品具有特殊性

农牧区物流所运输的物品除一般物流所运输的物品以外,还包括青藏高原上独有的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如青稞、牦牛肉干、藏鸡蛋等;同时也包括5100矿泉水、矿物产品等。民族工艺品对包装有严格要求,季节性的农畜产品对时效性有着严格要求,而鲜活产品如鱼、牛、羊等对运输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

三、西藏农牧区物流建设及存在问题

(一)西藏农牧区物流体系

西藏农牧区物流运作体系主要由2个专业型的物流中心:那曲物流中心和拉萨市生产资料物流中心、33个集贸市场[5]以及一些企业仓储物流园组成。物流中心主要依托青藏铁路的那曲站、拉萨西货运站建设和运营,集贸市场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其以上的区域,无集贸市场的乡镇占乡镇总数的90%以上。那曲物流中心是辐射西藏农牧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占地约7500亩,配套500亩的生活区,划分为综合物流区、散堆装物流区、生产加工区三个大区,同时设有危险品物流区、石油产品区等,是集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基地。拉萨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包括钢材物流园区和拉萨市物流集散中心。东嘎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是西藏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满足拉萨居民的生活需求为主。京东仓储物流园是西藏第一个电商企业专有物流园区,整个园区包括了面向零售企业分拣组合配送、并具体开展快递活动的中小件仓和大件仓。西藏农牧区物流在实现物流和商流的统一过程中,由于农牧区物流的特殊性,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

(二)物流运输通道

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航空运输包括拉萨贡嘎机场、昌都市邦达机场、林芝市林芝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阿里昆莎机场,在进出藏的运输任务中主要以贡嘎机场、邦达机场为主,昆莎机场主要面向西藏区境内开展运输业务。开通航线72条,通航城市41个,包括:北京、成都、重庆、长沙、昆明、西安、贵阳、广州、甘南、西宁、昆明、迪庆等地;管道运输方面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是西藏唯一的进藏管道运输线;公路运输作为西藏运输的重要方式,以拉萨作为中心点,形成了川藏(拉萨—四川)、滇藏(拉萨—云南)、青藏(拉萨—青海)、新藏(拉萨—新疆)、中尼公路(拉萨—加德满都)为主骨架的公路网[6];铁路运输方面有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在建的拉林铁路,目的地包括:西宁、兰州、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目前,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核心,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为辅助,管道运输、水路运输为补充的综合运输格局。

航空运输的发展相对完善,但是高寒气候严重制约着航空运输的发展;公路路网中三级以上公路比例偏低,满足不了农牧区物流发展中对运输速度的要求,同时高原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高原公路的运输安全。高原公路路网存在延伸性弱的特点,公路运输“门到门”的交通属性难以实现。西藏自治区交通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底实现6383个自然村通达、2126个自然村畅通,整体通达率为44%,通畅率为15%。铁路运输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运量大和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独特优势,但没有形成铁路网,因此所能发挥的运输效用有限。因此西藏农牧区物流的运输通道存在运输效用弱的问题。

(三)物流主体

参与农牧区物流运作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整体不高,物流意识较为欠缺,在偏远的县、乡镇一级行政区域,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在物流运作的过程中以传统的运输公司或者仓储企业为主,其经营的范围是物流业中的某一项或者几项作业,形成的规模小,产生的溢出效应也有限。依靠大型家庭形成“甜茶馆”“夫妻店”“小卖部”等这样一些商业网点在农牧区特别常见,但是整体规模小,布局零乱,这种以自营方式存在的物流主体,要形成商业网络较为困难。农牧区物流主体组织薄弱导致向公众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也不高。

(四)物流信息建设

西藏的信息网络在农牧区的覆盖率偏低,主要受电力资源缺乏的影响,很多地方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而太阳能特别是冬季带来的电量十分有限,主要供照明使用。目前光纤线路的普及只停留在市一级行政区域,因此电脑在农牧区的适用性和使用率很低。农牧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较高,但是在一些区域,通信信号存在真空地带。

(五)物流技术

西藏农牧区目前运营的物流公司、企业较少,一些成熟的物流技术在高原地区的推广需要较长的磨合期,设施设备在高原地区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物流装备机械化程度低,如搬运设备以手推叉车为主,搬运车、起重设备、运输车辆也没有实现高原地区特殊定制[7]。由于农牧区道路可达性差,运量小和安全性差的电动车、摩托车在农牧区应用较为普遍。集装箱、箱式货柜在物流运作中采用度不高,货物的装载技术主要运用在大宗货物上,在散堆装货物、小件运输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特殊物流业务开展困难,如:蔬菜物流、冷冻物品物流等,因与之配套的冷库、冷藏车缺额较大。

