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贫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5-14 03:37马爱芝肖立新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精准档案管理信息化

马爱芝 肖立新

张承地区是河北省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在扶贫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精准扶贫档案案。但张承地区的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领导重视、档案收集整理、信息化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强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扶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作为河北省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和全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的重要地区之一的张承地区,积极发挥地方优势,在开展 “互联网 + 融资 + 产品 + 流通”等精品扶贫模式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精准扶贫档案。这些精准扶贫档案信息在扶贫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扶贫工作有序推进的保障,具有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规划未来的重要意义。

1 精准扶贫档案

2017年,河北省档案局、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发了《河北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冀档发 [2017] 40号),办法中指出:精准扶贫档案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对精准扶贫工作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成果。精准扶贫档案作为扶贫工作中重要的档案信息分为综合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精准脱贫类等四类,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规划计划形成的文件材料,各级部门下发的精准扶贫政策法规性文件材料,也包括各级部门实施形成的精准扶贫项目档案记录和反映各地区精准扶贫过程和发展变化情况的音频视频资料、精准脱贫贫困户档案等。

2 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张承地区在创新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领导重视不够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部分政府领导已经意识到扶贫档案的重要性,但个别政府部门领导对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在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着精品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一些地区没有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仅仅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停留在应付各种检查上,遇到检查才会临时突击准备档案材料,才会想起用“档案”说话,致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得不到有力的开展。

2.2 档案收集不齐全

虽然国家档案局和河北省档案局都先后出台了精准扶贫档案的相关管理办法,要求精准扶贫档案应及时整理、归档,但在具体工作中,扶贫档案的收集制度却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档案及时归档,没有实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影响了精准扶贫档案收集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还存在贫困户档案的收集建立不及时、不到位,扶贫开发项目档案归档单薄,大量项目档案信息没能及时的收集、整理起来等问题。加大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力度刻不容缓。

2.3 信息化程度较低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样对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张承地区的精准扶贫档案信息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扶贫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不完善、不统一、档案管理系统功能与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不契合,档案数字化程度低、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还停留在实体管理的阶段,还是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等问题,还没有真正实现精准扶贫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致使精准扶贫档案利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2.4 缺少专业人员

目前,张承地区绝大多数扶贫档案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这些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未参加过扶贫档案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熟悉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业务,对一些扶贫档案的管理规则、整理标准和方法不熟悉、不理解,致使出现精准扶贫档案收集不齐全、分类不准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加之扶贫档案管理工作边缘化,身兼数职的扶贫档案管理人员更换频繁,极大地影响了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对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3 优化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建议

3.1 正确定位,领导重视

要想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准确定位精准扶贫档案在精准扶贫中的角色功能,真正重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领导要重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要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部分进行计划、部署,要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管理,要做到工作有组织、有安排,措施能落实;其次,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加大扶贫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保证资金的支持,要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所需的费用纳入到政府的工作预算中;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设立专门的档案保管场地,购置专门的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再次,要在各项政策上给于保障和支持,完善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保证扶贫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真正让精准扶贫档案“走出去、活起来”,主动为各职能部门服务,从而达到为精准扶贫提供强有力服务的目的。

3.2 立足实际,加强档案收集管理

数量充足、收集齐全、结构合理的精准扶贫档案信息是实现扶贫档案价值的前提条件。加强精准扶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首先要立足实际、完善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扶贫档案收集、管理制度。由于各级各扶贫部门精准扶贫的措施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精准扶贫档案,各地区要在遵守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材料都要纳入归档范围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划定归档范围。其次,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归档原则及时收集整理档案,确保每一件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形成完整的精准扶贫档案体系。同时,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扩大档案征集范围,多渠道、多途径、广泛收集档案材料,把那些虽不在接收范围但又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收集起来,科学有效地完成精准扶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3.3 依托技术,强化信息化建设

大數据时代,要求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实现扶贫档案资源的的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首先,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各地区乃至我省通用的标准的、规范的、真实可靠的精准扶贫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实现精准扶贫档案的信息化,建立精准扶贫档案信息库。要加大投入,购置大型扫描仪、数码摄像机、硬盘存储设备等精准扶贫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设施设备,对原有得到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录入,转化成数字化档案信息,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3.4 系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多数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人员为兼职人员,不具有专业技术背景,专业素质低下,因此,要想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各级管理部门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通过定期培训、网上学习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培训,既要开展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方面的新政策新规范、新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也要开展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等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真正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扶贫档案管理人员。其次,要设立奖惩制度,要通过政策留人、感情留人等方式,用奖励机制使精准扶贫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有相应的固定性和连续性。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精准档案管理信息化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