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的探讨

2018-05-14 07:40张洁
文教资料 2018年3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张洁

摘 要: 随着当前全球化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教育的全球化成了其中的主要内容。随着当前国内外国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针对其开展的汉语教学已经成了教育全球化当中的重要环节。虽然当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水平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在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是较为突出的一方面。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直接影响其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和表达效果,对于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健康传播也有消极作用。作者就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偏误进行探讨,并进行应对思考。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语音 留学生汉语 语音偏误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6年共有205个国家或地区的近45万名外国留学生来华就读,较2015年增加11.35%,且上述数据不包括港澳台情况。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及“一带一路”战略等显示出惊人成绩,世界各国、各地区对我国的看法发生了深刻改变,来华留学生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处于显著上升期,这就对汉语国际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语音是汉语国际教学当中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是汉语教学的基础,语音掌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效果。对于中国人来说,在汉语语音上有许多掌握不够准确的情况,甚至部分人由于长期旅居国外,导致母语发音不准确的情况出现。汉语语音掌握程度因人而异,其主要为学生听觉反映和语音感知力结合的产物,不同留学生具有不同的听觉反映和语音感知力,加上母语发音习惯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其对汉语语音的掌握不够准确。来华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后,一般与中国人进行交流较为顺畅,但其发音往往能够说明其外国人的身份。当外国留学生在华学成回国后,其不准确的汉语语音将直接影响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正常传播,若其从事汉语教学方面的工作,则会贻误学生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的原因探讨,并进行应对思考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探讨

1.1外国留学生母语负迁移

由于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往往存在语音掌握不准确的情况,很多汉语国际教育专家都在外国留学生的母语负迁移方面进行过研究。此处所提到的迁移首先由心理学领域提出,表示一个人受之前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对即将接受的新知识、新概念所达到的不同效果,若该效果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新概念等,则可认定为正迁移,反之则可认定为负迁移。外国留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即其母语知识、发音等在学习汉语上产生的消极影响。国内众多研究显示,外国留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已经成了汉语语音学习中发生偏误的首要影响源。绝大部分外国留学生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加上其对汉语语音的了解极少,以及听觉反映和语音感知力结合在汉语语音学习方面的弱势,在汉语语音的学习当中很容易与母语语音混淆或难以转变发音规律,甚至使用母语发音的规律应用于汉语语音发音当中,以致发生语音偏误。

1.2外国留学生目的语负迁移

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阶段,不仅会产生母语负迁移并受其影响,还会因目的语的负迁移而导致汉语语音的掌握出现偏误。其中,母语负迁移主要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期产生显著影响,目的语的负迁移则主要于其学习汉语的后期产生影响。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进入较深层次后,掌握的汉语相关知识在不断增加,汉语学习中的语言语音规律等随之增加,但外国留学生所掌握的汉语学习规律往往是不全面的,这就会导致其在使用新接纳的汉语语音规律进行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理解和掌握,由于目的語负迁移而导致汉语语音偏误的出现。在心理学研究上,目的语负迁移可以对应为过度泛化,其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腔调怪异。其语言学根源为汉语是声调语言,外国留学生母语例如英语为语调语言,使用语调规律进行汉语学习并替代汉语语言的声调,则容易出现语言偏误的情况。

1.3中国对外汉语教师的水平

虽然外国留学生受到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负迁移的影响,但中国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的语音能力也是影响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掌握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师水平整体较高,但具体而言还有较多的对外汉语教师缺乏专业的语音教学能力,甚至部分教师并非专业的汉语教师,而是经过临时性的集中学习就承担汉语国际教学任务,甚至部分对外汉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较低,带有一定的地域腔调。汉语作为世界语言中复杂程度高的一类语言,其语音、语法和词句规律内容多且杂,专业性的理论教学水平不高很难做到科学教学。教师队伍的汉语语音教学能力达不到专业性教学的要求,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的掌握将产生消极影响。

1.4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方式

对外汉语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方面具有专业程度高的理论水平,在教学方式上也需要尽可能地调动外国留学生的积极性,这对其掌握外国语言、文化和提高情商具有一定的要求。当前,一些对外汉语教学方式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讲述式”教学当中,教师讲述并发音,学生机械式地学习和跟读,导致课堂氛围较差,甚至影响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对外汉语教师倘若不能完备地了解外国语言及文化,并熟练运用到日常汉语教学当中,就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受母语语音的影响过深,汉语教师仅通过发音进行矫正,就会导致外国留学生难以体会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发音区别和发音要点,只能通过模仿和语音感受学习,甚至将自己模仿的错误汉语语音作正确语音。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当提高外语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视频教学、图示教学等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1.5外国留学生音节偏误特点

汉语博大精深,其音节主要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韵母又可细分为韵头、韵腹及韵尾等。在汉语语音的发音上,每个词语、短句中都可能因音节的变化而出现语流音变的情况,导致外国留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有较大差异,例如外国留学生应用零声母音节组合当中,频繁出现将“y”误理解为“i”和“j”、“q”、“x”等字母组合中丢失“i”介音或将其与“u”连读为“ju”、“qu”、“xu”等偏误情况。从笔者所在单位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来说,声母错误较多的包括“m-n”、“c-ch”和“r-l”等,韵母错误主要包括“en-eng”、“in-ing”和“an-ang”等,声调上对汉语平声调的理解不够细致,出现混淆“u”和“ü”等情况。

2.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的应对思考

2.1双语对比开展教学研究

在华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内容为听和说,因此对汉语语音的掌握已经成了汉语学习重点,语音掌握不够准确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的语法、词句等方面的学习。汉语和英语等外语语系差别较大,语音上差异较为显著,但汉语与外语在语音特点上有一些共通之处,加强对比研究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双语对比教学研究,总结外语与目的语即汉语之间的具体差异,通过对其异同规律的比较归纳可能出现的语音偏误和教训难点。例如,在汉语语音当中“j”、“q”、“x”等舌面音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很难掌握,对外汉语教师一般以发音演示的常规方法教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双语对比教学研究,以“j”的发音为例,可以举“would you”当中连读“dyou”产生的辅音进行近似教学,引导外国留学生科学掌握语音。

2.2创新汉语语音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师要注意对语音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课堂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采取图示法进行教学是针对外国留学生语音掌握易偏误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进行汉语语音教学之前,应当向学生展示不同语音发音时使用的发音部位和气流的具体流动情况,减少“软腭”、“硬腭”、“齿背”等术语的讲解。对汉语声调进行教学时可选取五度标记法进行参考,外国留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得到收获。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外国留学生的课下练习,语言学习为熟能生巧,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是尤为必要的,对其语音的准确掌握有重要帮助。

3.结语

不论是汉语还是任何目的语教学,语音教学都是其中较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语音掌握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到外国留学生的整体汉语学习。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对外汉语教师原因等因素有紧密联系。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当中,要坚持对外漢语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创新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促进外国留学生语音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沐.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与影响因素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3):52-53.

[2]吕军伟,马谨安.泰国红统府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现象及难度等级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44-146.

[3]闫伟.老挝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0):108-109.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
跨学科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思路再探讨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汉语国际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性和教师自身创造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