(六)物流环境

西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高原气候给农牧区物流运作带来了很多障碍。缺氧状态下,物流从业人员工作效率下降明显,机械设备也无法发挥最大的功率[8];大风、暴雪会延长物流运作的时间;频发性的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不仅会阻断物流通道,严重的情况下也会危及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四、构建农牧区物流运作模式

(一)双物流中心主导运作对外物流

农牧区对外物流环节应建设以那曲物流中心为主、拉萨生活资料物流中心为辅的对外物流运作模式,那曲物流中心向东衔接四川、云南融入成渝经济圈;向西辐射新疆,融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北辐射陕西、甘肃、青海三省融入陕甘青经济带,向南挺近欧亚陆路通道。那曲物流中心作为衔接西藏自治区内、外物流的重要门户,在运作的过程中能够兼顾那曲市和昌都市的物流运作。

(二)物流中心加集贸市场主导内部物流

农牧区内部的物流运作模式,以拉萨生活资料物流中心为主,待建的日喀则物流中心为辅,预留林芝市物流中心、昌都市物流中心,充分发挥集贸市场的作用。

拉萨生活资料物流中心以拉萨市的物流运作为主,辐射山南市、日喀则市、林芝市、那曲市、阿里地区,同时也是衔接西藏农牧区对内、对外物流的中枢节点。待建的日喀则物流中心在满足日喀则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兼顾辐射山南市、阿里地区的物流运作,同时也可以对接边贸物流。集贸市场作为内部物流的重要节点,在运作的过程中,对已经有集贸市场的区域,将集贸市场相关的批发点、摊点纳入集贸市场运营,组建物流体系,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平台逐步实现集贸市场物流中心化运营,使之成为农牧区生产、加工、零售等物流环节的重要场所;在没有形成集贸市场的区域,一方面积极建设,另外一方面按照就近原则积极融入附近集贸市场的覆盖范围。在农牧区物流中心、集贸市场选址和建设环节,市、地区一级的行政区域以建设综合物流中心为主;县一级的行政区域以物流分中心、集贸市场为主。

(三)配送点为主的末端物流模式

改组农牧区的合作社、经营状况较好的家庭个体店等商业主体,建立农牧区特色的配送点,加强面向农牧民个体的末端物流。在组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西藏自治区大型连锁企业的资源优势,对配送点实施特许连锁政策,完善配送点的硬件设施和实现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配送点的运营主要衔接农牧民个体与物流分中心、集贸市场,在配送点的规划和选择以全覆盖为目标。

(四)企业加服务外包整合运作模式

在农牧区物流供应链中,选取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如中国邮政集团、京东、康师傅、西藏净土集团、西藏矿业集团等,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内、对外物流的资源整合,进行业务重组,共享资源,形成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同时也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的形式弥补西藏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利用第三方物流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敏锐的市场需求管理,使从农牧区输出的高原物流增加附加值,降低进藏物流成本,实现农牧区物流的良性发展。

(五)运作模式结构图

西藏农牧区物流的运作模式以那曲物流中心联合拉萨物流中心主导对外物流;以拉萨物流中心联合集贸市场、待建的日喀则物流中心、预留林芝市物流中心、昌都市物流中心主导对内物流;以配送点为主的末端物流模式辐射农牧区的每个家庭;在整个运作中充分发挥驻藏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的物流资源优势,实现企业加服务外包整合运作模式,最终形成西藏农牧区完整的运作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结论

高寒气候、脆弱生态、藏地生活模式决定了西藏农牧区物流运作模式的特殊性,本文建立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物流运作模式:内外物流运作模式、内部物流运作模式、末端物流运作模式,融入优势企业、服务外包整合运作模式,将三个层次的物流运作模式进行有效衔接,最后形成西藏农牧区物流运作模式。在物流的运作中,以农牧区居民为核心服务对象,结合先进的物流技术,有效实现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在农牧区的统一,积极引导农牧区物流运作朝着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高原来之不易的物流资源。

图1 西藏农牧区物流运作模式结构图

[1] 尕藏才旦,尼古拉·查强,辛馨.西藏物流产业发展特性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18-25.

[2] 孙静.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3] 中国国情-中国网.西藏自治区资源概况[EB/OL].http://guoqing.china.com.cn/2009-11/25/content_23766458.htm

[4] 西藏统计局.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6.

[5] 刘妤.西藏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7,22(7):130-131.

[6] 于宛尼.我国着力打造西藏综合交通运输网[N].工人日报,2014-07-25(4).

[7] 张易,李良春,罗龙均,张明善.基于物流场理论的高原高寒物流研究[J].包装工程,2012,33(7):118-121,131.

[8] 程刚.拉萨—日喀则铁路综合维修天窗设置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8):14-16.

猜你喜欢
集贸市场农牧区拉萨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拉萨舰,入列
第三届藏戏传承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拉萨姑娘美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
农村集贸市场2016年10月仔猪价格
2016年6月集贸市场仔猪价格
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
内蒙古包头地区(城市、农牧区)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