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襄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思考

2018-05-14 17:05党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市场创新

党荣

[摘要]襄阳是湖北省的农业大市,全市正在整体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区的建设对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襄阳市的农业产业园区具有发展速度快、园区创新机制取得成效、园区经营主体多元化、产业结构具有特色。但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也存在着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不理想、园区的运营模式不够合理、主导产业重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市场观念薄弱等问题。从政府职能的科学确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园区内资源利用率、加强市场意识的培养、引入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方面提出促进襄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示范园区;经营主体;创新;市场

[中圖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由传统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模式,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承载形式。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的农业大市,在2014年正式获批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国42个、全省2个整市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城市之一。每个县(市、区)突出一个重点,建设一个特色鲜明、业态先进、机制创新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形成多点支撑的试验示范格局,2015年,襄阳整市进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进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新阶段。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襄阳市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襄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论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促使襄阳市现代农业更好的发展。

1 襄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

1.1 发展现状

每个县、市、区在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相互支撑、补充的发展格局。

襄阳市以全市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追求,根据不同县市特点试验,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多点开花的格局。例如,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有机谷”,总体规划设置要求水平高,并通过主管部门和专家评审,上升为省级战略,并于2015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襄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创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产业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的总目标,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示范区规划面积327km2,其中核心区75.3km2。目前,示范区以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工人化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格局正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已有20个项目入园落地,6667hm2高效农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二期2000hm2土地整理全面开工,整合投入项目资金近亿元。

深入推进襄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苗木花卉、休闲旅游、教育科研三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框架,在建及签约投资项目达29个;以中华紫薇园为代表的20多家苗木花卉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种植规模达到1333.33hm2;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46亿元,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收入3.25亿元。

加快建设樊城都市农业示范区。示范区概念性规划已通过评审,正在抓紧实施推进。

“中国有机谷” 涵盖襄阳市的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等县市,规划建设总面积达10667.07km2。目前,该区域内有机认证基地面积已达4920hm2,并汇聚了相关基础设施、有机农业合作、休闲旅游等项目投资逾200亿元。

扎实推进“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建设。10个整镇推进试点有序推进,其中,双沟、尹集两个省级试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初步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1.2 发展特征

整体发展速度很快,规模快速增加。自从2011年襄州区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后,襄阳市农业示范区快速发展,2015年,襄阳整市进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进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新阶段。截至2016年11月,襄州区、老河口市、谷城县、宜城市、枣阳市5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居全省市州第一。到2016年,襄阳市农业园区产值近2500亿元,全市培育农民合作社6631家,家庭农场6220家,农村土地流转率达41.4%,其中规模经营比重23.4%,数量和规模居全省前列。

园区主导产业多元化。“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深度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新业态”作为示范主题,以农业为基点,推动农业优势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发展主题,襄州地区以发展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和粮油加工为主导,枣阳的麦面加工、饮品加工、大米加工等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老河口以特色油脂和特色食品为主要发展对象,宜城市以十大农产品加工为主力,谷城以打造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产业园区为导向,有机谷的有机农业建设涵盖了众多县市,襄城区以苗木花卉、休闲旅游为主要特色,樊城区以都市休闲农业为主题。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襄阳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多样,既有传统农业的种植、养殖,也有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的加工,还有有特色的玫瑰、紫薇等苗木的培育和加工。

园区经营主体多样化。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园区的经营主体,种植养殖产业主要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主来经营,农产品的加工以龙头企业经营为中心进行,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较为广泛,包含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

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成效。农村土地经营机制不断创新,探索专业大户承包、龙头企业流转、专业合作社经营和委托代耕代种“四种模式”; 农村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农村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平台等;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开展土地经营权证和土地流转合同质押贷款,并在示范区内每个新社区设立金融网点;襄州双丰收农机合作社探索的土地托管模式,实现了“不流转的规模经营”。

2 存在的问题

2.1 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不理想,园区内经营主体小而全现象比较普遍

2014年,襄阳市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公司589家,其中,粮食油料初、深加工的企业有153家,但是从他们的规模来看,都是中低产量和产值企业,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小、经营分散,没有形成集约规模效益,很多企业靠补贴经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相似,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基本都是互相模仿,导致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影响力,形成恶性竞争,大部分企业经营利润较差,勉强维持生存。

