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辨析

2018-05-14 01:48傅兰飞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品德生活化小学生

傅兰飞

当今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我国教育部门,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小学生处于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而这个时期的教育,也会影响小学生以后的学习。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发展。本文将针对此,进行相关的阐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品德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逐渐受到小学生和教师的重视。这也就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偏于理论,如果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就会让教学气氛过于枯燥乏味。鉴于此,应该采取措施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如此,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加深小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1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會课堂教学,能够约束小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还能够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但是,约束小学生的行为和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不是照本宣读就能够做到的。小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处于初步发育阶段。此时,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小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理清教学的真正意义。

新时期,教学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让小学生背诵相关的口诀,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相关知识应用生活中发挥价值。那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

1.2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目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拥有知识,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品质。当然,这些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目的。然而,现阶段,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也并没有理清教学的目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认为高分就是教学目的,还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对答如流,就实现了教学目的。其实,这些都过于片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出拥有良好品质的人才。没有良好品质的人才,最终只能够会成为社会的败类。

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所以,有关的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既传授小学生知识,又培养他们美德。如此,才能够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目的,才能够充分发挥教育价值。

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就是重视教学的生活化,从实际出发,促进小学生更好的成长。

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并不是口头上的重视,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重视,而是教师和家长从实际出发的重视。当然,重视本身,是为了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充分发挥价值。所以,教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应该进行深入的了解。所谓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教师将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小学生相关知识完美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生活本身要比书本复杂的多,小学生不可能因为书本上没有讲解相关的知识,就不去解决问题。所以,从实际出发,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书本上的知识回归生活,才是高质量的教学。

2013年10月2日在韩国上映的电影《素媛》,由韩国真实案件改编而成。里面有个情节,是小女孩在大雨天帮助大叔撑伞,但其被伤害,而人们都说是女孩的错,谁也没有夸她。可帮助别人,真的错了吗。很显然,没有错。但是,因为善良的举动,从而引发了糟糕的结果,是谁的罪呢。犯罪人固然有罪,但是教师和家长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学校、家长和社会,是影响小学生思想行为的三大因素。而其中,前两个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从来都是告诉小学生应该帮助别人,并没有告诉小学生善良,有时是有代价的,这是教师的罪。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并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理论和应该怎样做来约束小学生的行为,而是应该促进小学生更好的成长。

家长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和教师类似,无非就是应该帮助别人和讲文明懂礼貌等等,但是,他们也忘了告诉小学生,在进行这些行为前,应该考察周围的环境,应该慎行。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该从实际出发,让小学生拥有知识,也拥有美德。让小学生既是有道德素养的人,又能够健康的成长。如果,教师和家长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像素媛类似的案件应该会减少很多。当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价值,也会实现。

3 结束语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理论教学,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培养小学生高品质的同时,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诸暨市店口镇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