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杭州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对策

2018-05-14 09:06赵苏琳吴鸿集张雨婷肖以勒
丝路视野 2018年2期
关键词: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赵苏琳 吴鸿集 张雨婷 肖以勒

【摘要】自2006年以来,为鼓励企业的三新开发,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政策,从而不断吸引企业加大研发的投入。但这些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尚存在很多问题,缺少指导性建议。文章探讨了杭州市企业研发费用优惠政策在实行上的一些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政策解读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即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为更好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和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执行,2015年11月2日发布了《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并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一)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具体范围变宽

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其他相关费用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费用。

(二)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活动

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企业在商品化后为顾客提供的技术支持活动;对现存产品、服务、技术、材料或工艺流程进行的重复或简单改变;市场调查研究、效率调查或管理研究;作为工业(服务)流程环节或常规的质量控制、测试分析、维修维护;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三)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

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二、杭州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政策实施情况

(一)全省政策落实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比例平均为49.05%,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比例平均为91.28%的,实际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额与理论值相近,执行情况较为理想。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近一半研发费用支出没有享受加计扣除政策。

另外从趋势来看,企业实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占理论加计扣除减免税的比重呈先降后升的态势。2011年至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逐年下降,由51.64%下降到44.62%;在2015年出现拐点,止降反升。而高新技术企业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不过止降反升拐点出现在2014年。

(二)杭州市行业间政策落实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十二五”期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比例平均为64.92%。但比较来看,有近一半研发费用支出没有享受加计扣除政策。

2.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比例平均为50.72%的。比较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高新技术企业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情况理想一点,但总体来看,两种企业都有近一半研发费用支出没有享受加计扣除政策。

3.行业间的比较分析

从趋势来看,企业实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占理论加计扣除减免税的比重呈先升后降再升的态势。2011年至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际享受的比重快速上升,由62.62%上升到69.66%;2012年至2014年比重又逐年下降,由69.66%下降到56.83%,在2014年出现拐点,止降反升。高新技术企业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2011年至2012年由47.01%上升到55.34%;2012年至2014年比重又逐年下降,由55.34%下降到48.89%,在2014年出现拐点,止降反升。

三、当前政策面临问题

(一)界定研发活动的难度大,不利于企业明晰研發费用范围

研发费用是在研发活动中产生的,通知中对于研发费用采用了列举的方法,可能存在企业对于部分研发活动中的费用归集存在疑问,或者由于研发活动特殊导致研发费用未在列举范围内而无法享受相关优惠的情况。

(二)存在研发领域限制,不利于激励企业整体研发投入

我国现行激励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都是针对特定领域、行业或阶段的特惠性优惠,比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率优惠、“双软”企业所得税率优惠、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等。缺少对企业整体研发投入的普惠性激励,这会使那些无法满足特惠性条件的创新企业得不到相应激励,也就降低了积极性。

(三)缺少研发活动发生地限制,不利于激励企业在境内开展研发活动

研发活动只有更多在我国境内发生,其在技术外溢性、人才培养方面和对产业的推动上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政策并未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发生地做限制性规定,也就失去了对在国内开展研发活动的激励,特别是对外资企业。

我们知道,其实加计扣除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比较有利。自《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试行办法》出台以来,对减轻我国各高新企业税负,激发企业研发活力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高新企业未重视,对政策解读不够深人等问题,导致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该项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导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认识不全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出台还比较新,许多企业领导者对其没有很全面的了解。且有些企业领导者可能仅仅在乎品牌效应创造的所得税减免税收优惠,并没有重视科技研发活动,更没有考虑应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领导者的认识不够全面,会导致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不够,也就对企业落实该项政策造成了困难。

2.研发活动界定模糊,费用归集存在风险

研发费用归集错漏是高新企业在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主要由财务会计人员专门负责研发费用归集工作,但由于关于企业科技活动业务的具体细节并不熟悉,对研发费用界定较为模糊,导致在研发费用归集环节容易出现差错。

3.手续繁琐,申报成本较高

高新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前必须准备好研发项目当年研发费用发生情况,研发开发预算以及董事会关于研发项目立项决议文件等相关材料,再交由税务机关申请备案。想要收集完整的准备材料须由多部门及人员共同完成,材料较多,手续较为繁杂。若税务机关对其提交的申报材料表示异议,企业还需实施进一步的程序。可想而知,这样繁琐的申报程序会导致企业申报积极性低,特别是一些盈利能力不够强,研发费用又不高且税负又少的企业。

四、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角度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优惠范围

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将政策的相关文件下达到位,切实做到从国家机关到地方部门的有效传达;另一方面,利用微博、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介,推进向企业、社会各界的宣传,让企业真正的了解并用好这项政策,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到加计扣除政策的福利。

目前,政策优惠范围虽然不断扩大,但是许多研发项目仍无法享受,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优惠的范围,降低中小型企业的门槛,甚至可以建立一些特定条例,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完善政策服务管理体系

建立政策咨询部门和平台,加强与企业部门的沟通,了解企业的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政策疑问。成立专门服务队伍,深入企业实地调研,考察政策落实的过程及问题,协助企业在财务、税务等流程的操作转变,并及时将企业的合理诉求反馈给上级部门。

3.落实考核及监督机制

一方面,加强对政策相关部门的考核,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切实让企业在发展中享受政策优惠,也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另一方面,落实企业政策运行的考核机制,加强对项目优惠条件的审查,并规范申报流程和日常账目,防止滥用优惠政策偷税漏税;重视政策的执行监督,保证真正发挥作用。

(二)企业角度

1.加强人才培训力度

一是加强对研发部门的投入,以及研发人员的培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是提高相关部门的业务水平,协调部门之间的合作,如研发与财务部门的费用申报与账目核算,切实做到流程规范、有据可依、有帐可查。

2.提高研发项目的管理水平,实现研发部门与财税部门有效对接

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项目管理能力,要求从“源头上”把关,做好税收规划,准确核算研发费用,用足加计扣除政策。通过合适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便于数据归集整理和分析,减少出错率;研发费用归集涉及了多个部门,应协调其沟通交流,实现流程、账务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薛薇,李艳艳.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改进方向[J].中国科技论坛,2010(08):10~14.

[2]章国标.以企业自主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7(01):158~160.

[3]吴丹.关于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加計扣除的探讨[J].投资理财,2014(24):55~56.

[4]章国标.“十二五”期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451~452.

[5]范金,赵彤,周应恒.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依据及对策[J].科研管理,2011,32(05):141~148.

[6]钟玮,王子林.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新政分析[J].财政科学,2016(02):65~70.

[7]吕亮雯.广东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2012(05):35~37.

[8]章国标,甘泉.浙江省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及政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6(12):110~111.

[9]赵彤,范金,周应恒.长三角地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1(06):68~73.

作者简介:赵苏琳(1997.10—),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吴鸿集(1996.07—),男,汉族,福建泉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信息管理;张雨婷(1996.10—),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肖以勒(1996.09—),男,汉族,浙江温州,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非处方药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绩效压力对家族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
刍议企业如何有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美国鼓励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简述
对我国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探讨
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解析
新会计准则下研发支出与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