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逻辑

2018-05-14 14:01林柏成陈树文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理论特色习近平

林柏成 陈树文

[摘要]作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具穿透力、震撼力与影响力。深入把握研究这一思想的形成逻辑是使之落地有声、有效、有力的基本前提。时代主题、理论前提、现实依据、实践基础、文化支撑、个人条件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与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这一思想的逐步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逻辑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04-0022-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由大到强”的历史新方位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与变革,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篇章,将治国理政与党的理论创新跃升到了新水平,形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又实现了一次与时俱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既要很好地把握这一思想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与实践要求,又要系统地搞清楚它为什么能够形成的关键逻辑,这对于我们更好强化对这一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持续增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凝聚同心共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所谓“形成逻辑”,其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必须系统梳理这一思想体系形成的支撑因素,正确认识这一思想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影响。研究认为,时代主题、理论前提、现实依据、实践基础、文化支撑、个人条件等构成了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逻辑因素,这一思想之所以得以逐步生成发展,就是在于以上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强大合力,这是伟大思想形成逻辑的题中之义所在。

一、时代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于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是植根时代又回应时代的逻辑产物,具有典型的内生性质地和鲜明的时代色彩。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思想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思想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思想的生成发展,都植根于所处的时代。邓小平当年曾指出,“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3]。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实践努力,我国总体上从“欠发展”时期步入了“发展起来”时期。要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带来的新问题,正是解答“邓公之问”的重要意义所在。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4]紧紧结合时代主题,始终不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并展现出具有中国元素的气派风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习近平强调要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始终都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框架内推进,我们的治国理政实践也始终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因此,作为当今最重大的时代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进步的重要任务,必然也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丰富发展的逻辑起点。

二、理论前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坚持与继承创新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必然都有其可溯源的理论前提。作为一个科学严密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深刻理论逻辑体现在,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丢掉“老祖宗”,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但又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死板的教条,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学理思维上很好地遵循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脉络,提出了破解时代难题、推进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了很多老祖宗没有讲过的话,回答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答案的问题,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新版本”,为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比如,这一思想强调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在思维上要注重战略性、创新性、辩证性、法制性等,是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这一思想提出了要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篇章”;这一思想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有效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基础上生成发展起来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必将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不断深化拓展。

三、现实依据:对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审视与准确回应

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现实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中,治国理政才可顺理成章、游刃有余;只有提出和实施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我国当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我们的工作才能符合实际、取得实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认识与科学研判而提出的,世情国情党情是其形成的现实依据。从世情来看,当今世界的国际形势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推进,但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比如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诸多全球性难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解决了占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社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诸多方面居于世界前列,经济体量已名列世界第二,但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不好、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制约因素。从党情来看,自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较好成绩,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与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内政治生活面貌为之一新,党的执政基础与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但“四种危险”“四风问题”等影响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的消极因素尚未根除,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等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繁重。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特点,意味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意味着我们党担当的使命之重前所未有。要积极应对上述挑战,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就不得不在理论与思想指导上作出回应与思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敏锐的洞察力与冷静的判断力,将推进理论创新与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特征新趋势相结合,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充满了现实针对性,体现了具备与时俱进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气魄与作风。

四、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理论源于实践,具有成长空间的有效理论必定是顺应实践需求并具有强大实践根基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镜花水月,而是在深深植根于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形成的伟大实践是这一思想生发的深厚基础。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一条宝贵经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实践上,我们党成功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在理论上,围绕着社会主义、党建、发展等基本问题,我们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是什么”“怎么样”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地解答,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实践新要求与人民新期盼,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领域各方面发生的高质量跨越与跃升直接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这一思想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优势得到不断彰显,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也必将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伟大理论的诞生深深得益于丰厚的实践沃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实践中探索而来,在实践里丰富和发展,实现了实践创新与理论超越的良性互动,是行动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坚强保证。

五、文化支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对世界多样文明的创新性吸纳

一种伟大思想的形成,岂能离得开特定的文化养分?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怎可缺乏文化传承与互鉴意识?文化是思想之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经验的基础上孕育发展的,是从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成长而来的,表现出守正出新的传承基因和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文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5]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中国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独特的文化基因,这些都蕴含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哲学思想、教化因素、道德理念、人文精神等能为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的启迪借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调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破解当代中国发展之困,有效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注重对世界各种文明养分进行创新性吸纳,增强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亲诚惠荣”等理念的提出与践行,为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影响力与感召力贡献了巨大力量,成就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享誉世界的“中国气派”。文化的支撑效应是强大的,也必将随着治国理政的实践而不断渗透与升华。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血脉,并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互学互鉴,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很好地生成发展,并在实践中绽放出璀璨的真理光彩、真诚的道义力量与永恒的文化魅力。

六、个人条件:习近平同志几十年从政经历锻造的优良品质

领袖的产生绝非天然,思想的形成必有根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接地气又充满活力,它既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卓越人格魅力、个人躬身实践密不可分。习近平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与理论家的宏大胆识、超凡智慧和独特创造,为这一科学理论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也绝不可忽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6]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望,是时势造就的。而习近平同志的超群能力与优秀品质也影响和创造着时势。回顾习近平的成长经历,我们从中可以直接体察到大国领袖的心路历程,更可以间接捕捉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发展脉络。习近平的家庭背景与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革命历史教育,使他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品性,让他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他的从政履历丰富,历经村、县、地、市、省、中央等层级,遍及党、政、军各个领域。从陕西到北京,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从西部贫穷地区到东门沿海发达地区,多领域多层级的岗位历练很好地成就了习近平的领袖格局与人民情怀。在陕北七年的知青岁月使他经受了艰苦环境的考验,磨炼了意志品质,为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河北正定是他真正从政的起点,他在那里留下了广泛实在的、人民满意的政绩与口碑;福建十七年的经历与主政浙江、上海时期,分别是习近平各方面从政能力得到全面历练的发展时期,也是他政治家素养、执政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的黄金阶段,同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阶段与成长时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作为总书记的习近平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超凡的政治智慧、果敢的理政自信、恢弘的革新魄力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融于党和国家发展的伟业中,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體系日臻成熟完善,充分彰显了一个东方大国领导人的卓越风范。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生成逻辑与习近平本人的从政历程、品质提升是一以贯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总之,研究思想理论,必然要探究其形成的逻辑。时代主题、理论前提、现实依据、实践基础、文化支撑、个人条件等是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逻辑因素,这些因子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内在统一于这一思想发展的全过程。正因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才能取得跨越式发展,各领域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我们必须勇于承担起学术研究的重大使命,全面系统地深入学习领会这一伟大思想,尤其要把握好其形成的逻辑机制。只有这样,发展才更明缘由,航行才更有方向,我们才能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将这一思想更好地贯彻落实,才可以新的气象新的作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4.

[3]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1.

[5]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4(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0.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理论特色习近平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标题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