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与自由在高专英语课堂中的矛盾及辩证关系

2018-05-14 07:40胡明敏欧阳哲
文教资料 2018年3期
关键词:规训自由

胡明敏 欧阳哲

摘 要: 本文从福柯的规训理论出发,提出规训与自由在高专英语课堂中的矛盾。针对矛盾问题提出从空间和时间入手的解决思路,通过对课堂空间和时间的调配实现对规训与自由的合理掌控,使高专英语教学以纪律性与人性化相结合方式达到教学的综合目的。

关键词: 规训 自由 高专英语课堂

一、规训与自由在课堂中的矛盾

二十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对人的规训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他从士兵的规训出发,认为十七世纪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士兵形象是可以通过精心规训达成的。任何人,哪怕是不合格的人体,也可以通过一种精心计算的强制力成为昂首挺胸、柔韧敏捷的士兵。这种规训是通过极其严厉的权力控制达到理想效果的,它包括剥夺人的基本生存权。而后,福柯将这一规训设计扩展到修道院、工场、学校。理想的设计与实际操练却出现了矛盾。执行的整体程序与细枝末节产生了冲突,而“正是从这些细枝末节中产生了现代人道主义意义上的人”。于是,福柯用了“纪律”一词对规训做出了人道的让步。

现代教育的人道主义要求日趋完善,对自由的呼声日渐高涨。人性的解放本就呼吁自由。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古,两者皆可抛”表达了人性对自由无上的追求。马克思曾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力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说明了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健全的身心需求。事实上,没有身体的放松,哪来精神的自由?只有身心自由才能换来人类才华的施展、想象力的激发、思想火花的碰撞、学术领域的不断创新。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自由之风劲吹)。毋庸置疑,学术的自由需要身体和精神的自由为支撑。

在现代教育对自由的呼声里,教师对学生的规训要求慢慢转化为一种规训指导,权威主义被平等主义所取代,人们甚至进一步呼吁集体的竞争转化为个性的发展。然而现代教育却仍然以教室为空间依托,以桌椅、讲台、黑板、多媒体设备、班务栏为硬件承载,这些硬件设施在教室空间的组合向人们透露出规训的信息。教学主体进入这个空间会走向自己该有的位置,会做出规定范围内的举动。没有哪位教师会蓬头垢面地跳到讲台上,也没有哪位学生会站在桌上跳舞,每位主体在进入这个空间时都会从心里产生一种仪式感,自觉遵守规训。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学习主体们对这种规训越来越驾轻就熟,越来越习惯,最后屈服于规训,成为规训的奴仆,以致磨灭了批判性思维,成为懒惰的接受者。然而这种自觉是否会影响到主体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拓展能力和产出能力?回答也是肯定的。笔者在对小学与大学课堂学习主体表现的对比调查中发现,小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积极响应程度高出大学生的300%,在对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进行采访时,他(她)们对于“为何不积极响应老师的提问”这一问题最多的回答是:“我们已习惯接受老师的观点,不想贸然去思考和提出其他的观点。”

二、高专英语课堂中矛盾的深化

规训和自由的矛盾在教育初期往往表现为自由的过度和规训的无力。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花大量时间维持课堂纪律,然而学生依然对规训熟视无睹。假如教师在课堂上也忽视规训,课堂很可能会变成比菜市场还要喧哗的地方。因此,小学教师对纪律的管理更为严格。进入大学阶段,教室变得安静了,规训和自由的矛盾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互换,规训成了课堂的主宰,自由被挤出了空间。更奇怪的是,主体们似乎乐于接受这样的氛围,也非常习惯这样的空间,因为在此空间里,大家都享受了惰性所带来的舒适感。在无须辩驳的真理性传授的课程里,教师靠课堂的静谧提供讲授的方便,学生也靠默然的配合被动接受知识,大家相安相合。然而矛盾却在一些特殊的课堂中显露出来,其中高专英语课堂中的规训与自由的矛盾尤为突出。首先,高专学生虽然属于大学生范畴,却在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价值判断、知识接受能力、反思能力方面比本科大学生略逊一筹,他(她)们是大学生中的边缘者,他(她)们在课堂上的惰性比本科学生相对较大,更怠于思考和想象,从这一方面考虑,教师似乎更应该给予他(她)们更大的课堂自由。但高专学生在学习自觉性方面比本科学生更需要规训,他(她)们是否会滥用给予他(她)们的自由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其次,高专学生虽然对知识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水平与本科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他(她)是具有一定成人思维的个体,他(她)们对学术平等和自由,以及人权的呼吁不亚于本科学生,因此,教师对自由发放量和高专学生的需求量构成矛盾;再次,英語课堂是语言型的课堂,语言的习得讲求发声和操练,沉默的英语课堂绝对不是成功的英语课堂。这样的特殊性既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放松精神,展开想象,进行语言的自由互动,又要求课堂在适当的时候恢复井然有序、严肃安静的状态。

