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胃癌采用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8-05-09 02:51张磊
当代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远端根治术生存率

张磊

胃癌属于我国最为高发分恶性肿瘤之一[1],一般情况下采用手术干预的方式来控制疾病的发展,而后通过化疗做辅助治疗,提升患者生存时间,优化预后效果[2]。手术方式中多采用胃癌根治术,远端胃次全切术、胃小弯切除术[3],其中胃癌根治术最为常见,应用范围最广。但是也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多,恢复速度慢等情况。本文研究80例远端胃癌患者,采用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生存率、复发率、淋巴清扫数量、生存质量等效果情况差异,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2013年8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4~78岁,平均(67.2±8.1)岁;病理分期中,Ⅱ期15例,Ⅲ期25例;分型中,结节型者11例,局部溃疡型23例,溃疡浸润型6例;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6~77岁,平均(68.8±7.5)岁;病理分期中,Ⅱ期者17例,Ⅲ期23例;分型中,结节型者13例,局部溃疡型22例,溃疡浸润型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术前保持12 h禁食管理,全麻后进行上腹正中绕脐做切口,做好胃部肿瘤病灶情况的探查,做淋巴结清扫与胃大部分切除治疗。切除的范围涵盖十二指肠球部距幽门3 cm区域,食道下段3~5 cm,全胃等组织;淋巴清扫范围进行1~6组、7~12组进行。进行消化道重建处理。研究组运用胃小弯全切术,手术准备与参照组一致。切除范围包括胃小弯侧近端到贲门等区域,胃大弯侧保持与脾下极保持平齐,远端在于幽门有3 cm的位置将十二指肠切断,残端做好吻合器闭合处理。要进行贲门右组淋巴结之外的淋巴结全部清扫。进行小弯侧切除线的间断性缝合,距离大弯侧边缘的3~4 cm位置与空肠做吻合处理,残胃断端需要和空肠半口吻合处理,输入端对准大弯区域,确保消化道重建能够有连续性效果。所有患者术后做好抗感染治疗,配合对应的化疗方案治疗,做好跟踪随访,观察治疗效果情况。

1.3 评估观察 观察患者不同手术下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生存率、复发率、淋巴清扫数量、生存质量等效果情况差异。并发症主要集中在反流性胃炎、感染、营养吸收障碍、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4]等情况。生存质量通过消化系统疾病对应的生存质量(GLQI)评估量表进行,评分越高代表情况越好。生存率分别观察1年、2年、3年内的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治疗效果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淋巴清扫数量与生存质量比较 在淋巴清扫个数上,研究组(25.9±7.4)个显著高于参照组(18.4±7.6)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上,研究组(88.2±15.3)分显著高于参照组(63.5±13.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淋巴清扫数量与生存质量比较(x±s)Table1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two groups of lymphatic disse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x±s)

2.2 两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与复发率比较 在生存率上,研究组1~3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研究组为17.5%,显著低于参照组3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与复发率比较[n(%)]Table2 Comparison of survival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within 3 year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15.0%的比例显著低于参照组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 0,P=0.022 2),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n(%)]Table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胃癌早期与癌前病变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5],发病较为隐匿,引发无法有效及时的发现与控制疾病的发展。而到院救治时一般是已经处于进展期[6],治疗难度提升,疾病控制的难度更大。手术治疗中会多采用胃癌根治术干预,可以有效的清除病灶,但是无法达到病情复发与转移的有效控制[7],5年内的生存率相对较低,无法有效保障。远端胃癌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复发率更高,患者生存质量较差[8]。根治术治疗的缺点在于无法有效的做到贲门附近淋巴结的有效清除,同时手术操作不能有效的针对小弯近端与贲门交界区域的胃壁组织产生手术作用,进而术后复发率相对更高[9]。胃小弯属于相对狭窄的空间组织,组织位置具有特殊性,淋巴管网相对丰富[10],进而在切除中无法有效的精准定位范围,甚至会出现胃近端切除线的显著上移,进而可以有效的规避根治术中所存在的切缘附近癌细胞残留情况,将胃小弯完全切除,进而让吻合口与残胃壁的病灶区域出现较大的疾病复发率,进而导致死亡率由此缩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生存率、复发率、淋巴清扫数量、生存质量等效果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手术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显著性,在临床应用可以广泛的运用,其价值具有一定普遍性,个体差异性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有效彻底的清除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通过病理研究,胃癌根治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切缘癌细胞残留的可能性在8%左右,胃小弯切除术则可以将其比例控制在0%的状态,由此达到淋巴结更好的清除作用。对于其手术治疗效果,仍需要持续性关注,甚至在效果指数上容易受到患者综合情况的影响,围术期护理,术后康复情况的干预都会影响恢复效果,因此要调动各方面力量来达到效果的稳定。对于片面的强调手术方式的作用也存在一定不科学性,每个个案在整个病发到离开人世的治疗过程中都存在一定个体差异,从而影响疾病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远端胃癌采用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治疗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疗效,其中胃小弯全切术比传统胃癌根治术可以达到更高的淋巴清扫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复发率,延长寿命,提升整体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春晓.胃小弯全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2):976-977.

[2] 李求明.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胃癌3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1):84,86.

[3] 王进超.用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281-282.

[4] 肖体君.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2):54,56.

[5] 喻军.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15):40-41.

[6] 王玉中,张文君.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5(22):206-207.

[7] 周睿.胃小弯全切术对远端胃癌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137.

[8] 韦海苏.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对远端胃癌的治疗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88-89.

[9] 臧洲,刘凭,孙强,等.全部胃小弯切除在远侧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9):912-913.

[10]史立军.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8):86-87.

猜你喜欢
远端根治术生存率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