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音乐教育

2018-05-14 08:59温丽柔
北方音乐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本土化乡土音乐

【摘要】有许多教师曾向笔者反映,在学校中教福佬语的童谣或民谣很不容易教,大多数的学童会排拒。尤其北部这种情况更为严重,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曾与国内一些音乐教育学者专家谈论过,归纳其根由,不外乎教学素材适切性、教学技巧灵活度以及教师个人在本土音乐基本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本土化;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技巧上的讲究

一味以呆板的方式机械化地填鸭给学童,自然激发不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致。笔者曾见过教学灵活的教师,如何在教台湾歌谣时将一脸木然的孩子,很快地转变成兴趣勃勃的参与者。

当然,如果教师很能引发学生兴趣,如果教的是不正确的内容,那依然是功亏一篑的。不管是从内涵及精神层面,或从具体教学的可行性上来看,音乐教育本土化是现今可以肯定的趋势,然而由于台湾现阶段,不管是教育当局、学校、教师甚或一些专家学者,对于音乐教育本土化在观念上及教学深入之程度不足使学生无法有足够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品尝及理解本土性音乐,而非本土音乐不好用或没价值。

二、国内本土音乐之教学欢益

本土音乐的价值,除了文化上的、情感上的意义之外,教学上也比非本土音乐来得有效益。笔者参考了一些资料及综合本身教学,简单将其效益重点式条列如下国家民族意识而言,本土教材即是民族意识具象化之后的产品,就音乐教学的技巧而言,本土素材是上好的教学工具及课程。就音乐的内涵而言,乡土素材是丰富的宝藏,而其实质的效益应该有:

(一)提高国家民族意识

透过本土化教材,进而认识及亲近本土的音乐并回蕴涵在其中的民族自尊。

(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益

由于本土化素材的生活化、自然化及简易化,使音乐教学更为渐进与简单,为学生提供进入精致艺术音乐的阶梯,使音乐学习能由近而深,更為宽广深长,音乐能力更为扎实。例如“一的炒米香”的福佬语童谣,语言节奏清晰易学,其节奏内涵,使它适合用来教学,但也可让学生边念边配合教师设计的节奏乐器伴奏及片乐器伴奏,如此一来即是音感训练中的分部统合能力的培养了。若这些顽固伴奏是由学生自行设计,就可以算是上好的创作教学了。

(三)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

西方音乐固然是国际的、值得学习的,然而观念上及教学上深入之程度不一足以使学生无法可以游刃有余的教师的引导下,去品尝及理解我们的本土音乐,而非本土音乐不好用或没价值。

三、现阶段音乐教育本士化的前瞻与回

研发本土化的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即依据本土音乐素材的特色,由教育当局主导,研究发展出一套可供全国国民学校参用的音乐课教学体系。九年一贯课程编要,“艺术与人文”中的音乐方面,全不提供具体教学的音乐概念、符号及其进程给老师,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容易达到预期效果。毕竟不是多数教师都深入懂音乐,又同时了解本土语言的音乐特质。既然实际状况是如此,期待各学校自行发展及规划自己的课程,不但是缘木求鱼,牺牲的更是音乐的教学质量。如果1989年12月底公布的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再不调整,那么辅导学校和教师们依据本土音乐素材特质规画音乐课程进度流程,便是刻不容缓,研发适合音乐教学的本土音乐教学素材,除了过去所采集的传统音乐及歌谣,须再针对音乐教学加以整理外,采集研究的工作和创作具本土特色之教学用曲目,是一样重要的工作。这需要音乐教育专家和民谣音乐研究者的携手合作。而教师方面,则需要学如何判断及选用适合的本土音乐素材。

四、结言

由于过去政治上的原故,对乡土的特意打压,使乡土文化三四十年来未能根植于国民之观念及情感中,这是一个文化上的莫大损失。现既已察觉,自然要加倍抢救,期待不久的将来,乡土文化得其应有的尊严与疼惜,此时教学应也能正常运作了。本土文化的美感,常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可见其何等需要人们用心灵去领会。就以最近常听到郑进一的“家后”而言,外国人怎能体会台湾人讲“家后”词意的温暖与意涵,没有生活在台湾的又怎能了解歌词中深而远的感情,本土音乐的美感就在此。而音乐教育,怎能舍近求远呢?

作者简介:温丽柔(1990—),女,汉族,江西省南昌市,广西艺术学院,16级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视唱练耳。

猜你喜欢
本土化乡土音乐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