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及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研究

2018-05-09 02:51吕晓逵秦晓毅吴海武刘国焰罗根艳刘士平
当代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脂联素降钙素白蛋白

吕晓逵,秦晓毅,吴海武,刘国焰,罗根艳,刘士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症类疾病的一种类型,持续气流受限属于该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表现。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空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老龄人口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数呈现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对广大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慢性病程发展态势,病情长时间迁延不愈,抗感染、解痉平喘、呼吸功能锻炼是目前临床对该病患者病情进行控制的主要原则,可以使急性加重的发生率降低,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由于该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一种,随着病程时间的不断延长,消瘦、身体质量下降是患者的普遍表现,患者对运动耐力会明显降低,生活和生存质量都会受到影响[3]。血清脂联素由脂肪细胞负责进行分泌,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证实,脂联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会参与到人体内的脂肪、糖类物质的代谢过程中,同时还与机体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4]。本文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与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做如下内容的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其中血清降钙素水平高于0.5μg/L者和低于等于0.5μg/L者各50例,分别定义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高水平组慢阻肺病史1~19年,平均(5.1±0.6)年;年龄61~86岁,平均(69.8±6.5)岁;本次发病时间1~27 h,平均(10.2±3.9)h;男31例,女19例。低水平组慢阻肺病史1~17年,平均(5.4±0.8)年;年龄63~88岁,平均(69.4±6.1)岁;本次发病时间1~2 h,平均(10.4±3.2)h;男28例,女22例。上述临床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高于0.5μg/L者划分为高水平组,低于等于0.5μg/L者划分为低水平组,在入院24小时内对血清脂联素、尿肌酐/身高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状况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对比两组上述指标的测定结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联素、尿肌酐/身高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水平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低水平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肌酐/身高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低水平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脂联素、尿肌酐/身高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比较(x±s)Table1 Comparison of serum adiponectin,urinary creatinine/height index,serum albumin and serum prealbumin levels in thetwo groups(x±s)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全身系统疾病的一种,该病患者病情的长期存在不仅仅会对肺部生理功能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还会有全身系统受累等症状表现,营养不良和体质量下降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身系统受累的两大非常突出的表现[5]。目前在临床上将营养不良状态分为3种类型:①蛋白质-能量营养状态表现不良;②蛋白质性营养不良;③混合型营养不良。流行病学及相关领域的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病情处于稳定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会出现机体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不良状况的出现会直接导致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产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相对较多,但其主要机制目前在临床上还不是十分的明确,可能是由于能量摄入明显减少,消耗量明显增加,使得机体能量处于失衡状态具有一定的关系[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年龄相对较大、牙齿出现老化、脱落,正常的咀嚼功能相对较为低下,部分患者的经济状况不佳等因素,均有可能会导致机体热量摄入明显减少;肺气肿、肺过度充气等病理学反应,使得膈肌明显下降,胃容量水平也随之下降,进而对患者的进食造成不良影响;长期处于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心功能不全等状态,会导致胃肠道瘀血,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到不利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大量的抗生素和茶碱类药物,又会使胃肠黏膜所受到的损伤程度进一步加大,胃肠的生理功能出现紊乱,摄入热量进一步减少,体质量下降。

脂联素属于由脂肪组织进行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的一种,在对糖、脂代谢进行调节,胰岛素抵抗,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个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降钙素原属于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物质,与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目前临床对炎性反应进行诊断的一种重要的血清标志物,相关炎症因子可以对其水平的增加产生促进作用[7]。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脂联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指导用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出现这一规律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8]。脂联素可以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骨髓细胞的分化、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造成影响,还能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产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脂联素可能会参与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体的营养不良状态的发生过程中。

本次研究证实,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脂联素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均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不断升高,而尿肌酐/身高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会随病情的加重而降低,这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瑞钺,蒋琼,田波,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8):162-163.

[2] 黄伟平,江稳强,胡北,等.降钙素原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5):294-295.

[3] 丁海波,林其昌,陈公平,等.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中的指导作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396-397.

[4] 侯刚,尹燕,孙丽丽,等.社区35岁以上人群 COPD流行病学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31-1833.

[5] 林日武,虞玉英,胡克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5):538-539.

[6] 龙仕居,陈忠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痰液及血清IL-6、IL-8、THF-α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2,41(19):1971-1972.

[7] 孔维香,韩丽萍.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3):241-243.

[8] 张杰,马晋,张颖,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与病情评估中血管内皮因子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4):331-332.

猜你喜欢
脂联素降钙素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