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2018-05-11 03:3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血氯吡格雷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特殊类型,主要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阶梯性或者进行性恶化或者加重的过程[1]。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和疾病预后[2]。目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且西医治疗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3]。而近年来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良好[4-5]。本研究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病人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2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相关标准:发病6 h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仍然加重,经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且发病1周内病情进行性加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32岁~74岁(57.83岁±6.71岁);病程1 h~23 h(12.13 h±2.45 h)。对照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30岁~75岁(58.39岁±7.13岁);病程1 h~22 h(11.78 h±2.27 h)。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发病24 h内入院;年龄30岁~75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梗死后出血及其他血管出现新的梗死;合并肺、肾、肝等功能严重异常者;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的病情进展;过敏体质者;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于入院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脑保护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生产厂家: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6)每次75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生产厂家:广东远大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3082;规格:35 mg/mL)治疗,血栓通注射液45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

1.4.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ADL和NIHSS评分变化。ADL评分标准:总评分100分,其中低于20分为完全需要帮助,20分~40分为需要较多帮助,41分~60分需要帮助,大于60分为良好。NIHSS评分标准:总评分为42分,以0分~1分为正常,2分~4分为轻度神经功能受损,5分~15分为中度神经功能受损,16分~20分为中重度神经功能受损,21分~42分为重度神经功能受损。

1.4.2 血液流变学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病人3 mL外周静脉血,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

1.4.3 血清Hcy和CRP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病人3 mL外周静脉血,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20 ℃下保存待测,测定血清Hcy和CRP水平。

1.4.4 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NIHSS评分评价疗效。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6]。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ADL和NIHSS评分比较(见表2) 两组治疗前ADL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增加,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和NIHSS评分比较(±s) 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见表3) 两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s)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和CRP水平比较(见表4) 两组治疗前血清Hcy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cy和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和CRP水平比较(±s)

2.5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氯吡格雷是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能够不可逆地、可选择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其血小板受体的结合,从而避免二磷酸腺苷介导的Ⅱb/Ⅲa受体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可防止血栓的形成[7-9]。中医学认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机为气滞血瘀,瘀血痰浊阻于脑络引起,其表现主要为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血栓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可直接作用于人体血管壁,扩张血管,还可对抗脑垂体后叶素,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现代医学认为,炎症反应能加重脑组织供血动脉的狭窄与硬化,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和形成,进一步参与脑卒中后继发性神经元的损伤,且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紧密。局部脑缺血后,则会使得脑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从而致使炎症介质白介素-6释放,诱导CRP产生,进一步造成CRP水平上升[13]。Hcy是一种由细胞内蛋氨酸脱甲基生成的含硫基氨基酸。高Hcy可使血管内皮损伤以及内皮素分泌增加,从而使得血液抗凝系统与凝固系统失衡,进一步激发血栓形成,高Hcy既能直接损伤血管组织,又能够损伤脑血管血流的调节功能[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降低血清Hcy和CRP水平。

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关系紧密,而高脂血症是造成血液黏度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15]。故而血液黏度上升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且会导致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对照组,提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

综上所述,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病人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Hcy和CRP水平。

参考文献:

[1] Demir T,Balal M,Pak AT,et al.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58:clinical features and evaluation of short- and long-term tirofiban therapy[J].Türk Beyin Damar Hastalklar Dergisi,2016,22(3):100-106.

[2] 解红,刘学政,刘新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6):612-614.

[3] Fu SQ,Zhang SL,Zhang HT,et al.Analysis of acute 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related risk factors in 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J].Journal of Apoplexy & Nervous Diseases,2014,31(1):50-52.

[4] 王加喜.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8):143.

[5] 张贺,梁健芬,梁新安,等.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4,34(6):1069-1071.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3-56.

[7] 徐大飞,李凯,陈海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0(16):1282-1285.

[8] 刘洋,周洁信.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65.

[9] 刘刚.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7(11):1850-1853.

[10] 郑丽.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117-118.

[11] 王守菊.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7(9):935-936.

[12] 张映.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52.

[13] 姚涛,任明山,李淮玉.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进展性卒中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5):735-738.

[14] 所森,张卓伯,高冠群,等.同型半胱氨酸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7):674-676.

[15] 马进,余能伟,武航海,等.丹红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6(20):204-207.

猜你喜欢
全血氯吡格雷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