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与困境研究

2018-05-14 01:48刘艾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刘艾

深刻领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认清面临的实际困境,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意见的出台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各大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但在实施方面仍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因而,深刻领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认清面临的实际困境,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因此,开展好理论课实践教学,既利国利民,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其现实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是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化”功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旨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充分掌握世情、国情和民情的基础上,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成果,以此激发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热情。而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更能让大学生体验到“社会大熔炉”真实的一面。如今,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虽已大幅提升,但我国的“基尼” 系数已超出正常值范围,贫富差距比较明显,仇富心里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人心中的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如不加以厘清,必将成为国之不幸,民之不幸。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攻坚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军,更应理性看待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负面现象,不应成为其附庸者和追随者。大学生通过理论课实践教学,使之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感悟,明辨是非,提高政治素养,从而善待历史,善待自己,最终达到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 “教化”功能。

二是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是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课程内容既具体又抽象,理论性和政策性均很强,要求也很高。一是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课程内教学必须循规守矩,授课老师不敢越雷池半步,因而大部分学生学起来较为空洞和枯燥无味,导致学习主动性差;二是在现有的就业方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专业课,有些用人单位只注重专业素养,而忽视政治素质,因而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部分学生易滋生重专业课、轻理论课的观念,把专业课边缘化;三是从高校现有的学分制情况看,相比之下,理论课学分所占权重低,考试要求也不高,让大学生觉得可学也可不学,淡化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动性。理论课实践教学刚好弥补了这些教学空白,让大学生通过面对面的社会实践体验,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既能给自己精神上“补钙”,又能让自己思想上“充电”,归要到底,最终还是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当前,许多大学生缺乏人生阅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看待事物比较理想化和极端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眼高手低,盲目对比,经受不住打击。一遇到坎坷就灰心失望,自暴自弃,或者怨天尤人,从不自我反思。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让大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触,增长社会见识,储存社会信息,学会冷静思考,提高自己的处事方式和社交技能,为大学生以后的人生奠定社会和思想基础,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2.1 参与者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的功能被淡化。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大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功能发挥得如何,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实践教学是由高校、大学生与社会相互联动的一个系统项目,分别由组织者、参与主体和参与客体共同配合完成。而在实践过程中,各个参与者不同程度上对实践教学存在着认识不到,实践教学功能一定程度上被 淡化。从高校层面看,高校注重的是考研率和就业率,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被看成是雾里看花的东西,对学校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有文件支撑,能够应付检查就行,或者把社会实践活动简单地当成实践教学,并以此为理由减少课程教学时数。同时部分专业课教师也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活动”,“重课堂内传授、轻课堂外实践”,“重教化、轻内化”等现象,致使实践与理论有一定差距,由于存在思想误区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教与学均处于被动状态。从学生层面看,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社会理想化程度又高,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无意中使之边缘化。从社会层面看,许多用人单位在招录职位时,只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而对思想政治觉悟要求不高,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用人导向,导致大学生在校期间只重学习专业知识,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2.2 缺乏配套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实践教学的效果被折扣。当前,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实践教学管理上看,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建立与之配套的实践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基本上不完善或生搬硬套,缺乏可操作性,刚性不足柔性有余,随意性太大,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规划性、制定课程学分和教师考核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没有制定长效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机制和形成固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做保障,实践教学名存实亡,实践教学进展不大。在教学活动组织上,有些高校尚停留在一般性要求上,担任实践教学的教师主导地位意识不高,开展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止于表面,内容不全面和不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和水平。正是由于缺乏科学、公平、有效的评价考核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深入、持久开展。

2.3 现有社会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不充分,实践教学的模式被动化。从实践教学的内容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别于其它的专业课,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从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理论性、政策性和抽象性均很强,许多内容未经实践教学环节,大学生很难把握其精髓要义,又因为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性,因而各地实践教学资源也存在着分布不均,这严重影响了课程实践教学的同步共质开展。在实践教学中,四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各自开展,实践教学的部分内容存在重复开展,导致学生对后期的实践教学兴趣不大,这既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又很难达到实践教学效果。从实践教学的形式上看,大部分高校都采用组织几个班级一起上课的形式,再加上经费保障、课时安排和考试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实践教学的广泛参与度和重视率,导致仅有的实践活动处于被动化状态,理论灌输与实践教学很难实现质与量的统一。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现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中的补充与拓展,離不开大量的实践教学资源,要想实践教学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实现其根本目标。

一是把实践教学贯彻到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各高校要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要求“有明确的实践主题,才能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否则很容易陷入迷茫,难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不断探索和尝试实践教学的新路子,尽量把实践教学与社会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感受到社会气息,接受到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从中获取真知灼见。

二是把丰富的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到实践教学中,凸现实践教学的内化和外化功能。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国现在有2000多万大学生,每个大学生都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就要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利用潜在和隐性的资源。”实践教学的本质就是把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转变成实际操作能力,用理论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只有把丰富的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凸显实践教学内在的生命力和外在推动力。

(作者单位:1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