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害怕被表扬?

2018-05-12 06:13唐山市开滦一中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秋当众正性

唐山市开滦一中 李 辉

【案例呈现】

小秋是一名重点高中高三年级女生。她身形瘦小,声音偏低,学习成绩中等。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很少表扬。读初中时,她意识到自己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以至于朋友很少。还有一个奇怪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秋,那就是她害怕当众被表扬。每当老师或其他人当众表扬小秋时,即便她确实做得不错,心里也会感到很不舒服,她宁愿别人不在意自己。

【心理分析】

其实,像小秋一样害怕、排斥表扬的人大有人在,其心理原因是恐惧正性评价。恐惧正性评价是一种认知风格,是指对正性评价表现出回避、否认、难堪、不愿意接受等特点。小秋性格内向,在他人面前经常感到羞怯、不自信,总担心被别人评价和看不起。其实,怕表扬和怕批评一样,都是社交焦虑“评价恐惧”中的一部分。自我价值感越低,越怕受到他人的当众表扬,且不能自如回应,容易影响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辅导策略】

第一次咨询。本次咨询的重点是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让小秋在一种轻松的、可信赖的氛围里探讨自己的感受。我适时表扬她:“小秋,你能敏锐地发现困扰自己的问题,并能勇敢地走进咨询室主动寻求帮助,真是很难得啊!”小秋很尴尬地说:“没有啊!”我马上问:“小秋,刚才被我表扬后,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小秋说:“刚才,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里别扭了一下!”我说:“其实我在设置一个表扬的情景,表扬的内容是真诚的。但你的回应让我有一种受挫的感觉。”

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小秋明白: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我们的价值,不需要别人通过批评或表扬来确认。只有我们不需要表扬了,才会对别人的表扬安之若素地说声谢谢。那些带着爱和赞赏的表扬是人间的瑰宝。应当珍视来自师长的肯定,也应为得到同伴的赞赏而高兴。能够坦然面对他人的表扬和赞赏,也是拉近人际距离的契机。

第二次咨询。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的潜意识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只要你问,就一定会得到答案。如果总是问自己“为什么我害怕被表扬”这样的问题,也一定会得到能解释它的回答,而这些回答大多会是打击、否定自己的。如果每天都用自我否定强化潜意识中的信念,会让自己越来越不自信。

我引导小秋不要再问“Why”,而是要问“How”。比如,怎样才能值得更多的称赞和表扬,怎样才能坦然面对别人的称赞,什么样的举止能让别人在称赞自己的时候彼此都很愉悦?多问这样的问题,可以养成正向思考问题的习惯。

依据精神分析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我引导小秋回忆从小与父母的互动模式。小秋说自己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挑剔她,不断指出她的问题,以否定的方式督促她成长。小秋内心比较自卑,总担心自己没把事情做好。因为她的头脑中并没有建立起“做事情→做得好→因为做得好而获得称赞”的神经链,只有“做事情→做不好→因为做不好而受到批评”的模式。长此以往,小秋便把“做事情”直接与“受批评”联系在一起。

我建议小秋学着多鼓励自己,认可自己,悦纳自己。我把李中莹老师的解决方法分享给她,即: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自信(能力不会自动转化为自信,经过肯定的能力才会让人获得自信)。这个方法还有一个简化版:多做→多做到→多因做到而得到肯定。个体不断努力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感的过程。

小秋的问题,是青春期自我确认的心理需要。建议教师和家长戴上放大镜,用心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加以正性评价与正性肯定,直到学生学会自我肯定、自我确认为止。

猜你喜欢
小秋当众正性
当众发言畏惧成因及其适应教学方法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花花草草带来的治愈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懂事崩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脸盲症室友小秋
眼睛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
做个自信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