2.2 园区的运营模式不够合理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合作社主体型园区的绩效最好,企业集聚型园区的绩效次之,但是我们的最主要发展模式是企业集聚型,由政府牵头吸引企业到园区投资发展,再由企业推动产品的市场运作。企业是围绕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展开工作的,这就可能导致园区内企业在考虑当地农业发展方面较少,这对于整个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是不利的,园区的整体绩效就相对不理想。另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参与过多,未能较好地激发其他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政府推着企业、合作社、农户向前发展,这对园区的可持续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农户等主体对政府的依赖较强,但是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不应起到主导作用。

2.3 园区主导产业零散,特色不鲜明,重复建设现象明显

我们的产业园区在发展初期都规划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示范园区中大部分都有农产品加工园区,且粮油加工企业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我们的粮油加工企业在市场中并没有知名品牌,多是小规模重复,相互间的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襄阳市老河口的 “汉水”沙梨、枣阳“汉光”桃等有特色的农产品资源没有被深度开发,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导致我们的农产品在低价上徘徊,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有我们的有机茶、杜仲、玫瑰园、紫薇园等有特色的产业,在省内以及全国知名度较低,也没有带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由于我们的园区产业零散,没有形成特色的主导产业,导致我们的园区没有较好地产业集聚,经济效益不高,发展的重点不突出。

2.4 市场营销观念较为薄弱,品牌意识不强

示范园区内的产业范围涉及的很广,从农业初级品到深加工的农产品都囊括其中,襄阳市农产品有 18个中国驰名商标,48个湖北著名商标,数量不少,但牌子大,规模小,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对政府的依赖较高。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本是为了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靠政府的推动,园区经营主体开发市场能力较弱。园区内有较多有特色的农产品,但是对产品的市场营销策划不够重视,例如:初级农产品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收购—装箱—出售”这种初级销售模式上,导致公司不赚钱,农户没有积极性种养。加工后的农产品在市场中也存在较大的困难,产品雷同、竞争激烈、成本居高不下、没有核心竞争力,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利润低下、企业活力不足、市场扩大困难,加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

2.5 园区内科技利用率较差

较多的农业示范园区在建设初期都与科研院校、科技人员有较好的合作关系,但随着园区建设的发展,由于经费问题、政策导向等问题,使得园区的科技支撑减少直至消亡,这样园区的产品开发、方案优化、发展方向等内容就遇到较大的问题,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就遇到障碍。

园区发展靠创新,襄阳市农业示范园区还是较为重视农业的科技创新,但是受制于现有的科技人才、资金和相应的保障制度,我们的科技创新做的并不好。虽然引入了很多新技术、新产品,也推广应用部分新技术、新产品,但是整体绩效不理想。例如襄州区引入农家富育秧工厂、天普太阳能体验馆、园艺工厂、食用菌工厂、院士专家工作站、精准农业园、太阳能体验馆、组培工厂、循环农业园、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生物质成型燃料示范园、植保机械展示馆、薰衣草庄园等科技含量高、示范引领性强的现代农业项目。但是从后续的反馈情况来看,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作用非常有限,农民对这些项目的认可度并不高。

我市的农产品加工大多还停留在初加工上,我们在农业方面的专利申请和技术需求的供需还是比较多,这些创新的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多研发成果在认定结束后就束之高阁,没有在企业精深加工中得到较好的转换。

目前,我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有4家,分别是襄州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老河口农产品加工科技园、湖北枣阳冬小麦产业科技园、湖北生猪产业科技园(宜城),这些示范区以高科技为导向,对周边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农产品加工业的融资能力弱、科技創新不够,农超对接和市场开拓不够,对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重视不够,

3 促进襄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建议

3.1 政府职能的科学确定

政府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园区的发展不能离开政府,但是园区的发展也不能依赖政府。

政府在园区成立初期可以运用行政力量来推动其建设和发展,但是当园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应以市场的力量为主导来发展。政府在园区规划、融资、政策引导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工作重点不同。园区成立初期,政府要在各个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待园区逐渐成熟、完善后,合理规划布局、制定园区相关政策、搭建融资平台,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园区内的各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的扶助和管理上。一方面帮助各经营主体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让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对经营主体的监督和考核,让他们能遵守园区的发展规划,诚实、守信经营。

