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研究

2018-05-09 02:51谢大发肖维
当代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脊柱腰椎骨折

谢大发,肖维

胸腰椎多段脊骨骨折是一种外科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是指患者胸腰椎2个或2个以上的阶段出现骨折现象[1]。并且骨折状况的发生往往与多个胸腰椎体有所联系,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终身残疾[2]。在目前临床治疗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改善患者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的疗效上,各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就有所差异[3]。本次研究中选择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疗效,讨论最优手术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中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中,女16例,男14例,患者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3.2±8.4)岁;而对照组中,女17例,男13例,患者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2.8±7.9)岁;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全部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方式,首先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使患者处于俯卧位,在其受伤部位后正中部位行切口,暴露出其受伤脊椎以及其上下相邻椎节,并将患者由于外伤导致的坏死组织以及脱落骨块彻底清除干净,并将骨骼复位后采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内固定;必要时可以对患者在受伤脊椎复位后进行植骨,固定良好后缝合伤口。

实验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方式,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后行气管插管,使患者保持右卧位,从患者左侧胸腹进行切口,暴露患者脊椎前方和侧部,同样将伤口内部的坏死组织以及脱落骨块彻底清理后,植入与患者切除椎体大小形态基本相同的植骨,并采用螺钉固定后缝合伤口。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其骨折疼痛症状彻底消失,对患者进行X光检测后,其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恢复正常活动,其生活质量水平有明显提高。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骨折疼痛感基本消失,采用X线进行检测后,其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患者肢体功能未完全恢复,但能够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行动,患者生活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骨折症状未消失,各种症状与未接受手术基本相同。并对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变化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27例(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5例(83.3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较高;但实验组患者的前缘高度和后凸角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胸腰椎多阶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一般是在强大外力影响下所导致的患者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节段发生骨折[4],而这种骨折的情况往往会对多个胸腰椎体造成影响[5]。导致这种骨折的致伤机制较为复杂,同时由于损伤部位为脊柱,也容易并发脊髓或神经损伤,所以在临床上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6]。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Table1 Comparison of theeffectiveness of thetwo groups of patients

在临床手术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适宜的手术方式并根据患者的胸腰椎排列顺序对患者进行脊髓减压和固定恢复[7]。除此之外,手术治疗还能有效避免患者的胸腰椎骨折症状影响到其他器官和组织[8]。通过手术固定后,正常的脊柱状态还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起到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9]。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27(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5(83.3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较高;但实验组患者的前缘高度和后凸角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前缘高度和后凸角比较(x±s)Table2 Thetwo groups of patientswith anterior height and kyphotic anglecomparison(x±s)

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骨折后稳定性进行手术分析,并按照患者的脊髓损伤部位以及程度对患者进行手术计划评估,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10]。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内脏器官没有出现严重损伤,给予其保守治疗即可,严格要求患者卧床静养,在对患者进行躯体摆放时,应当使患者处于平卧位,并且根据患者的患肢对其躯体位置进行调整,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患肢功能[11]。护理人员应当采用较为柔软的枕头摆放至患者肩关节,避免患者出现肩下后缩的现象。同时将患者上肢摆放在枕头的外旋位,使患者保持肘部伸直、腕伸展的状态,以保证其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在临床上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骨折状况应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就实验结果来看,前路手术应用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中对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有较为良好的恢复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减轻椎体压力,对患者脊柱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韩成龙.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4):226-227.

[2] 吴忠英.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今日健康,2016,15(12):85.

[3] 阴彦斌,栾彦军.前后入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5):330-333.

[4] 曾绍林.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35):76-77.

[5] 徐火荣,徐文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4):495-497.

[6] 吴永铁.不同入路手术方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价值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0-71.

[7] 吕庆生.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803-2804.

[8] 马俊.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3):74,76.

[9] 张鹍.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作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70-71.

[10]赵艳军,张峥,郝佳颖,等.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4):8546.

[11]尹世蛟,吴胜,胡挚,等.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3):61,63.

猜你喜欢
脊柱腰椎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