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改中学会“提问”

2018-05-14 08:11徐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噬菌体提问解决问题

徐艳

上课提问实在是太普通了,因此使不少教师忽视了问,没有发挥提问的作用。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句话道破了科学创造获得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理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问是天职,学生答是本分。导致教师提问平常,学生问题意识薄弱。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创造性,课堂效果不显著。如何使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理,并将其引向真正的科学创新方向,应当成为变革现存教育模式的一个切入点。

新课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问题带动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一、培养问题意识的方法

1.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碰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

表现之一是无疑可问。传统的教学是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的结论或答案。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或答案,因此不可能产生探问多种答案的意识。表现之二是不知怎样问。我们普通高中的很多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表现之三是不敢问。有些学生由于胆怯或自卑,不敢向老师或同学提问。表现之四是没机会问。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课堂上没给学生留出思考提问的时间。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然而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是天生的,需要激发和培养。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为学生大胆提问产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发展时空,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探究的基础上,以现有知识为载体,想要提问,有问题要问,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并生发出更高层次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和办法,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

案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无籽西瓜有时有些发育不全的种子,这些种子的来源是什么?种群为什么有“J”型增长曲线?为什么种群增长最快是在对数期的中部而不是种群最大值?等等,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然现象或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还要掌握并处理好应对学生问答的技巧,在课堂上应以激励、宽容、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是他们适度的体验成功的愉悦。不能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来判断学生回答的对与错,这样将导致学生的消极听课,不提问题。而学生不提问或提不出问题,说明他们没有思考,没有求知欲,也就不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发问要表现出关注和倾听的态度,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学生提问时出现问题和错误,教师应肯定其大胆的行为,发现闪光点。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及时作出回答,即使不回答,也应作出合理的说明。教师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训练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

二、知识问题化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极为重视提问的方法,经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提问的技巧,可用10个词提问:假如、列举、比较、替代、除了、可能、想象、组合、六W、类推,灵活运用这10种提问的方式,学生一般都能提出较好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逻辑性、趣味性、开放性,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感染下,不知不觉进入角色,让学生在教师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问题,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设问还要围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让学生领悟到生活处处皆学问,要有思考的价值;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当教师提出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同或相反的现象,他们就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启自己的思维,产生个人独有的观点。

三、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情境,通常以切合学生的生活为主,提供的问题或任务往往是真实的、具体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在自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下,积极的、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同学或老师合作交流,并及时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与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新的知识,还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教师在必要时给与点拨。通过师生互动,有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及时整理思维,总结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二:在学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實验”时,设问:怎样标记噬菌体?怎样培养噬菌体?噬菌体怎样侵染细菌的?噬菌体向细菌体内注入了什么?若干子代噬菌体产生的模板、原料、酶、能量的来源?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各个击破,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过:“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能提出问题不一定就是创造,但学生不提问题却永远不可能有创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噬菌体提问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植物青枯菌噬菌体保存方法的研究
科学家发现最大噬菌体
有害细菌终结者:噬菌体
两只想打架的熊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