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8-05-14 14:27邓若平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结合小学语文

邓若平

【摘要】中华经典,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魅力独特,蕴含著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其强大的育人功能,一直备受推崇。把经典诵读活动与德育管理融合起来,充分发挥经典的教化功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优化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如今的孩子,应当加强对经典的学习。教师通过对孩子进行诵读经典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和预感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本文将浅析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诵读经典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国学经典诵读近年受到老师在语文课堂的推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国学经典不仅由于它自身优美的辞藻、耐人寻味的道理,更是能够让学生从其中明白古人的风骨以及傲气,这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在素质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文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把握时代趋向,重视经典诵读,与教结合作用

首先,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我们可以把经典诵读融入课堂,通过经典诵读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学习品质。教授学生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等文段和《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名言,利用其中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精到描述,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总之,把经典诵读融入课堂教学,对提升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学习品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其次,诵读经典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多和许多家庭教育方式失当,使得部分孩子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热爱劳动、不尊敬长辈、不关心他人、不遵规守纪等不良习惯。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选用经典中相对应的篇章语句,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来达到教化学生的目的。《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三个篇章,对青少年学生日常行为、待人接物方面作出规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选用《论语》中“食不言,寝不语”的语句,开展“诵中华经典征文比赛”,在班级间展开就餐纪律和就寝要求大讨论,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善。

二、经典诵读,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探寻教学方法

(一)加强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社会构建主义主张,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必须通过投身于某一群体的合作探究的活动,才能实现知识学习的体系构建。学习不仅需要学习者个体积极主动地内化所学知识,还需要融入个体之间的合作,加强某一群体间的互帮互助,使得学习效果最大化。因此,老师在进行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适当开展一些可以增强小组合作的活动,实现全体学生阅读赏析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诵读《题西林壁》这首诗时,老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完这首诗以后,设计一些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问题,并且对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之间要积极配合,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每位成员必须积极地思考,同时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漏洞,并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借鉴来消除这些漏洞。这样一来,学生在诗词学习时的漏洞减少了,诗词教学的效果也会随之提升。

(二)经典诵读助力语文思维,提升古文学习理解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文并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建立独特的语文逻辑框架和清晰的语文学习思路。有凝练和抽象特点的国学经典读起来清晰明朗。有些经典作品通俗易懂,有些经典作品内涵清晰,有些经典饱含哲理。以《论语》 《孟子》为例,这些古文经典不仅文采斐然,而且都有缜密的逻辑结构思维。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积累文学素材,提升阅读能力,也能启发写作的行文思路。例如学生学到《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全文虽然只有三百余字,但有严密的叙事逻辑,与妻妾客人的一问一答,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设喻说理的手法,借用一个故事暗喻另外一个故事,有弦外之音。全文叙事简洁,语言精练,在诵读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构建语文思维,学习逻辑结构。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语文思维,构建逻辑学习框架,提升古文理解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延伸学生视野,鼓励广泛阅读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推荐适合的经典读物。小学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超过老师与家长,但是他们缺乏理性地辨别是非的能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等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为他们选择思想健康、生动活泼、适合他们的课外图书。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尽量与课文教材相呼应,为学生推荐有益身心发展的图书。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可以推荐他们阅读《雷锋日记》;学习《孔子拜师》时,可以推荐他们学习《论语》等。引导学生多读书,为他们选择推荐不同类别、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书籍,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论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在语文学习中,经典阅读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性,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己,鼓励他们多读好书,享受读书过程中的乐趣,感悟经典诵读的意义,品味体会书中的情感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凤梅.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价值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胡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结合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