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018-05-14 12:19袁田
山西农经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山东省影响因素

袁田

摘 要:一直以来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本文利用eviews9.0,选取山东省1984年至2015年的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做出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其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价格水平提高时,消费下降;财政支农支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果不同,家庭经营纯收入产生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工资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产生的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山东省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5-001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对于消费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凯恩斯(1936)提出绝对收入假说,将消费看作收入的稳定函数①。我国学者在消费问题上也做出了相关研究,厉以宁(1984)对绝对收入理论提出批判,并研究了生命周期理论、相对收入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等消费理论可供参考借鉴之处②。李晓嘉(2013)认为社会保障支出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对不同地区居民消费的刺激强度不同③。胡日东(2014)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村居民减少居住消费支出④。

目前理论界主要选用单一解释变量;将收入水平列入解释变量时,忽略了不同收入来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差异性。本文将在总结先前学者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财政的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入手,选取山东省1984年至2015年的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

1 变量选择及其统计描述

数据来自于历年的山东省统计年鉴,选取山东省1984-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农村居民纯收入(Y)、财政支农支出(CZ)、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1978年为基期)的数据。用CPI对当期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平减,得到实际的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Y1)、家庭经营纯收入(Y2)、财产性收入(Y3)、转移性收入(Y4)和实际消费支出(X),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

1.1 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

一般认为,个人的消费和他们得到的收入有关。1984-2015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大幅上涨,收入水平的变动略大于消费水平的变动。通过EVIEWS9.0做出山东省1984-2015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对数值与消费支出对数值之间的二维散点图与回归拟合趋势线,发现lnC与lnY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性。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Y1)、家庭经营纯收入(Y2)、财产性收入(Y3)、和转移性收入(Y4)。通过1984-2015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不同来源的实际收入对数值与实际消费支出对数值之间的二维散点图和回归拟合趋势线,发现lnY1、lnY2、lnY3、lnY4与lnX之间均存在正向相关性。

1.2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与收入水平相互影响,如果农村居民货币收入增加速度落后于物价水平上涨速度,则农村居民实际消费需求会减少,反之实际消费需求会增加。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中很大部分用于消费支出,对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等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小⑤。在物价水平上涨时,刚性消费仍要进行,消费支出“被迫”增加。通过1984-2015年价格指数的对数值与消费支出对数值之间的二维散点图和回归拟合趋势线,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既可能产生正向效应又可能引发负向效应,且影响强度不确定,有待于下文进行实证分析。

1.3 财政支农支出

财政支农支出在短期内有“挤入效应”,刺激农村居民消费;达到长期均衡之后,财政支出中支持农业的部分会产生“挤出效应”,抑制消费⑥。2006年统计部门就财政支农支出的统计口径做出了调整,2006年以前为支援农业支出,2007年到2015年为农林水事务支出。对比发现,两者在数据统计上基本一致⑦。通过1984-2015年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对数值与消费对数值的之间的二维散点图和回归拟合趋势线,发现LnC与lnCZ正向相关,说明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

2 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 变量平稳性检验

本文利用 Eviews9.0,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C、lnY、lnCZ与lnCPI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2.2 协整检验

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由EG两步法,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得到:

F=4057.04,R2=0.9984,整体拟合良好。残差序列cc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cc能够通过平稳性检验。因此lnY、lnCZ、lnCPI与lnC存在协整关系。

2.3 误差修正模型

lnC与lnY、lnCPI、lnCZ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长期来看各个变量会在某个时间进行调整并再次实现均衡,短期内存在波动。进一步分析消费、收入、价格、财政支农支出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构造误差修正模型,把残差CC设置为误差修正项(ECM),回歸得到:

△1nCt=

该模型调整的R2为 0.76,D.W为1.78,不存在自相关;t统计量通过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能较好的反应变量之间的短期变动关系。

2.4 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来源关系的计量分析

为研究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产生的作用,建立居民实际收入水平(lnX)关于不同收入来源(lnY1、lnY2、lnY3、lnY4)之间的回归模型,回归得到:

1n X=

R2为0.98,F=384,模型拟合良好。各变量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各种来源的收入都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弹性较小,产生的影响薄弱。从各个变量的t统计量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Y4的系数不显著。通过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发现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法,先后剔除LnY3,lnY4两个解释变量,构造关于lnX、lnY1、lnY2的新模型,回归得到:

1n X=

该回归D.W=0.68,进行偏相关系数检驗后发现上述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加入AR(l),调整后的模型最小二乘检验结果如下:

1n X=

该模型的D.W=1.74,克服了变量自相关。R2为0.99,F=454.56,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相关系数均显著。

通过上述分析,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其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消费需求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物价水平的长期弹性系数、短期弹性系数均为负值,说明价格上涨阻碍了农村居民增加实际消费。财政支农支出的长期、短期弹性系数均为正值,说明现阶段山东省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起促进作用。ECM 的系数为-0.54,说明ECM以54% 的调整力度对变量之间短期的非均衡产生影响,使其回到均衡状态,纠正机制发挥较强效果,说明农村居民在不同时期之间的跨期消费。

近年来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但家庭经营纯收入仍为影响消费最为重要的因素。这是由于农村居民工收入不稳定,工资性收入被列为预期暂时性收入,对当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力度有所减弱⑧。当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对其消费影响微弱。

3 政策含义

3.1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收入性消费增长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性消费增长。逐步确立产权细分机制,逐步形成多方参加的分工合作机制,在中间主体的参与下,逐步明确投资交易的运作程序⑨,突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瓶颈。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村的商业银行网点,引导城镇资金回流农村⑩。

3.2 提高财政支农力度

目前,财政支出中支援农业的部分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且带动效果有扩大趋势。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至关重要。在提高支农资金所占的比例的同时,要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培养农业综合生产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保证财政切实用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村居民增收。

参考文献:

[1]J.M.Keynes.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M].London: Macmillan,1936

[2]胡日东,钱明辉,郑永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LA/AIDS拓展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4,(05):75-87.

[3]李晓嘉.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3,(10):97-102.

[4]罗必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难点与方向[J].农村经济,2017,(01):1-10.

[5]吴光华,陈明军.财政与金融[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9-33.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山东省影响因素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