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8-05-14 08:44伍灵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分工成员测量

伍灵珍

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学习中有两种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信心,二是与人合作。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所谓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指的就是学会合作。”

新课程改革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本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小组构建,强化角色意识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合理安排,任由几个小组员自由发挥,他们便会七嘴八舌,如同一盘散沙。小组构建如同房子的结构,结构好坏决定房子的质量。教师可以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等都要均衡。小组成员以4-6人为宜,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比例相当。建立学习小组只是为学生的合作提供了可能。要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合作”而不是“合坐”,就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可以轮流做。每个组员都各尽其责,那么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合作欲望

1.设计的问题应具有挑战性

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能独立解决,那就没必要合作。要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至少这个问题对个人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如在数学《圆的周长》时,单凭个人能力难以进行测量和推导公式,可以分小组进行合作。首先,引导各小组6名组员进行分工:2人用绕绳法测量,2人用滚动法测量,2人记录。测量后,小组成员对测量结果进行讨论,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记录方法、公式的推导、以及发言时的语言组织。

2.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这类问题往往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讨论、探究的兴趣。通过合作,既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又能汇聚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比如:在找规律中有这样一道题:在3,5,7,(),(),()后面的括号里填数,使这些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学生从别的学生那里得到了启发,因而找到了可以在括号里依次填入9,11,13,使这列数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2;还可在括号里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学生在和谐的讨论氛围中,激发了参与学习的欲望,學会了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尝到合作的快乐。

三、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1.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这样就避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讲出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未经思考就得到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2.培养主动参与交流的能力和习惯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因为学生能力存在差异,在鼓励发言时,可以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培养认真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合作学习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并加以思考,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合作学习有序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教师既“导”且“演”,结果“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包括合作前的准备、合作中的参与、合作后的汇报等几个环节。首先,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合作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让学生明确组内分工,确保每个组员都要参与其中。其次,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习团体中的一员,观察各小组的进程。通过观察参与,如发现学生分工不清,讨论无序或偏离主题,教师要及时指导,从而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最后,在合作后的汇报时,教师要引导各小组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吸取其合理部分,补充修正自己小组的观点。

五、加强小组评价,形成竞争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评一评,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最团结。定期评比选出“合作创新组”、“合作友好组”等等。对小组中的成员也要进行阶段性评价,主要从合作时是否积极参与,是否遵守纪律,是否尽责等方面进行评价。尤其对学困生,对他们丝毫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分工成员测量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两只挂钟
最强新成员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我家的新成员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