三、规训与自由在高专英语课堂中的时空把握

根据高专英语课堂中规训与自由的深刻矛盾,笔者拟从课堂空间和时间两大角度提出解决思路。

1.规训与自由在空间上的分配

高专英语课堂在大多情况下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是在门窗、墙壁所构成的空间内进行的。在空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教师应该站在讲台上,每个学生都应该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这是规训中课堂纪律的默认要求。与此相搭配的,是站在讲台上的教师首先发出声音,进行授课,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在没有经过教师许可的情况下不发出声音,做默然的听众。如果一堂英语课以这种状态持续完成,势必会让学生做出对规训的反抗。学生会以睡觉、无反应、走神、看其他书籍等方式违反纪律,表示对自由的呼吁。英语课堂的封闭空间不应该是静谧的封闭,封闭的内部应流动自由的空气。空间在规训的整体框架下产生适时的自由。教学主体通过空间的调配活跃自由空气。

仔细审视课堂空间,笔者发现其间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一方面,教室虽然是封闭空间,空间中却留下很多空隙,这些空隙为主体在其间进行空间组合提供方便。如主体的整体队形可以在旗舰被调整,可以是梯形、三角形、圆形等。福柯在提出“全景敞视主义”时就设想了“圆形监狱”,在监管上达到完美。主体之间可以根据课堂设计程序而互换空间位置,如学生与教师可以角色互换,让学生站于讲台,教师坐于学生位置,学生被给予更多的主动和思想阐述自由;在进行对话练习时学生可以通过分组组合单元空间,让学生有交谈的自由。另一方面,教室空间可以由静止变为移动。移动能给予人更多的自由感。如在进行表演时,学生可以不必站于固定位置上,通过移动肢体拓展空间,获得发挥天赋和表演潜力的自由。就目前来讲,高专学生的学习现状总体要求在英语课堂上被给予更多的自由,符合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通识教育目标要求。

2.规训与自由在时间上的控制

课堂的时间是固定的,然而也是灵活的。在规训要求上,上课时间由铃声控制,上课铃响学生必须入座,教师也必须站定位置,做好课前准备。下课铃响则教师必须宣布下课,学生在教师宣布下课后方可离开教室。高专学生在时间的遵守上大多已养成习惯,基本能符合规训要求。

固定的时间段内细分的时间单位又是灵活可控的。如何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灵活的调节是自由对课堂的要求,或者说是对课堂组织者——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在授课时应把握时间节奏,尤其是在难点问题上应留出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其次,安排活动时要掌控时间的长短和活动的频率。一般说来,活动时间应限制一堂课规定的时间内,同一活动频率不宜过高,过高频率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再次,在分配时间时要考虑突发情况,细节的因素往往占据大部分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善于利用细节,在自由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语

规训与自由是课堂组织教学的难题,通过对课堂空间与时间的精准把控,将它们合理分配于课堂时空中。高专英语课堂对规训和自由的调配要求较高,更待进一步挖掘新思路,探求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张权力,杨小微.在“深度学习”与“自由课堂”之间保持张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7(7).

[3]何霞.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改善大学英语大班课堂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福州: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3.

[4]张娜.语境与英语精读教学[J].外语教育,2007(2).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罗扎诺夫快速教学法课题组.充分地开发和使用人的大脑 为提高教学效果而努力——罗扎诺夫快速教学法初探[C].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1992.

课题编号:17C1597。

课题名称:儒家文化融入大专护生英语教学的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

通讯作者:欧阳哲

猜你喜欢
规训自由
规训之教育管理价值再认识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影响女学生运动参与的文化规训因素分析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