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效观察

2018-05-09 02:51王晓文
当代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终末期高通量维持性

王晓文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指患者的肾功能疾病已进入终末阶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目前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式是采用血液透析,因此本次研究针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通量进行了探讨,评估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下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3.48±3.15)岁,其中共23例患者为慢性肾炎,有12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有2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有1例患者为多囊肾病;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5.52±3.88)岁,其中共21例患者为慢性肾炎,有15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有1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有1例患者为多囊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经低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所使用的仪器为B16P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广州贝恩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制造),使用材料为聚砜膜,表面积大小为1.6 m2,并将过滤系数设定为每小时11.76 ml/mmHg。透析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透析时间设置在4~5 h左右,且每分钟的血流量设置为250 ml,透析流量则设置为每分钟500 ml。

观察组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所使用的仪器为高通量FH18透析器(山东威高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制造),使用材料为聚砜膜,表面积大小为1.8 m2,并将过滤系数设定为每小时42 ml/mmHg。随后将促红细胞生成素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初次注射剂量为55~100 IU/kg,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注射时间为4~5 h。随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血常规检测,查看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在1个月内并未出现明显的血细胞比值变化,则增加药物剂量;若患者在15 d内血细胞比值有所增加,且增加幅度超过4%,则需减少用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磷、β2-微球蛋白水平,并查看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磷和β2-微球蛋白水平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得到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磷和β2-微球蛋白水平对比(x±s)

2.2 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对比(x±s)

3 讨论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患者的各种肾功能疾病发展而来,在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肾功能出现进行性下降,并且体内的病灶毒素不断积累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尿毒症[2-3],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血磷和β2-微球蛋白等中大分子物质和正常人相比明显增加,并易在体内积累,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其他肾病或心血管疾病,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4-5]。目前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式是进行血液透析,将血液通过设备引流到体外,并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清除,从而使患者的水电解质保持在平衡状态。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通过使用透析膜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以弥散方式进入到血流中,从而进入患者的体内[6-7]。这种清除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佳。正常情况下血液透析器的膜孔为40~50 U,相对较小,因此对于不超过500 Da的小分子毒素具有较好的清除率[8]。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血液透析对于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溶质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但是对于中大分子毒素却很难清除,并且吸附效果也不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一般含有较高水平的血磷和β2-微球蛋白,并且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也会不断增加。β2-微球蛋白如果长期积蓄在体内,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而血磷浓度如果一直提升,可能诱发患者出现甲状腺亢进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钙磷代谢能力,使得软组织内的钙沉积不断增加,易导致患者出现肾性骨病[9-10]。

针对这一现象,临床上一般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中使用高分子合成聚合物作为材料,能够降低患者出现炎性应激反应、血膜反应等不良现象。除此之外,高通量血液透析中所使用的材料膜孔比一般情况下的膜孔要大,且增加了弥散、吸附、对流等清除方式,从而使不同类型分子的清除率得到有效增加,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提高。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率较高,并且能够有效增强超滤量,并且一些介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之间的物质可以采用对流效应进行清除。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和β2-微球蛋白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且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高通量血液透析不光可以清除小分子毒素,同样可以有效地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清除患者体内的小分子毒素和中大分子毒素,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小雪.不同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代谢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6):38-39.

[2] 朱林勋.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经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8):3342-3344.

[3] 陈涵枝,王凉,孙铸兴,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FGF23、动脉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1):53-57.

[4] 丁璇,韩倩,曹红杏.高通量透析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15):86-88.

[5] 窦林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分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疗效临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6] 郑华,孙艺,纪镇华,等.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101-102.

[7] 蒋甘孺,孙京华,李胜开.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9):10-13.

[8] 张志坚,陈涵枝,孙铸兴,等.高通量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FGF-23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6):2074-2078.

[9] 刘伟,刘丽芳,王玉柱.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7,52(3):101-103.

[10]Churchill DN, Bird DR, Taylor DW, et al. Effect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 on quality of life and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 American journal of nephrology, 1992,12(6):412-418.

猜你喜欢
终末期高通量维持性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