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2018-05-14 14:27曹萍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真棒多媒体课文

曹萍

【摘要】有效课堂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通俗点说,就是“向40分钟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

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打造一个有效的课堂,成为我们探究、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课题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金秋九月,迎来新学期,也迎来了一批新的老师,他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他们课堂效率并不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

老师上课前要精读课文, 确定好课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首先,对所教授的内容要有适当取舍。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重点在课文里哪些字、词、句中能有效体现,这是我们老师备课前要思考的,做好内容的取舍,一堂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不是每一个字、词,每句话,每个段落都要顾及。其次,我们通过何种形式来抓这些字、词、句来实现重点的突破,让学生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引起一定的共鸣。这就在于老师的取舍和选择了。读,是用齐读,还是个别读,是分角色读还是引读、范读……讲解是用直接口述还是运用多媒体或是教具的辅助,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也在于老师的选择和取舍。老师只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找准突破口,才能有的放矢,否则老师累,学生茫然。我们要学会拎住“衣服领”,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拎起整篇课文。找准切入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善于运用这一规律去理清全文的来龙去脉。如一位新老师在上《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就从字到词再到段,每一句话、每一自然段都进行了讲解,让人感觉每样都没漏掉,每个方面都讲到了,但给人感觉又是每一部分都没落到实处。重点不明确,难点更是不知道在何方。这样的课堂,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更累。有效两字与它一点儿都不搭界!

二、多媒体内容要有所取舍

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注入多媒体技术也已是理所当然的。为了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们通过网络寻找,可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琳琅满目,内容更是繁多而杂乱。此时,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有适当取舍。雷同的、类似的,和文章内容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够密切的,老师要学会放弃。教师要明确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性作用。多媒体只是辅助语文教学的工具,辅助性是它存在的特点和价值。我们应该是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把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或者是更方便学生对知识的吸取。

这位新老师在《钓鱼的启示》的PPT设计上,不同类型的词语反复地读,却没有一定的层次性。整篇文章的段落都出现在PPT上,对重、难点的突破也是丝毫起不到任何作用。这种把整堂课上课的内容都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形式,也是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

三、朗读的合理安排

古往今来,以读为源,读懂是行之有效的教法,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知语言知识及规律,积累丰富语言材料。而每一次读都要明确其读的目的。每一次读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要注重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有位教育专家指出,对于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4个朗读层次: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课文读得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而经验告诉我们,文章初读,以自由、轻声读为好,便于学生自己读准生字词。而后可安排带问题去思考默读。边读边想,同时寻找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做到边读边动笔,画出重点词句,记下不懂的问题。默读一定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接下来,深入地理解文章情感,老师则可以安排多种形式的读,这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激发。

四、课堂评价也要合理选择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经常犯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平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如“真好”“真棒”,完全的应付式评价,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给予的鼓励和赞扬,那这样的评价就是形同于无。

在听一位新老师的公开课《我要的是葫芦》后,一堂课下来,掌声基本没有停止过。可仔细回想,鼓掌的原因大都是“读得真好”“读得真棒”“表演得很好”“你真厉害”,可真正好在哪呢?老师根本就没有点评,孩子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提高。我们可不可以用这样的评语:“我听见你把‘绿绿的‘白色的这两个颜色的词读得很慢、很重,让我好像看到了绿色的藤蔓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真美!”“‘还用治几个字你加重了语气,声音都上扬了,你已经明白种葫芦人的意思了,他是要告诉我们不用治了!”“你用‘来来回回不停地走来表现他心里的着急,表演得很贴切!”这样的评语,比起开始的“真棒”“真厉害”生动多了,而且有针对性,别的学生也知道如何下手去模仿。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才能真正激發学生的探索欲望。

简而言之,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表扬学生需要的,表扬学生在乎的。评价的语言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丰富自身的语言,这样的表扬式评价才会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无论是教学内容选择的“教什么”还是教学策略运用的“怎么教”,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真棒多媒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背课文的小偷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今天真棒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我真棒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