3.2 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布局

第一,对园区内的产品资源合理整合,把众多零散的、规模小的产品分类整合。优势产品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争取成为国内知名品牌;零散的、小规模产品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提高本地影响力。我市的粮油加工企业众多,可以打破地域界限,把这些企业统一起来,形成几个大的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经营管理。

第二,关于产业布局方面,可以把与粮食相关产品的种植和精深加工放在襄州区和枣阳,宜城以食品加工园区为自己的特色,老河口重点发展油脂加工,把优质有机经济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建在南漳、保康和谷城。

3.3 提高园区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园区内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经常出现抛荒、种植不足的情况,全市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产值只有160亿元;企业开工不足,很多企业一年只有两三个月在生产,我市养殖水面有4.67万hm2,仅次于荆州,发展水产品加工大有可为,但目前水产加工规模远不能与荆州相比。茶叶、杜仲、核桃、油用牡丹、麦冬、玫瑰、大头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都在全国全省靠前,精深加工空间很大;园区内的人力资源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下来优质的人力资源非常少;通过对园区内的投资和产出比我们可以看出整体的平均经济效益不高。要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园区的经营绩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集中园区内土地,实行公司化经营。土地集中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有利于现代化生产。公司化经营有利于农业高素质经营主体能力的发挥,公司负责人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比一般农民有明显优势。

第二,完善园区内配套服务。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如路、水、电规划科学合理;减少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的时间,如登记、税收、补贴等;拓展园区融资渠道,减少资金难题;协调农户与园区经营主体间的矛盾,做好政策宣讲以及安抚工作;积极提供各种生产和管理技术,为提高园区效率打下基础。

第三,推进一二三产业链的衔接。根据市场需要做好园区内种、养农产品的规划,然后把初级农产品进行各种程度的加工,最后通过各种服务平台,把我们的产成品销售出去,使这三个产业协调发展。

3.4 激发各经营主体的市场意识,树立品牌意识

园区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中心,也就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围绕消费者需求进行市场开发,包括产品开发、定价、渠道设计以及促销工作。

转变生产观念,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我国农村很难及时、准确获得市场信息,即使获得了信息也不能较好的分析相关信息,所以我们的园区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多停留在粗放型生产上,不能较好地挖掘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园区整体经济效益较差。要改变这种局面,各经营主体必须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安排生产,并且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政府构建市场信息平台。要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开发,政府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第二,打造农村互联网销售平台。

3.5 做好农村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工作

人才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必须做好相关人才的选、用、育、留工作。农村人才最核心的是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可从内外两个方面开发。首先,利用现有的农村人力资源来做好科技人才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要发挥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潜力,加大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和工作积极性的引导。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可以是讲座形式,也可以是专家的现场指导,还可以选派合适的技术人员到高级别的学校、研究所进行系统培训。总之利用农业系统内所有的资源使农村的技术人员较全面掌握相关的实用技术,并定期进行技术更新,以便对农村新发生的技术问题有较好的掌握。第二,做好农村技术人员的选拨,由于农村条件较艰苦,很难长期留住外来的技术人才,所以必须选拔和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技术人才。一方面我们应从参与园区内农业开发的工作人员中选择;另一方面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和企业主中选择。第三,对内部科技人员做好绩效考核,激励他们学习、使用和推广新技术。

其次,强化与外部科技人力资源的合作。第一,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科研院校的资源,实现产学研联合,推进农业园区建设。第二,聘请相关产业专家做为技术顾问。第三,与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规划、生产、营销一条龙的合作模式。

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开发方面,首先,要选拔出来优秀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人才来源要广泛,限制条件要少,只要能通过我们的选拔都可以进入人才库,进入人才库后通过培训体系的培育,可以逐渐负责相应的农村市场开发建设工作。二是对本身既懂得管理,又善于市场营销的人才,我们可以直接使用,采取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使他们能积极为产业园区建设服务。三是建立农村人才市场,实现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合理流动。四是稳定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确保人才能留在农业产业园区中。五是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中的相关人员,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市场、管理市场。六是采取公司化的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甄若宏.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构建与升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

[2] 刘源.句容东方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業大学,2014.

[3] 王丽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2).

[4] 郝丽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动力及对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6(07).

[5] 殷立.苏州现代农业园区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市场创新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浅析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市场问题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