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多元对话促进爱转型

2018-05-14 14:27崔春玲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关爱对话转型

崔春玲

【摘要】爱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多元对话的基础,充满爱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话是在平等的关系中,真诚地彼此形成合意,探究交流的行为,这种行为也是相互认同,符合一定准则的。本文借多元对话,促进爱的转型,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爱彼此可见。

【关键词】師生;对话;关爱;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践行新时代的教育思想,让孩子们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课堂转型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于是,课堂要转型,核心素养要培养。那么,时代也应赋予立德树人一种新的内涵,教师对学生爱的教育应有新的定义。

近期,学生填写了一张《评选最可爱的教师》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被全班学生都喜欢的比例仅为4%。再精确一点,即每个班级至少有一个学生对老师是不喜欢的。也许有人认为这个比例是正常的,一个教师很难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那么请看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A教师和B教师任教班级的人数都是38人。其中,选择喜欢A教师的人数是35人,3人没有做选择。选择喜欢B教师的为37人,1人没有做出选择。那么,在评选最可爱的教师这个活动中,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不愿意选择这个老师的呢?本文又作了进一步调查,请学生写出没有选择某个老师最主要的原因。根据回收的调查结果,我总结了几点主要原因:

1.我不喜欢写作文;

2.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多选,因为我有最最喜欢的老师;

3.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

50%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原因跟自身偏科有很大关系。因为不喜欢写作文,所以不喜欢语文老师。因为做不出来题目,所以不喜欢数学老师。抛去单选多选审题不清的学生,还有3%的学生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所以没办法喜欢老师。可见,教师看似对学生付出了百分之一百甚至更多的爱,却没有得到百分之一百甚至更多的回馈。本文认为,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对话,促进爱的转型。

一、俯下身子对话心灵

教育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爱的教育,设想教育中缺少了爱,又有什么驱动能真正走近儿童,走入儿童心灵深处呢?那就更不用说亲其师信其道了。教育需要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教师传递信息让学生接纳与吸收;学生接受教师的心情和见解,构筑彼此接纳的空间;师生相互理解,发现问题,构思新的关系。

班上有这样一名学生Y,同学关系处理得不太好,几乎没有朋友。虽然自己一直努力,学习上更加刻苦,想主动融入同学的圈子,让大家接受自己,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询问了班上几个颇受欢迎的同学,为什么不愿意跟Y同学做好朋友。答案几乎是一致的:Y不够有担当,宽容之心欠缺。那么,传统的沟通方式可能是教师与Y同学好好地谈话,分析原因,让他努力,用一颗宽容之心让更多的同学接纳他。这种教师主动干预的心灵对话方式,在短时间内或许是最有效的。但Y是否能学会和同学的相处方式呢?又能换来多少真正的朋友呢?会不会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做一个宽容的孩子”的谈话,给孩子无形中贴上了“我不够宽容”的标签?

俯下身子,用学生的视野洞察学生的心灵,不仅仅是教师表达自己的见解,铿锵有力地说服,更重要的是俯下身子对话之后,学生的心灵是否真正接纳信息,是否真正读懂传递者的信息,进而思考出更合理的方法。目前,一线教师最多的苦恼,莫过于自己的苦口婆心,却只换来学生的满不在乎。就像调查中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原因之一那样,唠叨的爱、啰嗦的爱、主动传递的爱,或许并不是学生能够接受的爱。

二、携手家长对话家庭

每一位家长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方式,或严厉古怪,或循循善诱,或率真随性……就好像一个人的性格,不会因为他成为一名家长,就有了性格上的改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就是在和性格不同的群体对话。家长是学生的第一引导者和影响者,是班主任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的第一联络人。携手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还能够和家长共同达成教育学生的共识。

班级不喜欢老师的Y同学,没有宽容之心的Y同学,有一个要强的母亲。离异之后,母亲为孩子撑起了新的成长环境,一边工作一边辅导孩子的学习。因为怕失去,所以才会格外珍惜。因为害怕不够优秀,所以才会期望更多。Y很害怕犯错,Y很不想让大家看到他犯错。表面上Y同学的主要问题源自于他日益形成的性格,源自于母亲的教育方式。经过多次与母亲沟通,笔者发现携手家长并不代表携手了家庭,携手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并不代表家长和学生都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家庭,尤其是破碎后的家庭,背后隐藏的信息往往给教育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教师教育学生,携手家长,必定要深入对话家庭,转变沟通与爱的方式。

三、直面课堂对话学习

真正意义的优质教学应当是知识的建构;是教师引导学生同教科书对话,同他者对话,同自己内心对话;是合乎学科本质,基于相互倾听关系而展开挑战性学习的活动。新课改的呼声促使课堂转型,教师直面课堂,聆听课堂的呼唤,方能实现与学习对话。案例中学生不喜欢老师的原因是因为自身在该门学科上没有充足的自信,没有得到恰当的反馈。

教师直面课堂,与学生的学习对话,就是一种爱的转型。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单是心灵上的关爱,还有知识与技能上的爱。教师引导学生从认知性教学走向协同式教学意味着从个人主义学习走向集体主义学习,教学对象之间形成协作关系,相互帮助,建立学习的共同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获得挑战和自信,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调查中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该学生在作文学习上的这种偏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至少没有展开思考,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充满关爱的、有序发展的课堂学习阵地。教师直面课堂,对话学习,才能给学生最优质的爱。

新时代的教育必定是生态的、和谐的教育,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必将是平等的、形成合意、互相认同的,必将是充满爱的。多元对话是爱的对话,本文借多元对话,深入学生心灵,直面学生家庭,剖析学生课堂学习,促进爱的转型,力求给学生更加优质的爱。

参考文献

[1] 林婷婷.浅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把好爱的天平[J]. 学周刊,2017(16).

[2] 钟启泉. 课堂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关爱对话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