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研究

2018-05-14 14:27陈绮媚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陈绮媚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语文教学的改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家长和学校都认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阅读作为一个关键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中突出阅读的重要性。所以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设计,分析目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根据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过于片面,主要是因为阅读能力不强。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潜力。从兴趣入手,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注意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在阅读过程中加入课外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注意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除了为学生进行阅读之外,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多个角度为学生讲解阅读的作用。

一、科学设置阅读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足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在字词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对阅读内容的感知能力比较弱,问题的设置不可过于随意,而是要结合阅读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阅读,有针对性的阅读可以保证阅读的效果。还可以从课文中挑选重要的字词句,从而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理解的同时也掌握了阅读的技巧。采用设置阅读提问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历不同,所以对同一个课文有不同的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进行提问,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课文。采用设置阅读问题的方式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设问的教学方法在此时显示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讲解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荷叶圆圆》时,可以设置明确的问题:你们对荷叶有什么印象?荷叶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的?荷叶与其他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呢?你见过的荷叶都是什么样子的?等等,让学生展开思考,引起学生对荷叶的关注,从而进行课文教学,带领学生阅读课文。

二、以阅读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

(一)以读为主,以说为辅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教材之外,教师也要合理运用其他的教具和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信息并且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提高审美体验,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因此要重视读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借助说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心中默读或者是大声地朗读都可以增加对文章的印象,除了朗读,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除了复述课文,还要让学生展开想象,为一些故事写出更多精彩的结尾,每个人的想象力不同,所以会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故事画面,学生通过说,可以展示自己的表现能力,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另一种理解。采用以读为主、以说为辅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效地输出,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狐狸和乌鸦》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复述之余再发挥想象,在狐狸将乌鸦的肉骗走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说的过程中,不仅会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还将故事进行了扩充,无论是复述课文还是续写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二)以读为主,以画为辅

除了阅读之外,采用画的方式也有一定的作用,低年级语文课文特点是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使用读画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做标准的示范,让学生将课文的内容画在纸上,边读课文,边画故事,可以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故事原本是文字的形式,将文字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在纸上,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更加直观地理解,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问题解决之后,对文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图画也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一种展示,教师可以通过图画认识到学生的阅读效果。比如在《有趣的发现》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在纸上画出各种昆虫的样子,然后通过交流,教师为学生展示这些昆虫本来的面貌,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时再进行朗读,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效果。

(三)以读为主,以演为辅

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课文比较简单,因此教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可以加深理解。此外,可以采用读演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表演来展示课文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要充分阅读课文才能体会每个角色的特点以及语言的习惯。《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提前做好头饰,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并且选择要表演的角色,充分感受课文中各种角色的心理和语言。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做示范,比如狼的表现应该是凶狠的,而羊则比较柔弱,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以读为主,以思为辅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感悟能力的差别,并且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进行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对课文产生新的见解。比如在《青蛙看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青蛙是如何看到大海的?学生可以带着这种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学生恍然大悟,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进行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也要引领学生回到课文本身,积极思考更多的問题,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思考对于阅读的作用。

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语文阅读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无论是利用音乐营造阅读的氛围,还是采用全班齐读的方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都是在为学生创造阅读的环境。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下,学生对阅读内容会产生更大的兴趣,不仅对阅读内容产生更多的想法,还可以促进思考,提高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一些课文的内容,选择其中的故事片段,找到类似的文章,让学生体会类似片段的阅读内容,从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以及作者的语言技巧。自由朗读、个别朗读、全班朗读等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班级内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阅读。学生在主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而且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也值得表扬。阅读环境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良好的氛围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完成充分的阅读。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课堂学习的效率也会逐渐提高。教师根据学生的成长可以进一步调整教学的策略。教师要为学生挑选有意义的文章和书籍,在阅读之后写读后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教授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总结科学的阅读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会划分阅读内容的层次,从总分总等结构来认识文章,了解文中作者使用的语言技巧,学习其中的生词生字等,还要体会作者真正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现实意义。教师可以选择统一讲解阅读方法的形式,也可以根据具体课文的讲解来提醒学生阅读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坚持阅读,让学生真正地热爱阅读,从阅读的体验中明确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阅读。虽然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阅读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阅读指导,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五、结论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明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鹏.农村低年级学生阅读技能培养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7(20).

[2]鲍兰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4).

[3]杨琴.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