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专业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探析

2018-05-14 13:52徐媛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5期
关键词:财经专业课数学知识

徐媛

[摘 要] 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新形势下,数学课应以专业课知识为背景改进教学,为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列出在中职财经专业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加强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结合专业知识精选优化教学内容、开展数学建模加强数学应用能力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以求抛砖引玉。

[关 键 词] 财经专业;中职数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162-02

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新形势下,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对数学课的性质进行重新定位。数学课应在专业课知识的背景下改进教学,为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目前,大多数中职数学教师都还只是为教数学而教数学,教学过于理论化,侧重于数学体系内的演绎推理,较少考虑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更少考虑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因此,用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背景作为数学教学的背景,对激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需要,促进其对数学学习的正确认识有积极的意义。下面结合财经专业的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经验和做法。

一、贴近专业,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内容贴近专业,首先就要搜集专业课教学内容中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方法。数学教师可通过翻阅专业课教材、主动向专业课老师沟通请教等方式了解并熟悉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对专业课教学中需要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改造,让原本零碎地夹杂在专业课内容中的数学知识回归到数学教学体系中。

财经专业课程,几乎每一门课程都与数学密切相关,数学的工具性也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财经专业教师的访谈,大致得出中职财经专业学生在不同工作方向上所需的数学知识:

其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教师需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处理。

例如,数学的分段函数与《税收基础》中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整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探究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其次,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设纳税人的月工资超过2000元的部分为x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f(x)。

则当0

当1500

当4500

……(略)

接着将个人所得税分段函数表示法转化为列表法,形成教材《税收基础》中的个人所得税的知识点。

最后,结合具体例题,引导学生熟练计算。这样的处理,使学生从数学的问题角度理解专业的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二、加强基础数学运算的培养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各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都涉及数学运算,如《会计学原理》的票據贴现、《税收实务》的所得税计算、《成本会计》的固定资产折旧等都需要计算,会计离不开数字,财经专业对数字有准确的要求,不能有丝毫差错,一个小小的数字差错就可能导致错误或者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尽量避免差错,而且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然而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却不尽如人意,既影响数学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也对财经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形成了阻碍和制约。所以,数学教学应以加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为基础。

1.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

2.加强计算器的使用训练。在会计岗位上计算器随时在使用,要求学生对计算器熟练掌握。可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强计算器的使用训练。

3.借助工具软件,如计算器、计算机等解决复杂、烦琐的运算问题,淡化运算技巧。

4.学生入学后,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数学课时间,帮助学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尤其是涉及基础运算的部分,完善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

在日常财务核算过程中,例如企业的“销售收入”和“产品税金”;“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时间”长短和“实现利润”的大小等,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正比例关系”。熟练地运用“正比例关系”的数学定理来计算,对财务核算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例如,只需要知道每月的预计不含税销售额,就可以计算出当月的销项税额。

假设:A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17%的税率计算缴税,2017年8月不含税销售额共计1500万,求A企业当月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照“正比例关系”算法:用1500乘以17%就可以得出当月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55万。

三、开展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财经专业课中,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的计算公式就是一个特殊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学生却看不出来,仍然要死记硬背。又如,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已经学会了方程组的解法,却对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表现出极大的困惑,其实它就是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而已。学生很多时候都表现出在数学课上会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到了会计课上却不会用。也就是说学生不善于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会计领域的实际问题,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我采用如下策略:

(一)加强重点函数模型的学习和应用

数学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关键在于建立数学模型。而会计专业的许多实际问题如库存问题、边际成本等都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所以在财经专业班级上课时,针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数列的应用作重点讲解。将数学知识融合在财经专业知识的背景中,通过解决问题、提炼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处在有实质内涵的专业教学氛围中,亲历知识的再认识,感受数学模型的建立,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使学生学会从专业的角度看数学。

例如,某公司持有六张带息商业汇票,期限分别为一至六个月,每张面值10万元,票面月利率均为2%,按复利计算。

问题1:这六张汇票到期后的终值分别是多少元?

问题2:将这六张汇票终值数据按期限由短到长排列成一列数,有什么特点?

问题3:这样一张面值10万元的商业汇票n个月后的终值是多少?

问题4:这六张商业汇票到期后的终值总和是多少?

这道例题将数学中的等比数列与专业课程中的复利终值计算结合起来,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设置,学生不但巩固了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的应用等知识点,而且还掌握了复利终值的计算这一会计专业知识。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同时也能体现数学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服务性价值,实现了数学知识与专业的完美结合。

(二)结合专业设计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是完整的课堂必要的一个环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深化。学生通过作业加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教师通过学生作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增长学生的见识,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理解,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布置课本上的作业外,我还根据所教授的数学知识结合财经专业特点设计一些可操作性强的作业,或者把简单化的数学应用问题还原成实际专业背景下的具体应用让学生去探究,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學习完《随机抽样》之后,本着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解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的原则,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比如财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分析、财经专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等,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归纳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再如,学习完数列后,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各银行了解贷款的利率,分析相同的贷款额在不同的利率或不同的还款方式下的优势与劣势。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既要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又要实现其为专业服务的价值;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又要为部分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基础。方法的尝试只为改进教学,数学课程与专业知识相互融合、补充、渗透,既实现了数学学科的功能化,突出了职教的特点,又为职业学校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奠宙,鲍建生,徐斌艳.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顾伟晨.中职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情境教学实践与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林义禄.论中职财会专业数学教学[J].职教论坛,2011(11).

[4]郑晓玲,刘军.税收实务[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财经专业课数学知识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财经日历
英语笔记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财经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