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首次肺功能检查中的效果分析

2018-05-09 02:51温蕾袁太莉
当代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例数肺部技巧

温蕾,袁太莉

目前临床上对患者实施肺功能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肺循环功能等几项内容[1-2]。本文研究对首次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在干预期间应用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4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首次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肺部疾病患病时间1~19 d,平均(7.1±1.5)d;男62例,女38例;研究对象年龄18~74岁,平均(46.3±5.9)岁;本科学历研究对象43例,本科以上学历研究对象15例,本科以下学历研究对象42例;观察组患者肺部疾病患病时间1~16 d,平均(7.4±1.8)d;男65例,女35例;研究对象年龄19~77岁,平均(46.1±5.3)岁;本科学历研究对象45例,本科以上学历研究对象11例,本科以下学历研究对象44例。上述各项一般指标数据,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检查期间接受常规临床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常规提示性语言应用;②被动式提问回答模式;③统一模式操作流程介绍。观察组在检查期间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沟通技巧,具体沟通方式主要包括:①履行告知义务,消除不良心理:当患者进入到检查室准备接受检查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以热情的态度进行接待,将检查项目、具体操作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指导其正确呼吸,并对关键性的动作进行示范,嘱咐患者应该尽最大的能力配合。让患者试做确定满意后进行检查操作,使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告知的之后,应该反复强调肺部功能检查属于无痛检查的一种,只要尽最大力气吸气和呼气即可,对于测定值与配合的重要性要进行重点的强调。在沟通的过程中所应用的语言应该保证恰当、态度要和蔼并谨慎,使患者能够充分的感到亲切,从而对相关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主动配合检查。②选择恰当方式沟通,提高默契程度,降低检测数值误差率:在接受肺部功能检查的所有患者中,由于所患疾病、年龄水平、文化层次等各方面自然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其所选择的沟通方法也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对于一些年纪相对较轻的受检者,在介绍检查的基本原理和结果对治疗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应该让检查室内一些无关的人员离开,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对听力和反应能力相对较差的一些老年人,应该着重采用手势告知等方式使其正确的吸气呼气。对于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患者,应该首先教会家属吸气吹气的基本动作,然后由家属对其进行反复的指导,同时配合操作员手势,协同完成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指导的时候,应该不厌其烦地反复进行相应的讲解,绝对不能够采用粗暴或鄙视的语言,特别是对于一些反应能力和听力水平相对较差的患者,更应该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和体贴,以免对其自尊心造成伤害,用和蔼的语言鼓励患者[3-4]。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肺功能检查操作时间、检查操作过程中能够完全配合的例数、对首次肺功能检查过程中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检查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肺功能检查操作完全结束之后,采用满分为100分为问卷,对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调查。超过80分为满意,不足80分为基本满意,没有达到60分为不满意[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检查操作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检查操作时间比较(x±s,min)

2.2 两组检查操作过程中能够完全配合的例数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检查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比较 观察组检查期间仅有3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12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检查操作过程中能够完全配合的例数比较

2.4 两组患者对首次肺功能检查过程中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首次肺功能检查过程中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首次肺功能检查过程中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肺部属于人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器官,该器官在正常生理活动中主要通过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从而帮助人体完成正常的气体代谢过程。临床上对患者的肺部功能进行检查主要是运用呼吸生理知识和相关的检查技术,对人体呼吸系统功能和状态进行判断,从而对肺部疾病进行诊断,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预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该项检查方式可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外科胸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评估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对评价患者对外科手术的实际耐受力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具有促进作用[6-7]。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广大肺部疾病患者实施肺功能检查,主要具有以下意义:①能够对早期阶段的肺功能异常情况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诊断;②充分明确呼吸功能出现障碍的具体类型和实际严重程度;③对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具体病理学变化性质进行了解;④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进一步协助论证疾病的治疗效果;⑤对于一些职业病在早期阶段的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程度的评估、上气道阻塞的诊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8-9]。而对首次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在干预期间应用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在检查操作过程中的配合度,使检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肺部功能检查期间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沟通技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83例能够完全配合,且对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7.0%,而接受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49例能够完全配合,对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也仅有81.0%,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在肺部功能检查临床干预期间应用沟通技巧的必要性和优势性。

总之,对首次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在干预期间应用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在检查操作过程中的配合度,使检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吴彩芹,李静静,朱云霞,等.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在优质护理实施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7):62-63.

[2] 蔡秀乔.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在提升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14(31):4269-4270.

[3] 邬红霞,傅燕.优质护理在电子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24):3263-3264.

[4] 张金蓉,李惠,陈斌.肺功能检查配合困难患者干预措施的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24):4595-4596.

[5] 谢银霞,王启斌,熊建南.沟通技巧在老年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4):147-148.

[6] 李玉红,王新,甘春燕,等.有效的沟通指导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1):2367-2369.

[7] 刘翠萍.循证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11):1756-1758.

[8] 魏然,宋宇.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3.

[9] 陈霞,刘丹,盛杨.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沟通技巧应用[J].当代医学,2015,21(30):101.

猜你喜欢
例数肺部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更正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