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汉文化非等值词与俄语教学

2018-05-14 16:38许雁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等值俄语外语

许雁

当我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也是在使用一种新的方式观察世界。凝固在语义体系中的现成框架,强制我们注意哪些,忽略哪些。世界上不存在两种代表相同具体现实的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感受别样文化背景、理解另一概念世界的过程,教学中要提高学生文化感知度,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1 教学中文化移入的方法

根据原苏联语言国情学奠基人维尔夏金(Е. М. Верещагин)和科斯托马罗夫(В. Г. Костомаров)的观点,所谓“文化移入”,就是向学生“介绍俄罗斯现实生活的典型形象”。二位学者对“文化移入”的概念诠释是针对以俄语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而言的,结合中国俄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我国学者赵爱国把俄罗斯语言国情知识的“文化移入”定义为:在进行俄语教学的过程中,在教授语言的一般性结构规律和知识、技能的同时,设法使学生了解以至习得所学语言所包含的和语言的使用法则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背景知识)及应遵循的文化规约,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实践的交际能力。这说明,文化移入要与教学过程同步进行,要纳入语言教学的庞大体系,除此之外,教学中文化移入的目的是培养文化感知度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国外语教学的现状是缺乏外语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常常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携带的文化信息而导致交际失败或“文化休克”,顾嘉祖在《跨文化交际》一书中指出,当今的外语学习是从本民族文化出发来理解外语,即用“外语民族的语言+本民族的文化”这样的方式。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营造外语民族文化氛围,着重引入文化因素。早在本世纪初丹麦教学法专家Э. Отто甚至把掌握新的文化作为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教授新语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解外语中存在的文化意义,来懂得外族的精神世界。”

中国学者赵爱国教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移入问题,提出了文化移入的四项原则是:交际性原则、对比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五种方法是:双向融合法、背景阐释法、信息集约法、异同对比法、交际实践法。文化移入的方法有很多,角度与切入点各不相同,涉及到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也比比皆是,渗透在词汇、对话、语篇之中。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编写的《俄语1》第六课中有一段对话:

— Я первый раз в этом ресторане.

— Я тоже. Не знаю, какие здесь блюда.

— Вот меню.

— Закуски. Я беру салат мясной.

— Я тоже. А что берём на первое и второе?

— На первое я беру овощной суп, на второе — рыбу.

— А я на первое украинский борщ, на второе — курицу.

这段对话是在餐厅里发生的,对于设定的情景我们可以采用直接讲解的方法来引入其中的文化因素— 俄餐的饮食文化。首先通过二人的对话,我们可以确定俄餐是分餐制,这和中国饮食习惯是不同的。另外要介绍俄餐的构成:закуски(小吃),первое(第一道菜),второе(第二道菜),третье(第三道菜),小吃一般指開胃菜— 沙拉(салат)、腌制的蘑菇(грибы)、黄瓜(огурцы)等,且面包(хлеб)是在第一道菜之前上桌的;第一道菜是汤— 俄罗斯著名的红菜汤(борщ)、蔬菜汤(овощной суп)等;第二道菜是肉类— 鸡肉(курица)、鱼肉(рыба)等;第三道菜一般是甜点、小蛋糕、冰激凌等;最后还要喝饮料像咖啡、红茶来化解油腻,这是传统俄餐的程序。对于这类文化知识直接讲解学生是可以接受的,不仅引起兴趣,而且还加强了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认识,除此之外,一些同一语义场下的词汇也可以迎刃而解。

2 文化语义学下的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词汇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其认知概念意义讲解外,加强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及与母语的对比,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语言的教学至少有两套系统:一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多因素,实际上就是这种语言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而词汇是民族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所以,在教学中要重点对蕴含的文化知识的词汇进行传授。例如:самовар,сарафан,Совет,Дума,встреча хлебом-солью等。类似这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语言教学中不占少数。由此可见,词的文化涵义,即词的联想意义或社会意义,是交际成功的必备条件。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外语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学生遇到理解障碍并非语言本身的意义难解造成的,而是词汇的文化语义差别导致的,或者说是不同民族思维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知识不同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乔姆斯基和索绪尔都只研究纯理论和语言形式,并未考虑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而随着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的深入,目前的词汇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某个单词在具体课文中的意思,而且要求教师对关键词,即俄汉语中的非等值词进行必要的诠释、深入词义的内涵及外延,这样学生才能将词义与客观事物或想象中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另外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及对词汇文化涵义的认识,唯有这样,学生才能考虑词汇的文化特点,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词汇。例如:俄语中的“сорока”(喜鹊)是“饶舌者”、“贼”的象征,表示“唠叨不休、搬弄是非的女人”,具有贬义的修辞色彩。而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常比喻幸福,是褒义词汇。通过鲜明的对比,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差异和语用的差异清晰明了,既巩固了对本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又体验了俄罗斯民族的不同文化。

对于等值词汇的教学,可以运用翻译教学法,将俄语词翻译成相应的汉语词。如“комната”,讲解此词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一词对应的汉语为“房间”,这些常用词对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俄汉语两个词义是基本相同的。对于非等值词汇,也就是有些俄语词汇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或者有些汉语词在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中国学生对语言符号所指称的客观事物无具体概念,如квас等,这时可以采用描述、解释的方法讲清楚该词的具体意义,同时也可以结合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图片)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介绍该词具有的语言国情知识及特有的文化语义,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对于非等值现象中的“蕴含”和“交错”关系的对应词,要用义素分析的方法把意义不同的词义部分提取出来对比讲解。这类非等值词汇理解时常常受母语的影响,有些词的对应性强,会对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正迁移作用,而相反,差异性较大的词汇会对学习者产生消极的负迁移效应。采用异同点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使用的规则,相同点可以扩大正迁移的学习效果,差异处也可以防止产生负迁移。这种对比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语言深层结构把展示在外表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对比,可以有效克服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时出现的心理障碍。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

猜你喜欢
等值俄语外语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里加市长因讲俄语屡被罚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